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澜亭到安澜阁

吴宇吴岩 2024-03-27 13:02:54

(上)

安澜路是岱山高亭最繁华的街道,特别是实施步行街改造后,实现了从最初羊肠小道到现代商业街的华丽转身。

不过对于安澜路这个名字的由来,我却一直以来知之甚少。最近翻阅了一些描写岱山古代历史的书籍,才对它有所了解。

岱山作为远离大陆的小岛,交通极为不便,岛际往来依赖于舟楫。根据有关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年间(1736-1769),现安澜路和沿港中路交叉口,建有一座阶梯式石砌埠头。由于旧时高亭港水流湍急,小船靠泊困难,人们出于祈佑风平浪静、出行平安的心理,在埠头上兴建了一座名为“安澜亭”的亭子。这个埠头也因此被称为安澜亭埠。

秦汉时十里建一亭,称长亭,为行人休憩及饯别之处。在古诗词中,长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是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长亭送别,灞桥折柳,无尽的伤感惆怅,让离人泪洒十里长亭。安澜亭埠作为一个简易码头,应该也有亲人朋友在此迎来送别,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寄托了往来平安之意。安澜,本意是指河流平静,没有泛滥现象。《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记载:“天下安澜,比屋可封。”意思是说:天下太平,社会安定,贤人众多,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想必,给安澜亭取名字的人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民国期间,客运航线的开通,对埠头的靠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22年8月,当地民众又对安澜亭埠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开通至宁波、镇海、定海和沈家门等地航线。同时,对年久失修的安澜亭也进行了修缮,改建为四角上翘的砖木结构,前后各设置一扇门,前门临街,后门频海,亭内面积约30平方米,东西两侧设有石凳,供往来客商歇息。这个安澜亭,相当于现在的候船厅。不过,对于这座凉亭,只在长辈们的叙说中,我是从来没有见过,甚至于连图片都没有见到。

或许,正是有了安澜亭,才有了安澜路这个名字。安澜路原先很短,大概只有100米长,宽约2米,为石板路。后来,往东延伸近600米,到现在所谓的五岔路口。道路虽然延长了,但是路面状况还是不好,路面多为泥路,坑坑洼洼,一到雨天难以下脚,最狭窄处只有1米来宽,不少地方还有私自搭建的鸽笼式的建筑。在工作之前,我去安澜路的次数屈指可数。记得一次是去高亭小学参加数学竞赛,还有一次具体做啥记不清了,只记得五岔路口附近有个儿童乐园,很多人在玩各种游乐节目,在央求之下,父母也让我玩了一次碰碰车。中学以后,和同学骑车来过几次高亭,多是到新华书店购买辅导用书,顺道在安澜路转一圈。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