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变味”了?如今的高铁,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想坐了呢?

营巨聊社会趣事 2025-01-08 03:44:42
前言

春运将至,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也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今年的高铁票竟然有些“变味”,甚至在很多人那里,已经成为了无奈之下的“备选”。

按理来说,随着我国高铁里程的不断提升,辐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的高铁理应越发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可如今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去挤普通火车或者乘坐飞机,也不愿继续选择高铁了?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发展迅猛的高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如何满足庞大人流量的交通运输任务就成了一个难题。

在密集的公路网外,能够定向地快速搭载大量旅客的铁路运输,就成了人们在面对中长行程时的重要出行选择,这种庞大的出行需求,促进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而相较于普通列车,高铁有着高时效性和客运专用的特点,可以极大缩减时空距离,很好地弥补了中国运力不足的问题,增进了不同城市的互动与交流。

2008年,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京津城际高铁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的铁路运输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

告别了拥挤、嘈杂、缓慢、经常有臭味的绿皮火车,配备舒适座椅、还有着足够活动空间的高铁,凭借着便捷、高性价比等优点,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截至2024年底,我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已经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建设也达到了4.7万公里,快速增长的高铁里程建设,就表现出了人们对于高铁需求的不断增长。

疫情时代,航班的频繁取消让航空市场出现了迅速萎缩,而受影响相对较小的高铁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因为更加稳定和可控,已经在疫情期间逐渐习惯了高铁出行的人们,甚至将这种行为习惯延续到了后疫情时代。

另一方面,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城市间交通的不断加快,让异地办公变得更加常见,高铁这种在出行时仍然可以继续工作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了很多公务出行者的“最优选择”。

据统计,仅2023年的7月和8月,中国铁路的客运量就达到了8.3亿人次,而同期的航空公司虽然迎来了疫情后的首次市场大复苏,但客运量也不过刚刚达到1.3亿人次。

可是,才刚刚不过一年的时间,曾经还是人们“首选”的高铁,怎么突然就让很多旅客“怨声载道”,甚至变成了很多人的“无奈选择”?

高铁的有力挑战者

事实上,人们对于高铁的“移情别恋”与它不再“物美价廉”的转变分不开关系,在24年的6月,我国多条高铁线路的票价上调,开始了高铁的“调价”时代。

虽然在春运时,我们往往面临着“一票难求”的困境,可绝大多数的出行淡季,仍然要正常运转的高铁线路也经常会面临“一人包车”的冷清景况,这就给铁路部门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为了保障高铁线路的正常运转,提高票价、增加营收就成为了铁路部门在经济改革中的一次重要尝试,虽然从目前的表现来看,这次尝试似乎引发了很多乘客的不满。

针对热门车次加价、冷门车次减价的票价调控,让很多想要趁着假期出行的打工人感到了“背刺”——他们的放假时间几乎永远和热门车次绑定在一起。

此外,价格虽然提高了,可高铁和动车的服务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尤其是无票、兜售商品等绿皮火车的“专属服务”开始出现在动车上,让很多高铁乘客都感到了担忧。

随着高铁、动车线路的逐渐增多,很多小城市或者县城的乘客也成为了高铁的忠实顾客,但因为高铁班次或者车站位置的限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出行体验的提升其实相当有限。

如今随着高铁票价失去价格优势,这些原本高铁线路的受惠者,也可能因为高铁的“低性价比”而重新回到传统的出行选择上。

与高铁的“提价不提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的航空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价格“内卷”,在24—25年的冬春航季航班计划中,很多热门航线的价格都呈现出了惊人低价。

以杭州为中心,前往广州、成都、哈尔滨、西安等热门城市的航线,基本都能找到200-300元的廉价机票,这种巨大的价格优势,让很多人都开始放弃了原本的高铁出行计划。

当然,机票虽然频繁出现“白菜价”,但这种红眼航班不但有着很多在时间、地点的限制,往往与高铁的冷门车次形成竞争,而且对于巨大的出行群体来说,也表现得有些杯水车薪。

高铁的涨价,最主要的是让“绿皮火车”、大巴等传统的出行方式,重新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以往只比硬卧略贵一点的高铁车票,在提价后就显得没有那么“合算”。

很多“穷”人纷纷放弃了高铁车票,转而开始挑选一些可以在夜间度过大半旅程的“绿皮”硬卧,甚至直接挑战可能高达十几个小时以及更久的硬座旅程。

出行方式漫长的发展之路

不过,正如我们在最开始所说的那样,我国庞大的交通运输需要决定了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想要真正实现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随着高铁建设的不断加速,一些热门线路的“绿皮”火车班次可能会因为乘客的较少而进一步削减,这对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我国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了高铁和铁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注定会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但短程大巴车次和中长程飞机的发展,也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出行选择。

在高铁开启“调价”时代后,各大航司为了争夺航运市场的“大降价”,就很好地刺激了航空市场的增长,实现了对各大航司摆脱疫情影响、恢复运力和旅客出行需求的“双赢”。

不过,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目前频繁出现的廉价机票,是各大航司在后疫情时代为了重新争夺航空市场,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而短暂形成的“供过于求”。

与以往就普遍存在的红眼航班不同,大量出现的廉价航班会伴随着航空市场的逐渐饱和而衰减,而想要长期继续维持这种“福利”,还要等待民用航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伴随着国产“大飞机”的迅猛发展,我国正加速推动支线客机和干线客机的国产化进程,这能够进一步压缩我国民用航空市场的运营成本,让更多人享受到航空事业的发展成果。

结语

高铁“调价”后,人们出于经济目的,开始选择更加多元化的出行方式,是我国高铁“票价改革”的一次双向选择,双方需要经过不断探索,才能逐渐找到一个都能满意的调价模式。

但在我国能够彻底解决运力不足前,无论大家对于高铁的态度如何,它都注定会成为我们出行时无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选择,而这一点在春运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此外,我们应该对于铁路部门和政府机构多一点信心,相信他们能够给出一个更加科学,更能被大家广泛接受的票价改革方案,让大家能够享受更加合适的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央视新闻——《再突破!高铁运营里程达4.7万公里 这样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9251125251931103828&toc_style

光明网——《高铁调价,路向何方?》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444292410290087&wfr=spider&for=pc

新民晚报——《高铁调价引热议,网友看法不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257976272403741&wfr=spider&for=pc

封面新闻——《多地机票出现“白菜价” 网友:比火车票还便宜,很难不心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597839820997345&wfr=spider&for=pc

0 阅读:0
营巨聊社会趣事

营巨聊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