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上唯一一位女将,毛主席亲自授予她“开国少将”的军衔。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女将,曾经却是一位被卖给富贵人家的童养媳。
那么这位开国女少将究竟是谁呢?她又有什么样的传奇一生呢?
悲惨的童年生活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授予仪式上,一位女性的出现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毛主席拿着军衔走到她的面前,她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军礼后,毛主席便将手中的军衔交给了她。
毛主席握着她的手说道:“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少将。”
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少将李贞也正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李贞1908年出生,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农村家庭之中,家庭条件极差,很多时候吃了上顿就没下顿。
然而李贞的父亲却是一个严重“重男轻女”的人,在李贞出生的时候他就觉得李贞十分晦气,甚至埋怨李贞的母亲为什么不能给自己生个女儿呢?对此李贞的母亲也是敢怒不敢言。
在李贞六岁的时候,母亲又生了一个孩子,结果又是一个女孩,李贞父亲看着这六个女儿,失望地瘫坐在了地上。
自此之后李贞的父亲一病不起,没有多久便去世了。
由于当时正是动荡年代,母亲一个人带六个孩子无疑是“天方夜谭”。
然而有一天李贞的母亲将她叫到了床边便对李贞说道:“我为你找了一户好人家,你去给古家做养女好不好。”
听完母亲说的话,李贞看了看一贫如洗的家,或许只有这样家里的条件才会有所改善吧,于是李贞就答应了下来。
到了古家后,李贞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来做养女的,而是“童养媳”。
在当时童养媳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丫鬟,每天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去做,做不好就挨打,并且还没有饭吃。
这样“三天饿七顿,做差就挨打”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李贞16岁。
长大后的李贞有了逃跑的念头,但是却被婆家发现,为了“拴住”李贞,便赶紧让她跟自己儿子结了婚。
但是这段婚姻并不幸福,李贞过得还是像个丫鬟一样。
直到北伐军进入浏阳后,李贞的人生才发生改变。
开启传奇的一生1926年李贞跟婆家闹矛盾选择了离家出走,同时加入了妇女协会。
由于李贞出色的行动力,以及组织力,李贞很快就成为乡妇女协会的委员长。
然而没过多久发生了“马日事变”,李贞成为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很多地方都在通缉她。
于是,李贞胆小怕事的婆家怕牵连到自己于是就将李贞休了。
这也正好如了李贞的愿,这样就没有什么事情阻碍她革命了。
直到1927年,北伐军队进入到了浏阳,李贞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游击队中。
在一次游击战中,被敌人围困在狮子崖上,游击队也只剩下六个人,为了不被敌人抓住,他们选择跳崖。
李贞跳下去时运气好被树枝接了下来,但怀有身孕的她流了产。
1928年,王首道、张启龙为了攻下张家坊,就打算将游击队伪装成迎亲队。
有了迎亲队不能没有新娘呀,于是就找来李贞扮演新娘,就这样游击队顺利地进入到了张家坊城内,最后很轻松地将其攻了下来。
1935年,她在贺龙的引荐下与甘泗淇走完了整段长征之路,并结了婚。
之后李贞还参加了抗日战争以及朝鲜战争,并获得“朝鲜二级自由主义勋章”。
1955年,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此外李贞和甘泗淇的婚姻也非常的幸福,但是由于李贞无法生育最后只能选择领养。
领养烈士遗孤婚后,李贞和甘泗淇没能有一个孩子,那是因为在长征时已怀有身孕,由于营养不足孩子早产夭折,之后便失去了生育能力。
对此甘泗淇并没有埋怨李贞,而是与她在一起领养了20几个烈士遗孤。
李贞和甘泗淇的工资并不高,但是基本上都花在了这20多个烈士遗孤的抚养上。
后来这些孩子也没有辜负李贞的精心抚养,这些孩子大部分都考入了大专院校,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
然而她自己却一直住在香山下的一处旧四合院中,中央也去过李贞的家中,想让她搬去更好的地方。
但是她却总是笑着说:“挺好的,不用换,和我小时候住的相比好太多了。”
在经过中央好几次的劝说下才搬入到紫竹院附近公寓里。
直到1990年3月11日,李贞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却红了眼。
遗产捐献在李贞去世之后,人们来到她的住处为她整理遗物时,只有四枚勋章;四把用了15年的藤椅;一个用了40年的行军箱;一台用了14年的冰箱。
还有11000元人民币,2500元国库券以及战争年代的两根金条。
在宣读遗嘱时,他的遗物并没有留给自己,金条一根捐给了自己的家乡,一根捐给了自己丈夫的家乡,用于教育事业。
剩下的存款,一些是自己的党费,一些捐给了北京少年宫。
听完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结语李贞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困苦,但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她不仅在艰难的环境下勇敢地为革命事业奋斗,还在战后选择了领养烈士遗孤,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李贞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出身和环境,而是取决于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和坚持。
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只要有信念和勇气,我们也可以在逆境中追寻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李贞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