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边塞之旅:与你共赏丝绸之路上的孤城——玉门关

爱思聊摄影 2024-08-14 02:35:03

从敦煌市区出发,沿着G215国道向西行驶不到100公里,就可以到达玉门关景区。

几年前第一次去西北旅行时,就有朋友再三告诫:玉门关就不用去了,就是俩寸草不生的土堆,半点生机都没有。

我对玉门关的向往来自学生时代熟读的一首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那种气象恢宏开阔的画面,悲壮苍凉的情调,深邃高远的意境,让我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一直没停过。

玉门关见证了古代边塞的繁荣与衰落,承载着无数英勇将士的豪情壮志。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它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在地理区域上具有东西交通分界的标志地位。

东南距敦煌市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东部边缘约150公里,

南边与祁连山呼应,北则与北山相望。

春风不渡玉门关说的就这里了,作为汉唐最著名的边塞关卡,这里明显早已被遗弃没落,

很有幸看到这两千多年前的遗址,这里虽然阳光很刺眼,但不妨碍天特别蓝,也不妨碍慢悠悠移动的云,周围荒凉而广袤,静悄悄的,仿佛到了另一个时空。

遗址后期修补的痕迹几乎没有,原汁原味的感觉,说不感慨大概是不可能的!

还有哪里比这更接近历史!

千年斗转星移,先是楼兰、接着瓜州、再到这里,水源的缺失和丝绸之路的没落,导致人们不得不离开这里。

汉朝时期:玉门关是汉朝抵御匈奴的重要屏障,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那时,关内关外商贾云集,繁华一时。

唐朝时期:玉门关成为唐朝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千古诗篇。

两宋失去了汉唐的雄风,元逐渐远离这里,而大明把重要的边镇直接移到嘉峪关。

宋元明清时期:玉门关逐渐衰落,但仍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

目睹眼前只留下的被风化的沧桑,让人很难联想到当时的盛世繁华。

在玉门关景区内,会看到一些刻有古代诗人作品的碑刻,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古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

进门第一时间先来到观光车乘坐点,半点和整点出发。赶上了就前往一个个景点,如果没有赶上,可以直接步行几百米去小方盘城——玉门关遗址。

这里是玉门关遗址的核心区域,是汉长城的关口之一,虽然历经千年风雨,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垣,但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当年关隘的雄伟。

穿过玉门关,走上一个观景台,可看见远方的疏勒河。千百年,这里是多少将士们回不去的远方。旁边有当谷燧,古代的烽燧,狼烟燃起之时,匈奴就到来了!

第二站:汉长城遗址。距离玉门关不远,沿着荒漠蜿蜒而去的是绵延不断的汉长城遗址,这里曾是大汉帝国修建的长城,一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一为了让从西而来的商旅看到到达大汉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见证了无数金戈铁马的故事,这座比北京长城还古老的古长城,在这荒蛮之地,经历千年风沙,仍旧屹立不倒,着实让人震撼!所见皆有迹,满目是苍凉!

第三站:大方盘城遗址(河苍城——玉门关的精华),位于小方盘城西侧,是玉门关的另一重要遗址。

汉代到魏晋时期,从西往东归来军队军需补给的地方,现场看这更为完整的古城遗迹,非常壮观。

2000 多年的历史遗迹,横卧在茫茫大漠中,在这里你会强烈感受到时间的流动。

雄关盛景,依稀可见。

霍去病的豪情壮志,

张骞的凿空之旅,

王之涣的诗意畅想,

班超的西域传奇······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面前,领略一下沧海一粟的感觉

今天的玉门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但通过这些遗迹,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曾经的雄伟和坚固,以及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玉门关,不仅仅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更是一段段英雄故事的见证者。

玉门关,等待着每一位旅行者的到来,一起重温那些封存千年的传奇故事。

玉门遥望大漠边,

雄关千古镇烽烟。

风沙难掩英雄骨,

月色犹照古战场。

(图文原创)

欢迎各位朋友阅读、评论、点赞、转发、收藏、关注。

尊重原创,用图、用文请联系作者或者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