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逃离沈阳后,蒋介石厌恶的说了句话,只有杜聿明被蒙在鼓里

文史旺旺 2024-11-25 19:14:00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迫不及待的发起了内战,当时作为战略要地之一,东北战场决定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当时,沈阳又是东北的战略要地,作为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及重工业中心,想要彻底解放军全东北,就必须先解放这里。

国民党军当年凭借着武器和人数优势,在解放战争初期,就占领了沈阳,还把这里当做是在东北的指挥中心。

1948年9月,随着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的号角吹响,一场决定东北命运的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但是,想要攻克沈阳也是很难的,在攻克沈阳之前,还要先攻克锦州。

锦州是连接关内外的咽喉要地,攻克了锦州,我军就能切断国民党军南逃的退路,也能就此打开沈阳的大门。

长春解放后,解放军如虎添翼,在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国民党士气低下,而身为国民党军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则在沈阳城里苦苦挣扎。

卫立煌其实不主张内战的,但实在禁不住蒋介石的多封急报,才能国外回来,顶替陈诚的班。

但是卫立煌很清楚,即便他集结了重兵,建造了坚固的城防工事,也不只过是负隅顽抗。

10月,随着国民党军廖耀湘兵团的被围歼,沈阳的守军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到如今,蒋介石不得不认清现实,派专机把卫立煌接走,让杜聿明来接班。

内战漩涡中的不得已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未迎来和平和安宁,蒋介石再一次掀起了内战。

一开始,卫立煌选择了出国,名义上是赴美考察,实际上就是躲避内战。

但是,在国外期间,蒋介石多次给他拍急电,要求他回国。

直到1948年初,卫立煌终于无法忍受蒋介石的催促,从国外回到国内,回国之后,卫立煌面对的,是东北战场上的一个烂摊子。

在经过了多次战败之后,国民党军已经大不如前,他们在东北的兵力和装备虽然仍旧占据优势,但是士气低落,再加上补给路线被切断,补给困难,以及内部矛盾重重,让国民党军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士气高昂,又有民众支持,还战术灵活多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东北的局势已经全然掌控在了共产党的手中。

卫立煌回国后,蒋介石紧急任命他为东北行辕代主任兼“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让他主动出击。

但是,卫立煌并没有按照蒋介石的意愿行事,一来,是卫立煌原本就不想和解放军正面作战,他回国之前,还托朋友秘密给中共发去密电,希望能够尽快结束内战。

二来是因为盲目出击只会加速国民党军的败亡。

来到东北之后,卫立煌选择了集中兵力,固守要点,待在沈阳城按兵不动。

但是,蒋介石却急不可耐,一再催促卫立煌主动出击,蒋介石多次带卫立煌打电话,命令他派兵出击,打通沈锦路,严守锦州。

但卫立煌却不同意,他告诉蒋介石,一旦分散兵力,在沈阳城的国民党军也必将陷入解放军的包围之中,届时,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将彻底失去翻盘的机会。

辽沈战役前夕的东北僵局

只可惜,当时蒋介石太过焦虑了,因为解放军已经开始酝酿辽沈战役,蒋介石惧怕丢失锦州,从而失去反击的机会,于是便打算阵前换将。

只可惜,蒋介石当时可以说是无人可用,无论是廖耀湘还是范汉杰,都无法和卫立煌的地位资历相抗衡。

就在蒋介石着急选人的时候,辽沈战役爆发了,解放军很快就切断了北宁路,并且拿下了辽西走廊,把国民党军在辽东半岛的军队压缩在锦州和锦西两个孤立的据点。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蒋介石措手不及。

为了稳住军心,他连夜飞到北平亲自指挥,并且再次命令卫立煌立马出击辽西,解锦州之围。

但是卫立煌却再次拒绝了蒋介石的命令,他坚持认为沈阳只能固守以自保。

卫立煌的做法彻底激怒了蒋介石,于是他便派参谋总长顾祝同监督卫立煌执行命令,但是卫立煌在军事会议上仍坚持己见,而多数将领也支持他的决定,表示只可守不可攻。

随后顾祝同把卫立煌的原话转告了蒋介石,蒋介石当时愤怒至极,于是连夜坐飞机飞到了沈阳,由于卫立煌不听军令,蒋介石只能让廖耀湘组织机动兵团南下解锦州之围。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直接把卫立煌给换掉了,换成了杜聿明。

卫立煌虽然被边缘化了,但他到底还是国民党军的将领,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因为急功冒进而送死,于是他多次提醒廖耀湘,不要掉以轻心,必须谨慎。

但是,锦州注定是守不住的,无论蒋介石派谁,都注定无法改变这个结局。

在出发前,蒋介石命令范汉杰,让能守则守,如果不能守就退守锦西。

但卫立煌再次给蒋介石破了一盆冷水,告诉他不能退,一旦退了,锦州失守不说,还会影响整个国民党的战略,会导致后续所有的战略都混乱。

果然,廖耀湘在蒋介石的强硬要求和卫立煌的建议下,直接丧失了判断力,当解放军打到锦州城时,廖耀湘甚至都来不及反应,不知所措的他,就这样兵败了,也直接导致了锦州守军的覆灭。

当解放军向锦州发起总攻时,国民党守军10万余人被全歼,锦州解放。

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如遭雷击,他将这一切都归咎在了卫立煌身上。

不过,蒋介石仍不死心,还想再次夺取锦州城,于是严令廖耀湘加速西进,企图夺回锦州。但是廖耀湘不可能成功。

而卫立煌对于国民党的失败是早有预料,于是他早早的就叮嘱沈阳市长董文琦,让他守好粮食,确保沈阳城被围的时候,里面的200万市民不会断粮。

爱国赤子之心仍在

10月28日,随着人民解放军的四面合围,廖耀湘兵团在两夜一日的激战后,最终全军覆没。这一战过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布局彻底崩溃。

当时国民党军很有自知之明,很明白东北败局以定,沈阳城被解放也是迟早的事,于是很多将领已经私下开始准备发动起义,而且还想私下联系解放军。

但是由于当时通信渠道被封锁,城里的守军无法联系外界,而这时,又传来了卫立煌要弃城而逃的消息,更让城内守军崩溃。

原来,蒋介石回到南京之后,越想越气,于是便想“问罪”于卫立煌,在解放军准备对沈阳城发动攻击的前一天,也就是30日,蒋介石派专机,把卫立煌接到了北平。

卫立煌一走,国民党军军心溃散,解放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解放了沈阳城。

但是卫立煌就比较惨了,被撤职查办不说,还被软禁在了南京城里。

多年后,杜聿明在《辽沈战役概述》中曾写道,当时锦州失守之后,他曾紧急找到蒋介石,希望能够撤兵,同时希望蒋介石能够考虑卫立煌的人身安全。

虽然蒋介石把杜聿明痛骂了一顿,但还是在杜聿明的一再请求下,把卫立煌给接了回来。

从杜聿明的书中,我们得知,卫立煌能够离开沈阳城,是杜聿明的功劳。

但是后来,史学家们又在蒋介石的《事略稿本》中找到了线索,原来当年,蒋介石虽然对卫立煌心生厌恶,但还是给卫立煌安排好了后路,卫立煌离开沈阳后,蒋介石厌恶的说了一句话,他说:卫俊如总司令在三十七年十月下旬,当我不许他在沈阳先自撤退的时候,他就表现了束手无策的心情,只知孤处一室,不讲话,不吃饭,亦不阅报告,不下命令,就是这样等候着被俘……他(卫立煌)乃只等待被俘,他不想到俯首就俘是要遗羞万年的,于是我乃不能不准其撤退!

于是,便派人把卫立煌给接了回来。

但是,蒋介石对卫立煌的失望也是真的,所以他把卫立煌给软禁了,直到后来1949年1月21日,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卫立煌才脱离苦海。

被释放之后,卫立煌第一件事就是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他知道,国民党败局已定,而他不可能陪着国民党一起送死,于是他趁机逃离南京,前往上海,后来又去了香港。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还给毛主席发来了贺电,然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就邀请他来北京。于是卫立煌开始了艰难的回京之路。

当时有国民党特务严密监视着他,而他还是不是会受到这些特务的威胁。

直到1955年,在党中央的帮助他,他辗转来到了澳门,广州。

最终来到了北京,他来京的那一天,毛主席和周总理,还有朱德元帅亲自去火车站接的他,卫立煌十分感动。

遥想当年,卫立煌和毛主席分属不同阵营,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元帅还是亲自去迎接他,这让他感到十分感慨。

后来,他读了《告台湾同胞书》之后,还和很多将领联名写了《告台湾蒋军高级将领的信》,还亲自给自己曾经的老部下作思想工作,希望尽快促成台湾回归。

参考

0 阅读:14

文史旺旺

简介:敬畏历史,把握规律,带您领略历史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