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凄凉,雨点打在那梧叶和荷叶上,发出嘀嗒嘀嗒之声,耐人寻思,正是: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而在春季,阴雨连绵,你将那竹木桶放在屋檐之下承当溜滴,雨打桶响,声声悦耳警心,别有一番清思!
凡是以上这水、风、雨所造成的声音,若能以清幽闲雅的态度去聆听,自然会有一番美妙的领受。
否则,心境孤寂的时候,愁人心烦恼,遇雨声自增愁,难免会有所伤感。
我想,春天,万物滋长,生生不息,再多的忧愁都将为化作烣尽。

0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神韵)
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雨丝织就朦胧轻纱,春意躲在泥土里探头。最动人的生机,总在似有若无之间悄然萌发。
02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江南春雨经典)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雨滴数着更漏,杏花香渗入窗缝。待卖花声响起时,才知春色早已在檐角挂满。
03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历史烟雨图)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佛塔在细雨中褪色,钟声散作朦胧水雾。历史的轮廓被雨晕染,只剩飞檐翘角刺破苍茫。

0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春雨人格化典范)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雨脚轻叩窗棂如故友夜访,泥土张开毛孔畅饮。每一株麦苗都在雨中舒展腰肢。
0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感官通感巅峰)
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感觉不到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飏。老僧拄杖过石桥,花瓣缀满破袈裟。春风拆解了冬日的铠甲,连枯枝都柔软三分。
06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原型)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柳枝蘸着雨水写离别,酒盏映出玉门关外的风沙。此去阳关三叠,重重叠叠,声声都是未出口的珍重。

07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动静相生绝唱)
春潮上涨,春雨急骤,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孤舟在浪尖打旋,像被遗落的诗句。风撕碎雨幕时,水鸟正掠过盛放的野蔷薇。
08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渔隐文化符号)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无须归家。钓竿垂入水墨画卷,鱼群啄碎倒映的青山。红尘风雨,不如此处半篙春水。
09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唐·李商隐《春雨》(朦胧诗鼻祖)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雨帘模糊了朱门轮廓,琉璃灯在风中哭出泪痕。青石板上的水洼,盛满碎落的星光。

10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工笔白描典范)
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春水初涨处,鱼鳍划开细密雨帘。旧巢新泥犹湿,归燕已剪出满园生机。
11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城市烟雨图)
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炊烟与雨雾缠绵,梨花白成了人间留白。超然物外的诗人,终究醉倒在满城春色里。
12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雨中花魂意象)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独自在寒风冷雨中默默开放着。花瓣被雨打湿成血泪,依然挺直脊梁。草木的傲骨,有时比文人更决绝。

13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元·虞集《风入松》(江南意象定型句)
春日江南,杏花盛开,烟雨蒙蒙,如诗如画,令人心醉而神往。油纸伞撑开旧梦,乌篷船载来新醅。所有的漂泊,都在杏花雨里找到了归途。
14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微雨美学典范)
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听不到声响。最温柔的告别,是衣襟留香却不言离殇。天地大静中,连尘埃都放轻了脚步,美不胜收。
15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唐·温庭筠《更漏子》(花间词代表)
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外传来连绵不绝的更漏声。玉漏滴水穿长夜,雨丝缝补破碎的相思。锦帐上的金鹧鸪,沐着雨声褪了颜色。

16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宋·秦观《画堂春》(秦观词境典范)
东风吹柳的烂漫时节,白昼逐渐加长,外面刚刚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阳下闪着流光。草叶托着水珠折射七色光,像谁遗落的琉璃簪。牧童的笛声被雨水洗得清亮,惊起双白鹭。
17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宋·徐俯《春游湖》(宋诗理趣佳作)
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缓缓驶出。竹篙点破水中天,涟漪荡碎浮云影。山穷水复处的惊喜,原来就是江南最灵动的诗眼。
18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宋·欧阳修《田家》(田园春雨经典)
林外鹁鸪声声叫小雨渐渐停歇,屋头红日送春暖杏花正鲜。农人推开木窗,满枝杏花替春雨谢幕。炊烟爬上晴空时,田埂已传来犁铧破土的欢歌。

19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
——宋·蒋捷《虞美人·梳楼》(雨幕写意典范)
垂下一丝丝杨柳,飘下一丝丝细雨。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处。雨帘把天地缝成青纱帐,有人困坐愁城,有人醉卧春色。最撩人的春心,殊不知就是在欲明未明时悸动。
20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春雨催耕图)
多场春雨过后,土地润泽松动,万草千花一下子草也绿了花也开了。犁耙还未沾泥,野花已抢占田埂。老农笑骂着拔除荠菜,却把蒲公英轻轻吹向远方。
21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南唐词境巅峰)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吹到最后一曲,寒笙呜咽之声久久回荡在小楼中。笙孔漏出的不是曲调,是铁甲上的冰霜。夜雨打湿家书字迹,晕开的墨团像未愈合的箭伤。

22
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
——宋·章甫《题画》(禅意春雨)
河水流过东西两边的寺庙,春雨滋润了南北两面的山峦。钟声在雨水中浸泡得清亮,老僧扫落叶的手势,拂去所有贪嗔痴念。禅院墙头,野桃正偷学合十姿势。
23
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清·蒋春霖《鹧鸪天》(末世春雨哀音)
想来明朝落红遍地,归鸿飞尽,细雨蒙蒙,春寒料峭,只有独自关闭在小楼。紧闭的窗棂关不住残香,玉簪花在瓶中枯成标本。江南的暮春,原来是一曲渐弱的琵琶语。
24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宋·方岳《听雨》(听雨哲学意境)
我躺在竹斋里,听着雨声入眠,梦里似乎也能看到青苔慢慢地生长。雨声在枕边种下青苔,连梦境都染了翠色。晨起推门时,石阶上的蜗牛正背着整个雨季爬行。

25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宋·万俟咏《诉衷情·送春》(雨霁双燕图)
夜里下过小雨,现在已经放晴,燕子双双在微风中轻飘。瓦当滴落最后一颗银珠,燕翅剪开雾幔。衔泥掠过晾衣绳时,搅散了昨夜未晾干的叹息。
26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唐·王驾《雨晴》(雨虐花魂写照)
雨前还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后却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春风连夜颁下急令,把姹紫嫣红尽数收监。只有蚯蚓在泥里写着未公开的葬花词。
27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清·苏曼殊《本事诗》(近代诗雨名篇)
迷蒙细雨中,倚靠着小楼,正听着用尺八箫吹奏的《春雨》曲,引出无尽的乡思,何时才能归乡去看那浙江的潮水?箫声淋了雨愈发呜咽,潮信在血液里涨落。革命者的乡愁,是拍不碎的惊涛骇浪。

28
数点雨入酒,满襟香在风。
——唐·李咸用《登楼值雨》(唐风微雨)
几滴雨水落入酒中,微风拂过,带来满衣的花香。索性摘了酒幌,任雨珠叮咚敲打空坛。风卷起邻家晒的杏花瓣,为独饮客添了道下酒菜。
29
辛夷花落,海棠风起,朝雨一番新过。
——清·朱彝尊《鹊桥仙》(清词雅韵)
辛夷花飘落的时候,海棠随风摇曳,早晨的一场雨过后,一切都显得清新明亮。花瓣在青石板上拼成季节的密码,扫花人读懂了却不说。只把残香收进陶罐,酿成来年的春醪。
30
苍烟百年木,春雨一溪花。
——金·元好问《水调歌头》(金元遗响)
古老的树木在薄雾中显得更加沧桑,一场春雨过后,小溪边开满了鲜花。老树数着年轮等故人,溪水忙着给落花写简历。当樵夫无意歇脚时,整个春天已在扁担上晃悠了。

31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唐·李涉《牧童词》(牧童春雨)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老牛嚼着带雨珠的嫩草,童谣在芦管里长出青藤。春雨把山径泡软,踩出的脚印转眼就被野花占领。
32
枕欹独听残春雨,梦去空寻五老云。
——唐·李中《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残春雨梦)
靠在枕头上独自听着春天最后的雨声,梦里却只能空自追寻那五老峰上的云彩。雨丝在瓦当上编成蛛网,兜住零落的旧梦。许是五老峰云雾散尽时,书生的青衫已泛黄。
33
溪南溪北村村水,春雨春风日日愁。
——宋·周紫芝《後二日又题一首》(愁雨连绵)
溪流的南边和北边,每个村庄都被水环绕着,在这春雨连绵、春风轻拂的日子里,每天都让人感到一丝忧愁。浣衣妇捣碎水中的倒影,愁绪随柳絮飘满山坳。连布谷鸟都学会了用四声调叹气:“不如归去”。

34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
——唐·王维《谒璿上人》(王维禅雨)
高高的柳树上早莺开始啼叫,长长的走廊外春雨淅淅沥沥地响着。雨珠在长廊瓦当上奏梵呗,早莺衔来半截偈语。禅房的门轴吱呀,惊落蒲团上的尘埃。
35
春城春雨绿春潭,冉冉归舟上去帆。
——宋·王令《寄朱元弼》(春水行舟图)
春天的城市里,春雨让潭水变得更加碧绿,在细雨中可以看到缓缓前行的船只扬着帆慢慢远去。船桨搅碎潭中云影,新生的浮萍忙着拼凑天空。白帆鼓满春风时,且怕整个江南都跟着摇晃起来。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