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潮涌动的自贡灯会现场,不少游客在一处惊艳的灯光展示前驻足凝望,仿佛置身梦境。
此时,一位小朋友问道:“妈妈,这孔雀会飞走吗?
”这一句天真的询问,引来了周围人的好奇与讨论。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令人难忘的画面,那只由3万片羽毛装饰的孔雀灯组在夜空中缓缓旋转,璀璨夺目。
孔雀灯组的工匠精神这只高达5.5米的孔雀灯组,不仅体型庞大,而且每一片羽毛都精心打造。
据说,每片羽毛需要用600刀剪出,每一片羽毛都像是艺术品。
如果一个人从早晨六点工作到晚上十二点,也只能剪出两片1米多长的羽毛。
这背后,有12名工匠日夜兼程,才让这孔雀灯组获得了生命。
更值得一提的是,孔雀灯组还采用了仿景泰蓝分色裱糊工艺,使得灯组看起来更具立体感、色彩更加绚丽。
当孔雀高高站立,360度缓缓转动,并灵活地来回张望时,整个场景仿佛真实孔雀在舞动,现场的观众无不被其魅力所折服。
许多网友表示,这种工匠精神让人深深敬佩,也让人更期待自贡灯会未来的表现。
是另一处让人惊叹的环保杰作——“非遗中国龙”。
在龙年到来之际,这条202.4米长的巨龙,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不过,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这条龙并不是用金属或木材制作的,而是用近20万个回收矿泉水瓶捆扎而成的。
这些塑料瓶通过透明玻璃漆着色,最终呈现七彩变光的效果,使整个龙身在夜晚更加绚丽夺目。
通过这种环保工艺,自贡灯会再次展现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传统工艺得到发扬,还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这条“非遗中国龙”不仅是工艺的象征,也是环保精神的体现,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传统与科技碰撞的亮点灯组在自贡灯会,总能见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激烈碰撞。
比如,今年灯会的“C位”灯组——“文明伊始”,它不仅体型巨大,而且机械传动技术运用得极为精妙。
灯组以日晷为灵感,辅以十二生肖设计,融合了指针、龙身等元素,整个灯组不但左右可以90度摆动,还可以360度旋转,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辉煌画卷。
此外,东汉的国宝级文物“马踏飞燕”灯组也是一大亮点。
废旧轮胎变成了骏马的肚子,仿真铁链和幻彩灯带组成了马尾,底座是仿古青铜……这个灯组由金属、皮革等21种特殊材料匠心雕制,不仅体现了传统工艺,也展现了现代科技的无穷魅力。
在技术的加持下,灯组中的马眼会动、腿部呈奔跑姿态,简直就是一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让人惊叹的还有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与传统兵马俑元素结合的作品,一个数字化的秦朝世界呈现在观众眼前。
兵马俑在灯光和音乐中栩栩如生,充满“赛博”味儿十足的现代感。
据策展人介绍,这种数字艺术的尝试,给传统的自贡灯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魂。
小朋友的创意世界:自贡灯会的童心童趣灯会不仅是成人观赏的盛宴,也是孩子们梦想的舞台。
在今年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中,小朋友们的创意画作也得以实现。
此次灯会共征集了全球近3000幅小朋友的画作,一幅幅充满童趣和创意的作品在彩灯工匠手中变成了一个个独特的灯组。
其中,一位小朋友画的“恐龙扛狼”被彩灯工匠们还原,并融入了自贡盐业的元素,变成了一个脑洞大开的灯组。
这不仅让小朋友们兴奋不已,也让家长们倍感自豪。
正如灯会的口号“自贡彩灯,梦想成真”,孩子们的创造力在自贡灯会的舞台上得到了完美展现。
从工匠精神打造的孔雀灯组,到环保理念下的“非遗中国龙”,再到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科技灯组,自贡灯会每年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潮流。
而孩子们的创意,更是为灯会注入了无尽的童趣与活力。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自贡灯会的辉煌和创新,也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和环保理念的重要。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不仅让观众大饱眼福,也让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灯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启迪,对未来的期待。
只要有心,我们的文化传统就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