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如此美丽,经常令人陶醉不已,可是如果突然间少了半边天,人们一定会惊诧万分。妇女能顶半边天,很多淳朴而又伟大的女性,值得人们尊敬和赞美。
她们温柔而又坚韧,就像晨曦里的露珠,又仿佛暮色中的星光。当她们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轻轻转身,衣角扬起的都是照亮人间的光芒。下面一起读诗: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唐代 鱼玄机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仙郎得意正年少,玉女含羞半面情。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诗的大意是:春阳朗照,云峰舒展,新科进士的名字如银钩一般清晰。我怨恨罗裙遮蔽了满腹诗才;抬头仰望金榜,空羡才子们金榜题名。
青年才俊们春风得意,正处人生大好年华,我只能半掩面容,心藏羞涩。不要怪我临风惆怅,我决心脱下红妆,携书佩剑,前往沙场。

首联描绘了崇真观南楼外天气情况,并交代了新科进士中榜景象。颔联表达了诗人身为女子,才华被埋没的遗憾,“空羡”二字生动地刻画出她对才子们的羡慕之情,也毫不隐晦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不平。
颈联通过“仙郎得意、玉女含羞”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男女在科举及第方面的不同境遇。结尾进一步抒发了作者临风惆怅的心情,以及想要弃文从武、寻求出路的愿望。全文情感真挚,刻画细腻,展现了诗人不甘被命运束缚的宝贵精神。

诉春
宋代 朱淑真
十二栏杆锁画楼,春风吹损上帘钩。
花心柳眼从教放,蝶意蜂情一任休。
残滞酒怀消旧恨,禁持诗句遣新愁。
东君若也怜孤独,莫使韶光便似秋。
这首诗的大意是:十二道栏杆环绕着画楼,春风却吹坏了楼上的帘钩。任凭花儿绽放、柳芽舒展,即使蝴舞蜂狂,也都随它去吧。
酒意萦绕,消解愁恨,强打精神,吟诗遣愁。东君若是可怜我非常孤独,就不要让春光飞逝,如同秋天一样萧索凄凉。

开篇以栏杆锁楼,暗示自身困厄,春风吹损帘钩,象征生活被无端破坏。红花嫩柳虽然生机盎然,诗人却对“蝶意蜂情”意兴阑珊。
诗人借酒消旧恨、以诗遣新愁,足见其愁绪万千。结尾向东君倾诉,祈愿韶光长驻,其实则是叹惜自身孤独无依,青春易逝。
全诗情景交融,将春日之景与内心愁思紧密相连,生动展现了才女心中的怅惘,情感细腻,读来令人动容。

春雨
明代 朱静庵
湿云漠漠雨如丝,花满西园蝶未知。
金屋晓寒莺语涩,画楼春晚燕归迟。
宫桃有恨啼红泪,烟柳多情敛翠眉。
檀板金尊久寥落,孤城愁听角声悲。
作者如此叙述:湿云弥漫,细雨如丝,西园里繁花盛开,蝴蝶却还未感知这份春意。清晨的华屋中透着阵阵寒意,黄莺的啼叫声也显得艰涩不畅;暮春时节,燕子返回画楼也比往常晚了许多。
园中桃花仿佛衔悲含恨,花瓣上的露珠如同泪水,烟雾笼罩下的柳树满怀愁情,微微皱起翠绿的眉梢。伴随着檀板和金樽的欢乐时光早已远去,如今我独处孤城,忧愁地听着令人悲伤的号角。

首联描写湿云密布、细雨如丝的天气情况,西园花开了,蝴蝶却不知道,渲染出一种冷清的氛围。颔联“莺语涩、燕归迟”,进一步展现了春寒与迟暮之感。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宫桃恨、烟柳愁”在无形中增添了诗人的愁绪。结尾既写出生活的寂寥,又将个人愁绪与孤城角声相融合,使愁情更显深沉,从而让全文的悲戚情感达到高峰。
女神节,欣赏三位才女的佳作,技法高超,读完更令人感慨万千。春光明媚中,迎来了女神节,每位女性都像一束微光,给世界带来温暖。愿她们永绽光芒,并成为生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