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谢浩男的手指在银灰色金属外壳上轻轻摩挲,键盘背光灯在晨光里折射出柔和的弧光。
这台小米笔记本电脑承载着两个家族长达十五年的情谊,更凝结着一段失而复得的亲情故事。
"当年要是没有胡叔发动整个汽车圈帮忙,我们父子可能永远天各一方",谢爸的声音在玄关处响起,父子俩同款的深蓝色暗纹西装在光影里交相辉映。
十五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夜,五岁的浩男在夜市走失的画面至今清晰如昨。
经营汽修厂的谢爸当即联系了所有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专营高端二手车的胡老板。
在监控录像模糊的年代,这位汽车经销商动用了令人震撼的资源:他不仅将寻人启事打印在所有待售车辆的挡风玻璃内侧,更通过汽车俱乐部会员网络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寻人网络。
"那时候每辆从我们展厅卖出去的二手车,车尾都贴着浩男的照片",胡老板擦拭着金丝眼镜回忆道,当时刚兴起的车载电台里,每隔半小时就会播报寻人启事。
在寻找浩男的八年里,胡老板的汽车展厅逐渐发展成为本地最大的名车交易平台。
每当有客户提及需要跨省购车,他总会额外赠送车载定位装置,暗中在物流系统中标注异常运输路线。
正是这种看似商业行为的善举,最终让警方在邻省某二手车交易市场发现了重要线索——辆准备改装转售的奔驰S级轿车后备箱里,藏着被拐儿童的DNA样本。
当父子团聚的新闻登上本地头条时,鲜有人知背后这场汽车行业的"寻亲总动员"。
胡老板的夫人至今保存着当年的工作日志,泛黄的纸页间密密麻麻记录着327辆贴过寻人启事的车辆信息,以及186位主动提供线索的汽车销售员联系方式。
"这些年来老胡总说,我们送再贵的车都比不上孩子回家重要",胡夫人将笔记本电脑推到浩男面前时,指尖在小米的LOGO上停留了片刻。
这个充满科技感的国产品牌,恰似当代青年独立自主的象征。
谢家父子今日的"父子装"造型背后,藏着个温暖的小插曲。
当胡老板提议赠送汽车时,浩男悄悄给父亲发了条微信:"爸,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带着去大学报道的笔记本。"
这个细节让两位长辈会心一笑,当即驱车前往小米之家。
导购员不会知道,站在展示台前试机的青年,正是十五年前那个在寻人启事里微笑的男孩。
晨光中,谢爸替儿子调整着西装领口,两枚相同的贝壳袖扣轻轻相碰。
这温馨一幕被路过的邻居拍下,很快在小区业主群里引发热议。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父子俩的西装出自本地一家残疾人就业工坊,这家由汽车行业爱心基金扶持的企业,正是胡老板去年牵头创办的公益项目。
"真正的报恩不是回赠礼物,而是把善意传递给更多人",谢浩男在开机后的第一个文档里敲下这句话时,窗外正好驶过辆贴着"宝贝回家"公益车贴的红色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