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做为其中的一员,你一定与呼和浩特发生过许多故事:这座城市的第一缕阳光是你新生活的曙光;这座城市收藏着你转身后的泪水;这座城市见证了你创业路上的艰辛……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你和这座城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奋斗、一起成长!
为挖掘呼和浩特的文化内涵、展示呼和浩特的形象、讲好呼和浩特故事,凝聚呼和浩特力量,蒙马财经开展“我和我的呼和浩特”征文活动。
不论你是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人,还是新加入的一员,只要把你在呼和浩特的亲见、亲闻、亲历的点滴写下来即可。
征文要求:
1、以“我”为视角,围绕“我”与“呼和浩特”经济、社会、生态、旅游、人文、历史等某一领域链接发生的故事,从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或偶遇者的角度进行创作。
2、字数1000字以内。
3、体裁最好以散文和记叙文为主。
投稿作品择优陆续发布在“蒙马财经”微信公众号及各网络平台上,并付稿酬。
讲述人:魏女士
到呼和浩特,一定会去大召看看。
看看金顶辉煌的寺庙,转转塞上老街,逛一逛美食一条街,也一定会坐在广场的椅子上歇歇脚,看看阿拉坦汗铜像上的蓝天白云。
但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大召却并不是这样的。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人,1995年我考入了内蒙古大学,来到了呼和浩特。第一次去大召,是在我大三的时候。
在一位当地同学的带领下,我们四位同学相约来逛大召。
记得当时,大召深藏在一片民居中,站在大南街上连大召的墙角也看不到。
我们从东边一条狭窄不堪的小巷进入,道路坑坑洼洼,巷道也并不直通大召门口,七拐八绕的,好不容易来到大召门口,门前的广场也很褊窄。
只记得寺庙内游人不多,廊柱红漆斑驳,但好在可以上到钟楼、鼓楼登高远望,敲钟鼓祈福。
大召寺庙正对的有家饭店,经营大召老菜,但这里没有服务员端菜,点完菜后需要自己把菜端到桌上,桌子是四方桌,凳子是长条凳,不过这里的过油肉、干炸丸子是真的好吃。
之后大学毕业我就留在了呼和浩特工作,但却再没去过大召。提起大召,记忆中最深的还是那条狭窄的、七拐八绕通向大召的小巷。
2003年,我结婚了,新房就买在了南茶坊,离大召不远。
2006年,呼和浩特对大召区块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拆迁改造的范围是:东至大南街,南至鄂尔多斯大街、西至西顺城街,北至通顺街。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既震惊又感到高兴,把这一片的“老旧”民居拆掉了,那么大召就会显露出来,与街对面的席力图召隔街相望,而且也能与南面的观音庙、财社庙和玉泉井连成一线,将会为呼和浩特带来更多的旅游资源。
事实就像我想的那样,却又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
焕然一新的大召雄伟庄严,大召广场宽阔整洁,九久街古色古香,最惊喜的莫过于是“塞上老街”,走在这条街上,除了街面变宽了,街道两边的房屋充满了呼和浩特民居的特色,青砖灰瓦,写满了岁月悠长。
2011年9月,大召广场又迎来了阿拉坦汗的铜像,这位呼和浩特的缔造者从此在大召广场上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
这时,我已经有了孩子,我会经常牵着孩子的手来大召广场转转,去塞上老街给他淘一个保平安的手串,给他讲阿拉坦汗建造呼和浩特的故事……
2021年,位于大召广场西南角的通顺大巷美食一条街开门迎客。这里变得更加亲民,多了人间烟火。
2022年,大召广场3.1万平方米绿化景观改造升级,大召广场东南角、东北角的绿化景观有了新变化,远远看去,朵朵花色点缀于飘逸的林草之间,彰显草原都市风采。
大召广场从未停下蜕变的脚步,就像我在这个城市的奋斗一样,我们共同成长,共同期盼未来。
如今,只要有亲朋到访,我一定会带他们到大召游览,去感受呼和浩特独特的召庙文化;逛逛塞上老街,欣赏一下羊毛毡烫画技艺,淘淘文玩;或者到美食一条街去“逛吃逛吃”,尝尝内蒙古特色小吃:驼肉馅饼、羊蹄、荞麦锅巴……
而我一个人的时候,则喜欢在晚饭后到大召广场,跳跳广场舞,或在街角的公园里转一转,坐一坐……
与呼和浩特相伴20多年,我已经深深爱上了大召广场,爱上了它那历史的厚重和人间的烟火。
(喵了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