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眉大侠》一开始,有两段书是给山西雁徐良“刷色”的,通过扶危救困的侠义之举来烘托书胆的光辉度也是传统评书的常用技法。徐良出场的第一段书是“长安侯仗势霸民女 白眉毛除暴惩顽凶”,徐良利用吊死鬼的面具为掩护从长安侯府救出被抢的民女朱似玉。第二段书是“小诸葛沈仲元的女儿沈春莲大摆招夫擂,花花太岁王大全欲抢亲被徐良喝止”,王大全是潼关大帅王广陵的儿子,如果不是徐良及时出面亮出开封府的龙边信票,招夫擂引出来的这场风波恐怕难以平息。
其实,在《三侠五义》里,小诸葛沈仲元是一个聪明非凡又圆滑老练的人物,他与翻江鼠蒋平、黑妖狐智化都是这部书里很出彩的智慧型人物,左右逢源的小诸葛沈仲元虽然身在敌营却心在汉,他多次给三侠五义的人帮忙。但是,到了《白眉大侠》里,连算无遗策的蒋平智慧都被大大弱化,这小诸葛沈仲元也就不再那么“诸葛”了。
论辈分沈仲元是徐良的三师叔,他与云中鹤魏真、白面判官柳青是亲师兄弟,而魏真是徐良的启蒙恩师,所以论关系徐良与沈仲元一点都不外。可通过沈仲元为女儿摆招夫擂这件事,徐良便觉得他是“老糊涂”了,果然这个比武招亲的擂台引来了潼关的花花太岁王大全,因为王大全的父亲执掌兵权,关中官面上的人都不敢招惹这位少帅,王大全敢撕毁县太爷的文书俨然就是无法无天。即便是徐良出面也只是用开封府的招牌把王大全吓走,徐良这段“除暴安良”的 书只有“安良”而没有真正地“除暴”。
在评书中,沈仲元的女儿沈春莲比较个性,本来白面判官柳青带着徒弟银面韦驮王希正登门提亲,可沈春莲却连王希正的面都没见就给回绝了。沈仲元对沈春莲提出的比武招亲这件事不但不反对,反而很热心地帮女儿张罗。沈仲元上了岁数确实是料事不周有点老糊涂了,连徐良这样的年轻人都觉得比武招亲这是招惹是非,号称小诸葛的沈仲元却没想到,由此可见到了《白眉大侠》里,不仅蒋平在阎王寨和狼牙涧连连失算,连出场不多的小诸葛沈仲元也智商也跟着掉线。
其实,在《三侠五义》的故事里,关于沈仲元这个角色就有一点小争议,他到底是“左右逢源”还是“天生反骨”在不同的角度看也就不一样了。而到了《小五义》里,沈仲元的“侠义”二字基本就被拿掉了。魏明公就曾指责沈仲元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怂恿马强治死倪继祖沈仲元就是首谋,马强的垮台了,沈仲元又来投奔襄阳王,他又“私通消息,害了方貂、邓车,又去钩了智化,煽惑钟雄,要想谋害襄阳王王”,也无怪乎魏明公怒斥沈仲元为,“宋朝的奸民,马家的罪魁,王爷的逆臣,真是背主家奴,狗彘不如,还敢自居侠义,真有玷‘小诸葛’之名了”。
如果说魏明公为反派角色他的话算不得数,那么包公之言可谓一锤定音,书中包公是这么评价沈仲元的,“此人先投马强,后投襄王,既系良民,何故专入叛党?两次行刺,他未曾先送信来,又未尝帮拿一人,虽未动手,却是把风坐观成败,其心叵测。若这种人也要表扬,算入侠义之列,诸位(三侠五义)自居何等?”从包公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觉得沈仲元此人居心叵测不配侠义之列。评书原文里,沈仲元被魏明公识破心迹,最后被推出去斩杀了。沈仲元此人其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角色,他内心一直渴望如三侠五义那样改换门庭成为朝廷的官人,同时他又想立下大功来获得朝廷的器重,他在保马强和襄阳王时又两面三刀,沈仲元为了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而倪继祖之死,就是沈仲元无法洗白的罪愆,所以包公说他不配侠义之列也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在单田芳老先生版本的《三侠五义》、《七杰小五义》里,沈仲元虽然没有被斩杀,但是这个人物也一直不是侠义之人,他曾和展昭蒋平等人赌气而偷偷背走钦差颜查散,从而给三侠五义的人惹出不少麻烦。所以,沈仲元在《白眉大侠》里出场也并不出彩,他还给女儿弄个比武招亲的擂台招来祸事,如果不是徐良出场,他的女儿沈春莲和王希正的好姻缘就被花花太岁王大全给搅了,从这一点来看,徐良认为他是老糊涂了并不过分。
用户15xxx48
重温白眉大侠,感觉应该叫书安传奇
KID
白眉大侠这部书的主角是徐良吗?听过好几遍的八成觉得是讲房书安的吧[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