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瞬间

牛弹琴 2024-11-18 06:58:13

中国的腰杆子硬了,这背后,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工业体系的一再突破。

有些突破在明处,比如珠海航展上,歼35、红旗19、九天无人机等军工产品,凭借硬实力,就能让人信服,还有些突破则不那么明显,比如在越来越多的世界级会议上,中国汽车被各国政要、精英青睐——而这意味着发自内心的认可。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比起前者,后者或许更难些。

(一)为了被全世界认可 中国汽车行业曾有过三次“起跳时刻”

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近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大会正式开幕前,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在会场外提前品鉴了蔚来ES8、ET7和ES6。

这三款车型,是本届大会的贵宾指定用车,但蔚来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能够取代来自百年汽车工业强国德国的宝马、奔驰、奥迪吗?作为一名政治强人,阿利耶夫相信自己的判断。

品鉴结束,中国电动汽车舒适的驾乘与智能的系统,让阿利耶夫竖起了拇指。

从去年的德国宝马到今年的中国蔚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指定用车的转变,是一个值得整个汽车行业铭刻的瞬间,它不仅是一个品牌的突破,更是一个国家的跃升,从此刻起,汽车高端品牌被重新定义。

如果有老一辈中国汽车工业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热泪盈眶。

毕竟,为了让中国汽车受到世界认可,完成最后的“精彩一跃”,中国汽车工业已经积蓄了70年。

经历了三次起跳时刻,却无一例外,全部摔了下来。

资料图

第一次“起跳时刻”,在建国之初。

1956年,仿制苏联吉斯150的解放CA10货车在长春一汽下线,终结了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也有效支援了新中国的建设,但造得出,不代表造得好,货车,毕竟只能满足一个国家对于汽车的基本使用需求。

而汽车,对于现代国家来说,还有更高的意义。刚刚从百年屈辱中走出的中国人都明白,中国需要有轿车,尤其是能够代表大国形象,能够被世界认可的高级轿车。

为了让国家领导人能在1958年国庆节阅兵时坐上自己国家生产的轿车,一汽的工人们靠着一腔热血,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款高级轿车,红旗CA72-1E。

这辆车的“生产周期”只有33天,但它几乎是以手工作坊的形式生产出来的,尤其是车身——它是由上海支援的几十位钣金师傅一榔头一榔头敲出来的。

其实,当时绝大多数一汽工人,连轿车都没有见过,为了“生产”这辆车,一机部支援了一辆林肯轿车,几位国家领导人也贡献出了自己的专车,最终,工人们不得不把一辆克莱斯勒分解成数千个零件,依次分解组装,才完成了这次仿制。

支撑这辆车生产的,是中国第一代汽车工业人的激情,但汽车作为最复杂的工业品之一,有着自己的严肃性,因为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的原因,第一辆红旗CA72-1E的问题很多,时有故障,也并没有出现在大阅兵的现场。

资料图

第一次起跳失败后,中国汽车人明白,没有工业基础,就不可能生产出一台真正的好车,这并不是靠热血就能弥补的差距。

于是另一条路摆在了面前,引进成熟产品行不行?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在汽车行业开始尝试“市场换技术”,大量世界知名车企的高管飞往中国,然而,其中的大部分并不打算真正给到技术,而只想要市场。

数轮谈判后,奔驰、宝马、丰田都先后离开,只有德国大众留了下来。相比来说,大众是看好中国的,时任董事长哈恩曾说:

“中国汽车工业基础确实很差,但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人,这个民族有其不可预见的能量。”

当然,说是说,做是做。最终大众也不愿意将顶级的轿车,比如中国人希望的奥迪100生产线带来,而是选择了在1985年把欧洲销量一般的桑塔纳带来中国。

德国人的理由很充分,一是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不适合一上来就直接生产最先进的产品,二是桑塔纳在巴西市场销售良好,这对于中国市场存在可借鉴的路径。

德国人的考虑或许周全,但上海大众只能生产桑塔纳的消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引爆了社会情绪——1985年开始,企事业单位进口轿车成为风潮,几十万辆外国轿车通过各种渠道涌进国门,鲸吞着中国没有轿车工业而形成的巨大真空。1988年“两会”期间,有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前数了数轿车的数目,总计556辆。其中495辆为进口车,中外合资的24辆,纯国产车仅37辆。

有数据,当时进口汽车哗哗流淌出去的外汇,相当于过去三十年中国汽车工业总投资的两倍多,中国用不起,也不想这样浪费。这希望引进成熟产品的第二次起跳,终究还是失败了。

资料图

但第三次起跳已经在蓄力了。

桑塔纳固然不算是一款高级轿车,但确实是一款廉价、省油,安全,又易于制造的汽车。中国汽车工业能沉下心来,就此出发,其实不是坏事。

当然,也不是易事。

1987年,桑塔纳在生产了一万辆之后,国产化率才4%。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下了死命令,要求尽快提高这一数据。他说,如果桑塔纳的国产率不能达到40%,就关掉上海大众。

“零部件国产化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仅靠组装毫无意义。”

这一命令起到了效果,全国各地各单位的订单也刺激了生产。终于,1992年,桑塔纳国产化率达成了80%,年产量突破了10万辆,1998年,又突破了100万辆。桑塔纳,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桑塔纳的成功,让更多合资品牌重新进入中国,也开始让中国汽车工业,真正有机会沉淀自己的技术、人才、产业链,一些自主品牌在夹缝中出现,开始艰难求生。

以“学生产、打市场、学技术、国产化、搭建产业链”的阶段计划来看,中国汽车工业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但中国人能够就此造出让世界认可的好车吗?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以崭新形象向世界敞开怀抱,改革开放的很多成就让人侧目,但一个苦涩的事实是,中国汽车工业依然没有起跳成功——就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50位国家元首进入国家体育场时乘坐的,依然是奥迪。

“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独立品牌,作为追赶者,一步慢,步步慢,在别人的框架里哪怕积累再多,也永远低人一等。”在当时的铁血论坛上,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

(二)真正的跳跃 既要感谢新能源革命 又要看见企业的决心

确实,如果将汽车工业的竞争视作一场跑步,后来的追赶者肯定很难领先,一方面别人起步比你早,另一方面,更熟悉赛道和规则。可以说,如果没有新能源革命的话,中国汽车行业需要继续收购、研发、仿制,拿漫长的时间和庞大的资源,一个个身位追赶。

对于中国来说幸运的是,新能源革命来了,一个绕开复杂且专利壁垒高筑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机会,就是一个超车的机会。

而对于新能源技术来说,更幸运的,是有中国。

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新能源的机会是给全世界的,为什么只有中国企业把握住了?

这背后有政府的环境塑造:比如给出超额补贴,激发市场需求;比如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全产业发展;甚至比如引进特斯拉超级工厂,这不光是让中国企业有一个直观的学习对象,还树立了一个可以竞争的标杆。

也有企业的主观能动:

“憋屈太久了,现在有做第一的机会了,来吧。”

这一点,在蔚来身上尤其能看得仔细。

从创立之初,蔚来就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做就做最好。

但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当时只有日本富士是唯一能符合要求的电机厂商,而这家厂商却是特斯拉的独家供应商。蔚来意识到,要构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构建完善的技术自研体系。

蔚来于2015年在南京投资30亿,建立蔚来驱动科技,进行高性能电机和电驱产品的独立正向研发和生产。短短几年内,蔚来在行业内率先量产了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最早开发和应用高转速电机,首次采用了碳化硅模块控制器……旗舰轿车ET7百公里加速成绩仅需3.8秒,综合指标比特斯拉更有优势。

当然,仅仅快,依然实现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长久期待,能让全世界都认可的中国好车,一定是一个没有短板的产品。

蔚来很清楚这一点,它要做的不是单项突破,而是“全栈自研”,全面突破。

比如车身,历经400多天,蔚来打造出了国内首个独立研发量产的轻量化全铝车身平台,采取了常被用于飞机的起落架和战斗机机身的7系铝合金,保证强度的同时,又尽量削减重量;

又比如芯片和操作系统——今年7月的“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全量发布了国内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同时宣布自研的全球首颗5nm车规级智驾芯片神玑NX9031成功流片,实现了中国汽车行业“芯魂”兼备的历史性技术突破。

在企业创立10年之后,蔚来已经全面涉足12个大类核心关键技术的自研,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根据蔚来财报数据显示,至今蔚来在技术研发领域累计投入超过500亿元。中国车企正通过一个个底层技术创新,实现整个汽车工业的整体突破。

毫无疑问,新一代中国汽车人比之前辈是幸运的,这并不仅仅因为新能源革命这个契机,更在于国家的复兴——只有在这个时代,我们才有底气这样全情投入,才有实力这样“全栈自研”,才有信心去做行业第一。

所以,当中国汽车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完成精彩一跃时,所回应的不仅是这70年的负重前行,也是对国家与时代的投桃报李。

(三)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精彩一跃仅仅是个开始

2013年,中国曾向太平洋岛国斐济捐赠了20辆红旗轿车,价值约230万美元。《华尔街日报》对此评论,“忘了熊猫外交吧,中国已经向它的软实力武器库中增添了一件新武器——本国产的豪华轿车。”

当时的外国媒体还惊异于中国的崛起,如今,却已经习以为常。

是啊,当蔚来ET7两次成为进博会官方指定用车,蔚来ES8等车型成为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贵宾接待用车,成为长三角应急展、文博会、中博会、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世界级别的展会的礼宾车时,外国的政要、精英们已经有点习惯了,并且再也不能容忍自己之前的座驾:

“这简直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这确实是两个时代,上一个时代的中国制造,以代工起步,以“价廉”取胜,能用,但并非不可取代;这一个时代的中国制造,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技术领先、体验领先、品牌领先,站上了技术创新和品牌力的新制高点,真正代表了一个大国的新形象。

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打破了次元壁,也终于来到了一个既广阔又高远的新市场——全球高端市场。

就在这次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蔚来与合作伙伴Green Ca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正式在阿塞拜疆开展业务,向当地用户提供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与服务,这进一步拓展了蔚来的全球化版图。

而蔚来智能电动行政旗舰ET9也将于12月NIO Day正式发布。以科技为底色,ET9将汇集蔚来十年发展的多项技术创新,再次突破。

这代表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迎来了“旗舰时刻”。

图源网络

你看,当中国新能源汽车满足了世界对于高端汽车的想象,不再有人记得以下瞬间了:

改革开放之初,国外某品牌高管来到上海汽车生产车间,被此起彼伏的榔头声惊呆,直言,这是“爷爷辈”的生产方式;

在参观完中国桑塔纳工厂后,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感叹于中国工业基础之薄弱,中国生产流程之不规范,在文章中形容中国为世界的孤岛,几十年内无法自主造车;

在中文互联网论坛上,总有人感慨:“中国汽车何时能赶上世界水平”。

取而代之的是以下画面:

全世界的造车厂,都要到中国来采购电池;

曾经不可一世的欧美豪华车品牌,正在将创新中心与研发基地转移至中国;

各国的政要,不仅希望自己能乘坐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力邀中国车企出海投资建厂;

昔日以高溢价为竞争力的国外豪华汽车品牌,不仅纷纷开始降价打价格战,而且甚至开始战略收缩,靠关门闭店来削减成本;

北京车展上,外国车企的工程师低下头,趴在地上,研究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电池,甚至拿着皮尺丈量车身,拿着手机拍摄细节……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汽车工业以70年时间积蓄力量,探索方向,终于完成“精彩一跃”。

当然,这不是终点,它更像一个开始,在经历了自己所经历的历史后,中国汽车行业从业者显然不会像当年那些短视的外国同行一样傲慢,一样短视,而是更开放,更进取,以协同合作之心,推动行业整体迈向新未来。

(四)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有曲折,有错误,有彷徨,但从未想过放弃,想过投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大约也是中国能够重新崛起的终极秘密。

4 阅读:1039

牛弹琴

简介:最睿智地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