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政策正在引爆家电产业三场“两极分化”

家电圈 2025-02-06 09:16:25

以旧换新“国补”政策,今年以来,对于家电品牌、家电零售和家电消费的冲击,已经提前出现。不只是之前很多家电人重视的“提前透支大量消费需求”,还有引发整个产业多个维度“两极分化”的持续性洗牌与淘汰赛。

贺扬||撰写

进入2025年之后,家电市场变得更加有意思了!

最大看点与最大拐点,就是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刺激之下,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消费生态,以及厂商博弈与较量,正在出现一轮持续性的动荡与变化。刚刚过去的家电“春节档”消费市场,就让众多企业和商家深刻感受到政策加力之下,带给厂商的经营挑战和变数。

除了提前透支大量的消费需求,多位家电厂商在2025年市场启动之后还发现,随着“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的扩围、加力实施,对于家电行业的品牌格局、零售格局,以及消费格局,还将产生一系列持续性冲击,直接效果就是全面的“两极分化”。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在一线市场上,对于家电“国补”政策引发的冲击潮,感受最为直观的就是数量庞大商家群体,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两点:一是,主流消费为了享受国家补贴,主动选择1、2能效的家电产品,导致产品经营分化;二是,主流消费为了“占便宜”或追求“高性价比”产品,主动选择大品牌或大企业的性价比产品,导致品牌企业市场分化。

这也就意味着,一线市场上,主流消费者的选择和需求变化,带给家电产业的影响就是“大企业与大品牌”的市场占比,逆势增长了。与之对应的,那些“只有低价格,没有好产品”,更缺乏品牌知名度的家电企业们,将陷入生存与发展的“沼泽地”之中,市场占比下滑、市场空间被挤压,不只是“出货量少,而且利润走低”,亏损将是必然,只能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应对。内卷乱战便是恶果。

随着主流消费群体的“两极分化”,这正在家电市场上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最大的冲击和影响,就是家电零售渠道的网点洗牌、秩序重构和生意变化。这已经让众多家电经销商们感受到“国补”政策持续实施之后的生存无奈与竞争无助:主要消费流量,加速向京东、天猫、苏宁易购、拼多多等平台型电商和其线下加盟店,以及区域性的家电连锁卖场、家电商场等网点集中。

也就是说,虽然最近3年多以来,家电渠道的持续碎片化裂变,催生一大批的家电零售网点,甚至包括个人微商、社群电商,以及私域等,但是随着家电“国补”政策的实施,家电零售的份额加速向“全国性和地方性”头部渠道商家身上集中,让一大批“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经销商、窜货商,以及批发商们,生意愈发清淡。即使是获得家电“国补”资格,很多经销商也感觉生意“大不如从前”。

在主流消费,以及家电零售渠道双双遭遇“两极分化”之后,最终撼动的将是整个家电行业的品牌格局。少数的头部家电企业,比如美的、海尔、格力、海信、长虹、TCL,以及奥克斯、格兰仕、方太、老板、九阳等等,正在一线市场上借助“国补”政策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并赢得最大的经营利润和市场占比优势。

虽然,家电品牌格局的“两极分化”早就出现并上演多年,但进入今年之后,这一格局更加的彻底和疯狂,原因正是消费者倒逼渠道商们“卖大品牌、卖好产品”,而家电渠道商为了生意必须要选择与大企业和好品牌的合作,才能实现经营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巩固。这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更是新一轮的产业变局。

接下来,必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家电产业的格局、家电市场的秩序,以及家电零售的变化、家电消费者的追求,因为“国补”政策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家电厂商来说,有好有坏、有向上牵引也有变相倒逼,唯一的不变只有一点:老路走不通,更没有退路了!只有掌握市场竞争和经营的主动权,才是上策。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0 阅读:1
家电圈

家电圈

覆盖家电企业商家的垂直一体化价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