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大医学教授熊卓为,因身体不舒服在本院进行手术,谁知术后7天不幸去世。丈夫王建国调查出医院的惊人真相。
熊卓为出生于武汉的一个医疗世家,父亲与母亲都是医疗工作者,而熊卓为本人也毕业于世界知名学府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作为国内十分有名的心血管领域的医学专家,熊卓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因为一次小小的脊椎复位手术而丢掉了性命。2005年12月底,因为长期伏案工作的原因,熊卓为感到自己的腰部疼痛,出于职业的敏锐,熊卓为没敢耽搁立刻就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拍片看检查。当时医生告诉熊卓为,她的腰椎出现了轻度的滑脱,需要手术进行修复。尽管熊卓为是心血管类的医学专家,但是对于骨科并不在行,于是便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进行了复位手术。2006年1月26日,熊卓为在北大第一医院进行了腰椎复位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医生称用不了几天,熊卓为便可以自由行走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手术之后的第七天,也就是2006年1月31日的当天,熊卓为却因术后出现了血栓堵塞血管而陷入病危,结果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一开始,熊卓为的死亡被认定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但是其丈夫王建国在翻看了熊卓为的病历、抢救日志,以及咨询了相关医学专家之后认为妻子熊卓为的死与医院脱不了关系。这当中提出的一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王建国在咨询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之后,发现妻子第一次的诊断说明书上清楚地写着,脊椎滑脱1级,而在妻子逝世之后看的手术日志上写着妻子的脊椎滑脱被写成了2级。专家告诉王建国,一般1级滑脱都是采取保守治疗,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采用手术治疗。而复位脊椎滑脱这个术式的对象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年纪超过五十岁的话,那么就要考虑在手术之后进行抗凝血措施,以避免形成血栓。而王建国在查看了妻子的病历之后发现,从妻子第一次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查的时候开始,对方医生就从来没有向自己的妻子告知过任何有关该手术的风险问题,并且也没有在妻子进行完手术之后进行任何的抗凝血治疗。根据当时王建国在照顾妻子的时候妻子就已经出现了静脉曲张、麻木等症状,此时医生该考虑是否因为手术而形成了血栓,而医院并没有进行任何的措施。而这才是让自己妻子熊卓为死于肺部栓塞的原因。带着种种怀疑,王建国将医院告上了法庭。然而在庭审取证期间,王建国与律师则是发现了更多医院不为人知的秘密。经过法医检验,发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所进行的抢救十分暴力,甚至是“不专业”。在熊卓为的遗体上,法医发现了病人肋骨断裂,心肺被刺破、内脏多处渗血。并且,参与抢救的几名医生竟然都是清一色的学院实习医生。除了其中一名叫做丁峥嵘的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之外,另外两名参与抢救的医生段鸿州、肖建涛都并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丁峥嵘也未进行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