今天A股汽车板块上演魔幻剧情:比亚迪大涨5.57%创历史新高,股价直奔380元;另一边江淮汽车却在大盘红火时暴跌6.39%,硬生生把K线画成了“跳水台”。同是造车的,差距咋就比电动车和马车还大呢?

这事儿得从十五年前说起。2015年买比亚迪的人没少挨嘲讽:“搞电池的造什么车?”可人家愣是把质疑声碾成了轮胎印——刀片电池捅破技术天花板,新能源车销量全球前三,现在连特斯拉都得叫它“供应链老师”。反观江淮汽车,当年还能靠代工蔚来撑场面,如今新能源转型总像踩着刹车搞超车,眼瞅着就被赛道甩开了身位。
资本市场最现实,用真金白银投票时绝对“看人下菜碟”。比亚迪现在手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像极了班里的学霸,每次考试都能掏出新绝活;江淮则像临时抱佛脚的同学,代工业务缩水、自主品牌存在感弱,投资人自然用脚投票。

这对比给股民上了生动一课:时间从来不说谎。十年前看比亚迪股价觉得“高处不胜寒”的人,现在望尘莫及;当年觉得江淮“股价便宜空间大”的,可能正在含泪割肉。就像巴菲特拿着比亚迪股票十几年不动,人家盯住的是滚雪球的坡道,不是K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