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深度融合与系统布局特色

中视财华 2023-12-22 17:23:20

2023年是“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提出十周年。10年来,我国媒体融合中央、省、市、县的四级布局纵向体系逐渐打通,而伴随智能化与数字化赋能,全媒体传播体系也渐趋形成。在四级布局中,发端于2018年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也走过了5年的发展历程,从基础框架搭建转向了系统结构深化;而处于中间地带的市级媒体,在2022年也开始持续发力,2023年全国地市级媒体集中挂牌成立,并逐渐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可以说是我国媒体深度融合战略中范围广泛且持续推进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2023年,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体制机制、平台运行、国际传播等方面呈现出深度融合与系统布局的亮点与特色。

系统化布局: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

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处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基层布局,其发展同样受到政策规范与制度导向的影响。随着“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写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首次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迎来了政策红利期。在政策驱动下,迎来了规范化视角下组织框架与顶层设计的完善阶段。

在2022年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后,全国范围内60家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单位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2023年2月,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编制了《市级融媒体中心总体技术规范》等5项技术标准规范,市级融媒体中心由此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在数据、内容、接口、网络安全、技术系统、多元服务等方面均具有了可参考的模式。这与2019年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规范文件相对应,共同构成了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的框架体系,从政策规范的角度为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顶层逻辑指引。

除技术规范以外,市级融媒体中心结合政策导向、自身发展情况,从体制机制层面也逐渐形成了3种发展模式,作为体制机制创新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观察视角。一是较为典型的报台合并模式,即地市级报社与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打破机构壁垒,完全合为一个新的融媒体中心;二是报台继续独立运行,部分地市结合各自媒体发展情况作出的适应性策略;三是在报台不合并的基础上,部分通过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等形式进行媒体融合发展,比如江西南昌市就因地制宜采取报台不合并,但采取一些业务融合的形式。虽然未进行报台合并,但2023年6月,依托南昌日报社组建了南昌市融媒体中心,采取机构合作、内容融合的形式进行市级媒体融合建设,将电视、广播、日报、晚报等内容生产进行集中调配、整合编辑、资源与利益共享,推出“洪观新闻”客户端。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甘肃、江西及浙江等省份的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步伐较快,3个省份共同点均是除省会城市以外,其他设区市均已完成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组建工作。之所以有这么迅速的建设成效,得益于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以江西为例,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了江西省融媒体推进中心,作为省委宣传部直属事业单位,以独立机构的形式统筹推进全省融媒体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省、市、县三级融媒体联动指挥体系的作用和机制。在市级层面,浙江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也牵头成立了辐射下辖县区的7个融媒合作中心,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的一体化资源共享机制、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创新了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协同、联动及贯通体系。

智能化赋能:技术平台打破地域限制

当前,媒体智能化应用逐渐普及,媒体融合的智能化范围也逐渐由中央、省级媒体拓展到市县两级媒体,其中智能化突出表现在媒体的平台建设上。

2022年以前,我国媒体融合平台建设是以“中央—县级”或“省级—县级”的形式存在。在市级融媒体中心大规模试点建设之前,我国的市级融媒体中心处在省级媒体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体系框架之外。2022年以后,在政策导向明确、发展定位清晰的基础上,我国媒体融合的平台建设也随着四级融合布局的完善逐渐嵌入了市级这一中枢环节。市级融媒体中心平台逐渐与省级媒体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了技术对接、内容共享与资源联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已经摆脱了四级融合布局“空心地带”的传统定位,成为媒体深度融合中的“中流砥柱”。特别是2023年2月《市级融媒体中心总体技术规范》等5项行业标准的发布,进一步要求市级融媒体中心与省级媒体技术系统、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技术系统和外部平台进行互联互通,提升技术支撑与技术辐射能力。

在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的平台建构中,目前大部分仍然处在引入外部技术平台层面,由于部分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自主研发力量薄弱,对技术应用和掌握程度滞后于商业平台,需要借助外力进行技术突围与创新。部分省份的市县融媒体中心选择与中央级媒体技术平台合作,比如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持续为云南、江西、山西等省份提供技术支撑与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河北邯郸新闻传媒中心通过引进技术平台形式推进市县两级融媒体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大平台+小平台”“综合平台+行业平台”的平台管理体系。2023年年初,浙江通过“传播大脑”打造统一的“天目蓝云”平台,打破区域内各市县两级媒体的地域隔阂,以AI技术打通数据资源、广泛链接内容、统筹技术服务,将各市县媒体的新闻、政务、服务聚合,再通过技术集成中心、数据交互中台与融合传播中枢,实现媒体深度融合“跨域”大融合的目标。在AIGC的浪潮下,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抢占机遇谋求创新。2023年3月,浙江长兴县融媒体中心客户端“掌心长兴”率先完成百度“文心一言”内测,成为全国首个接入“文心一言”的县级媒体,将AIGC纳入内容生产环节。

与此同时,自主研发技术平台也成为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突围的手段之一。目前看市级融媒体中心自主研发能力较强,江西抚州市融媒体中心不仅自建团队开发客户端等技术方案,在技术完善过程中还通过技术输出实现部分营收;浙江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于2023年1月挂牌同时启动了融媒科技公司组建工作,力求构建全市融媒体中心技术支撑生态系统。

国际化传播:优势内容提升传播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聚焦到媒体深度融合,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逐渐发力,部分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纷纷成立国际传播中心等,以机构完善促进内容生产与形象传播,从对外展示形象、对内提振精神两个维度开展国际传播与城市形象内容生产。

总体来看,2023年国内市县融媒体中心纷纷成立国际传播中心,从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基层布局国际传播是本年度的热点。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依托自身区域资源禀赋,立足区域,向上谋求平台合作、向下聚合优势资源,以技术、内容等形式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例如,在向上谋求平台合作中,2023年12月,江苏南通广电传媒集团与中国日报社共建南通国际传播中心,这是江苏省内首家市级媒体中的国际传播中心,将市级融媒体中心地域资源与央媒国际传播优势有效结合,开启了央媒与市级媒体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在向下聚合优势资源中,2023年4月,广西柳州市国际传播中心在柳州市融媒体中心成立。柳州市融媒体中心充分依托地域优势资源,以“柳工”等大国重器为契机进行“名企外宣”,以“柳州螺蛳粉”等极具网感化与国潮形象的网红美食进行城市传播。与此类似,江西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依托日报社与广播电视台,在机构整合后成立了景德镇国际传播中心,上线英文网站“爱景德镇”(IJDZ),在2023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运用爱景德镇网站,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账号向世界各国精准展示景德镇风土人情与人文历史,开展Z世代国际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传播平台与国际交流活动中大力推广“国际瓷都”,深度挖掘地域内容传播优势资源,通过“内容+活动”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市级融媒体中心的国际传播能力,也提升了用户聚合能力。

当然,国际传播的下沉趋势不仅体现在市级融媒体中心。成立于2022年6月的海南省首个县级国际传播中心,由海南文昌市融媒体中心、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共建,以央媒平台的内容与传播优势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立以来,文昌市融媒体中心以文昌航天、“侨乡”、脸谱、公仔戏非遗文化等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元素创新城市叙事,2023年春节期间通过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开展“兔年城市家书”系列传播活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了文昌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原创化、地域化的内容,贴近化、年轻化的活动,市县融媒体中心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出发点,着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与叙事体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黄楚新,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可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