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而过,感觉年味还在昨天。可大自然的春的气息早已悄然而至。麦苗早已返青,小草也偷偷的探出头来,悄悄的审视这方世界。玉兰花争相怒放,柳树裹上了绿色的外衣。春回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

时间过得好快,踏青时节,中国最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的——清明节马上就要来临了。清明节是一年之中上坟祭祖非常关键的大日子。所有祭祀节日当中,只有清明节可以清理坟墓的杂草,并给坟墓添土,修缮坟墓。所以,民间非常重视清明节。

祭祀活动是相当有讲究的,每一步都不允许出现差错。否则古人会认为这是对先辈的大不敬。就拿上坟添土这样看似简单的祭祀活动来说,其中都蕴含着很多讲究。有很多说法禁忌和讲究。以前上坟,傻傻的不清楚,
关于清明添土,俗语当中给出了这样的说法“修坟不能添外土,外土进坟财路堵”。这句俗语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讲究?

修坟不能添外土,外土进坟财路堵。
修坟:指的是对已经存在的坟墓进行修缮和整理,包括修复破损的部分、添加新的装饰、或进行其他修复工作。
添:增加,添加。是一种动作行为。
外土:本义是外面的土。在这句俗语当中,指的是坟墓所在地块很远地方的土。
外土进坟:用离坟墓很远的地方的土来修缮坟墓。

财路堵:财运受阻,财富难以进入,导致个人或家庭经济状态不佳。
将这些关键词汇综合到一起,就得出了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清明节上坟,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修缮坟墓,在修缮坟墓时,不仅仅是修复破损部分,还要将整个坟头都覆盖上新土,这些新土取墓地很远的地方的土,如果用了墓地很远地方的土,会出现财运受阻,个人或家庭经济状态不佳的情况。古人之所以这样认为,其中是蕴含着很多讲究的。以前不懂还可以,读完这篇文章,不要再傻傻的不明所以然。不要再被外人看做是对祖先的不尊敬。

一,古人认为:任何一处墓地都有其自身独有的气场,坟墓周围的土壤本身就具有和坟墓相同属性的“灵气”或者属性。取这样的土壤给坟墓进行添土的行为,才有利于坟墓土壤的气场和谐统一。

而离坟墓很远的地方的土,其属性不一定与坟墓的土壤属性相同。这些是未知的情况。不同属性的土,即便添到坟头,由于属性不同,进而会导致外土和坟墓本身的土壤产生气场方面的冲突,不利于坟墓的和谐。古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属于不孝,是对祖先的大不敬。试想一下,对自家的祖先都大不敬的人,又怎么能期待先辈的余荫恩泽后人?也就无法得到先辈的庇佑,自然家运衰败。
二,离坟墓很远地方的土,来源无法明确,可能掺杂着异物,这些异物会破坏掉坟墓原有的洁净和安宁。所以,古人会认为:祖先的坟墓,代表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自主权,而由于远处不明的土壤的介入,而导致家庭或者家族的自主权受到一定的威胁,预示着家庭或家族的自主权要依赖外人才行。古人将家族的核心竞争力,看的很是重要。被看做是一个家庭能否持续传承下去的根基。古人可不想看到家族根基被毁的情况。

三,其实古人的本意:不要去很远地方的土对坟墓进行添土,也体现了古人的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以前的坟墓,有的家庭会置办一块专属的墓地。他们可以从别人手中将这块土地买过来或者用自家的土地和别人土地换土地。这样一来,整块墓地都属于自己家的了。在自家的土地上取土并进行添坟,这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家。
而若从其他人家的地块取土运过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触发村民间的矛盾。古代社会,土地是农民家庭的根基,农民就是以种地为生。若你要修坟添土,取了人家土地的土,给人家原本平整的地块,挖的低洼或者一个大坑,这会影响到人家种庄稼的收益,或者增加人家重新平整土地的额外劳动。自然人家是不愿意的,很有可能产生矛盾。古代农村的人情社会很重要,为了防止破坏邻里关系的矛盾的发生,古人设计了不能取外土添坟的说法。
当然,俗语“修坟不能添外土,外土进坟财路堵”,貌似有古人迷信色彩的说法。但其中隐藏着古人的大智慧,告诫后人:不要以自己之私,去践踏他人的利益。人情世故很重要。

上坟添土有很多讲究,下面简单的说几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上坟添土,即便取自家坟地的土,也只能取坟墓左右两侧的土。且不能距离坟墓过近。坟墓前后的土,是祖先墓穴安葬的方位,取坟墓前后的土,容易导致坟墓前后凹陷,雨季容易积水,对坟墓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上坟添土,上坟添土时,应该从西北方开始,顺时针进行添土。在古人看来,西北方是祖先长辈的方位。这体现的是对祖先的尊重。顺时针,顺应的是太阳的运转方向,和大自然完美和谐的统一。

三,上坟添土,要从低处向好处进行。这体现的是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四,上坟添土时,不可以见到坟头上有土卡拉,就进行拍打。坟头是祖先的埋葬地,是祖先安息的地方。要对祖先保持足够的尊重。
五,添坟过后,要将曾经挖过的土壤,进行填平。这样有利于后期的耕作,防止日后有人路过,因地面有坑而摔倒。

上坟添土,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这其中隐藏着很多讲究。以上的讲究,只是简单的说了几点比较重要的。希望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