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人生就是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
这句话用在退休人员身上,再切合不过了。
退休就要接受年老的事实,但退休并没有改变一个人的社会性,换言之,退休并没有退出社会、脱离社会。
近些年,一批60后的人陆续退休,离开了工作的舞台,这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
本人单位,从去年起就有十二三人退休。这群退休人员,大致分为两类人:
一类是淡然处之,他们觉得退休是人生自然衍变的必然,只是从职业岗位转换到社会岗位。
他们新的岗位,是回归亲情的家庭岗位,是融入社会的社区岗位,也是耕耘新朋旧友的朋友岗位。
这类人,还包括部分再就业的退休人,经济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他们继续上班,只是此“班”与彼“班”,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主动调整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抓住这一享受生活的最后机缘,“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不怕人老,单怕心老,只要壮志不灭,晚年依然有所作为,与职场迥然不同的作为。
在他们看来,秋茄晚结,菊花晚发,又未尝不可。
一类是茫然若失,他们觉得职场生涯是难以割舍的经历,认为只要自己活着,就要对社会有所用,就要继续做一番对社会有用的事业。
伏枥仍存万里心,无奈生活之路变轨了。
他们把退休的过程,视为个人从有用转为无用的过程,伴随退休而来的惆怅、失落和沮丧,使他们的生活情趣和爱好,渐渐变得封闭狭小,愈发消极地躲避现实。
剑老无芒,人老无刚;神老不灵,人老无用,他们越来越远离现实社会,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他们迟迟无法转变原有的心态和思维模式,很难适应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无法以新的角色切入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
老年是人生的金秋,是收获和享用的季节,是继壮年之后的继续发展。
退休就是第二成人期,跟人生的其他阶段一样,老年阶段自有其生活形态、情趣心性和生命价值。
退休后的人生价值,不在于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在于善处生命和恒静的心境。
俗话说:老要癫狂少要稳。这个“癫狂”,就是点亮晚景的篝火,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白头虽老赤心存”,豁达开朗,乐观超脱;就是所谓八十岁学吹打的老来忙,悉心经营晚年生活,无事也忙碌,不教一日闲过。
身为退休人员,不忘过去,放下过去,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做个称职有意义的老人,才是应有的积极生活态度,诚如孔子说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