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错过灵渠
本文图片来自网上
2019年暑假,四个人去了北海,准备着上涠洲岛。台风来袭,就近等待三天后,临时改变行程,自驾到了桂林。
一路向北,迎着一个个绿色的山包,追着一朵朵悬空的白云,车如轻舟,愉快滑行。从梧州南下高速,在西江边的一个网红店,享用了一顿美餐。继续向北,看到贺州的路标后,我猛然想起黄姚古镇。抗战时期,很多文化人士撤到这里,坚守文脉,留下印迹。在巨大的石笋背后找到了小镇的入口,步入其中,大树参天,真是一个适合隐蔽的世外桃源。藏在水里的小镇,一应俱全,有街市、广场和祠堂,更有高高低低的民居,角角落落的风景。顺着墙上的文化标识,走近那些名人曾居住过的地方,我在想象他们当年的生活,体会这些文弱书生的风骨。
离开黄姚,天已全黑。天上没有星星,路边的山也黑黢黢的。夜色笼罩了上空,一溜的车安静地鱼贯前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猛然扎进一片灯火中,震耳的音乐随之而来,路面似乎都有些颤抖。阳朔到了,西街像人的海洋。天南海北的百货都陈列到了这里,中外雅俗的娱乐都集中在这里,各式各样的促销都展现在这里,店里店外,楼上楼下,到处是人,五光十色。被人流推拥着向前走了进去,又被推着走了出来。眼睛、鼻子、耳朵,还有肚子,都被塞得满满的。凌晨一两点,小城还像低沉的音箱在轰鸣,石笋一样的山包似乎还在跳着慢摇。
第二天早晨,站在河边,看着近处清雅的街景,远处安静的小山,感觉阳朔像一个秀丽的女子。出城赶到漓江边,登船就成为风景中的人。蓝色的水清亮亮地流在脚下,蓝茵茵的山一簇簇地立在两旁。逆流而上,人奔着山去,山也迎着人来。于是,看到了天下最美的水,看到了人民币上的那组山。山水无语人欢腾,大伙睁大了眼睛却还是看不够,纷纷用手机拍照,要把美景打包回家。我想把美景装进心里,却把脑袋撑得生疼。于是就开始想象,想象天地造物的惊心动魄,想象风雨雕琢的耐心细致,想象老天涂抹时的无心着色。全世界的人赶到这里,为了一睹天然秀姿,也为在天地造化前沉思净化。船往回开时,人群安静了下来,默默地看山看水,也被山被水默默地看着。
遇龙河是到了阳朔后才知道的。坐上了小竹排,贴在水面上,换个角度看山看水,自然别有意趣。顺滑的水流上,竹排像空中的蜻蜓,皆若空游无所依。竹排排成几溜,顺着水流,在青山绿水中连成了游龙。遇到隘口时,竹排一个一个快速冲过去,像鲤鱼跳出了水面。河的左岸有不少民宿,房前零星地坐着安静的老外,他们或低头看书,或者捧杯看着游人,或者侧头发呆,耐心地泡着时间,在离家万里的角落安然自在。
进桂林市,连夜看了市区的杉湖,看了日月双塔,看了著名的象鼻山,完成了“到此一游”。第二天早餐时,大家决定在宾馆休息一天,等着晚上的飞机。我想起了著名的灵渠,只有一百公里的路程,却没人响应,只好留下遗憾,想着以后再来。
今年4月,几个老同学一路南下。出发时大家热情高涨,说到哪便一起响应。我们溯赣江而上,一站接一站,玩到了赣州,再翻过南岭,游览肇庆,过了海峡。返回时人困马乏,归心似箭。下午3点多过海,就寻思着如何尽快回家。一阵接一阵的小雨中,车内气氛沉闷,我一个劲地对他们说,阳朔的夜晚有多火爆。
11点多赶到阳朔,西街空荡荡的,四下清静,却找不到填肚子的地方。第二天,雨中再游漓江,江水浑浊,山峰隐没,大家默不做声。下船,从码头直接北上,沿漓江走了快一个小时,在某个镇子打尖。饭后,翻看导航,发现离灵渠只有二十公里,我小心地给大家提议,有人默然摇头,有人面无表情,有人打圆场说,不要又是个没啥看头的阳朔。
雨又下了起来,一个人开车,其他人都昏昏欲睡。老王睡了一觉,翻了一下手机,忽然来了劲。“秦始皇真厉害,那个时候就发明了梯级过闸的技术。”
其实,我也没细想过,灵渠到底如何设计,用了什么样的原理。只是因为知道它,心里老痒痒的,总想去看看。老王整天说这说那,说的很热闹,实际去的地方却很少,几乎全是看来的。难得他有心,在手机上瞄了一眼,就能讲得惟妙惟肖。有人听得起了兴,说那咱们绕回去,看一下吧。结果,还是没人应和。两山排闼送青来,大家却木木的,心早就飞回了家。
于是,我又在想,真到灵渠会看到什么呢?去看过都江堰、葛洲坝、小浪底等,真到了跟前,有的能一眼看全,有的则只能看个冰山一角,几乎所有景区都是看的少、听的多,甚至是事后查资料才搞明白了一些。
当年,秦始皇为了解放岭南,决定把粮草运过山。车到山前必有路,秦军借着湘江源头的细水,通过设立水闸,一级接一级,把水赶到山上,让船翻过山顶。这样的道理一看就明,细想就觉不可思议。那时没有卫星遥感技术,没有计算机模拟工具,也没有大型的工程设备,他们却有天眼一样的发现,进行天才般的构想,克服了这天大的困难。越想越觉得遗憾,真想去现场察看和感受一下。
车过永州,我开始安慰自己。没去也好,有时候不期而遇,胜过精心设计;有时候第二次再看,可能会觉得不过尔尔。就算真去了,自己也可能会看不明白。还是让灵渠留在想象中吧,时常念叨一下,也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