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认错后,岛内慌了,急派高层窜访,给立陶宛带了“好礼”

百姓加过情怀 2024-11-18 09:23:56

几年前,立陶宛一意孤行,决定在国际上踩中国的红线。随着其对“一中原则”的公然挑衅,中立关系急剧降温。不仅如此,这场外交博弈直接影响了中立贸易的正常发展。近年来,立陶宛在经济上尝到的苦果,似乎在提醒他们:当初的决定究竟有多不明智。

近段时间,风向逐渐发生了变化。10月底,立陶宛议会选举初步落下帷幕,反对党社会民主党大获全胜,这对原本的执政联盟来说无异于一场惨败。社会民主党候选人帕卢茨卡斯迅速表态,如果顺利上任,将会修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甚至明确指出,“台湾代表处”的设立是一项错误决策。这番话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表态,而是为中立关系的回暖埋下了伏笔。

岛内则对此反应强烈。这一反应从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带队“窜访”立陶宛的举动中可见一斑。据了解,林佳龙还带着岛内十余家无人机企业的代表,试图通过所谓的经济合作,为立陶宛带去“好礼”。这些举动无非是民进党多年来惯用的“金元外交”套路:出资金、出技术,在国际上“砸钱求支持”。但国际社会的态度,早已发生微妙变化。

从立陶宛科技巨头暂停与台湾合作建设半导体工厂的新闻中,便能看出端倪。据报道,这一计划因当地电力供应问题搁置,立陶宛经济部更是明确拒绝延长投资合约。这一结果显然让岛内的打算落了空,同时也折射出,立陶宛政府正逐步将合作重心从岛内转向更为务实的方向。

曾几何时,中立两国在“16+1合作”平台上取得丰硕成果。2015至2020年,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立陶宛的经济得以大幅受益。然而,几年的对抗却让立陶宛失去了原本唾手可得的机遇。如今,在经历了贸易逆差扩大和国际合作受挫的双重打击后,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未来,随着新一届立陶宛政府的上台,修复中立关系或许将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而岛内的所谓“代表处”问题,恐怕会被摆上谈判桌,成为修复双边关系的关键一步。岛内舆论此时显得尤为焦躁,因为这一变化不仅威胁到他们长期以来精心构筑的对外扩张计划,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战略上的短视。

从当前局势来看,中立关系的回暖已经有了迹象。对立陶宛而言,放弃与中国为敌的对抗姿态,是明智之举。无论是经济还是外交,他们都需要一个稳定、务实的合作伙伴。而对岛内来说,无论采取怎样的“金元外交”,都难以挽回其国际支持日渐萎缩的局面。

1 阅读:385

百姓加过情怀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