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800多个古镇,曾经一度被看作旅游业的“香饽饽”,热闹非凡。
在短暂的喧嚣过后,大批古镇陷入荒废、亏损,甚至成为“鬼城”,最终走向烂尾或拆除的结局。
几十亿资金打水漂,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古镇从辉煌走向没落?游客为何越来越不愿意踏足这些曾经“网红”的景区?
过去十年,古镇旅游风潮席卷全国。
数据表明,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古镇超过2800个,这个数字背后,包含了各地政府和开发商对“古镇经济”的无限憧憬。
几乎每个县城都标配了至少两个古镇,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被砸进古镇建设中。然而,表面上的繁荣掩盖不了暗地里的危机。
同质化、商业化、文化空心化的问题逐渐显现,让这些古镇变得千篇一律,最终沦为“游客不来、开发商跑路、景区停摆”的惨状。
走进这些“新古镇”,第一眼看到的可能是标准化的仿古建筑:青砖黛瓦、小桥流水、雕梁画栋。
这些外表精致的景区,看起来“古色古香”,但稍作停留,便能发现它们千篇一律,缺少任何地方特色。
无论你走到西南的四川、江南的浙江,还是北方的河北,古镇里面卖的东西都如出一辙:臭豆腐、烤鱿鱼、手串、簪子。这些所谓的“特色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品”,大多来自批发市场,甚至可能是从义乌直接批量采购而来。
一模一样的景观和商品,失去了任何新鲜感。游客来一次后便失去了重游的欲望,毕竟,这些景区除了名字不同,其他地方几乎一模一样。
建筑的复制粘贴只是问题的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些古镇缺乏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的支撑。
真正受欢迎的古镇,比如丽江、周庄、平遥,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丽江古城位于古代茶马古道,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延续,木府土司府邸的建筑独一无二,成为它吸引游客的重要卖点。
周庄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原生态风貌留住了人们的心。而平遥古城则是保存完整的明清县城,古城墙、票号文化,都具有无可复制的历史价值。
这些古镇的成功绝非短时间内能模仿出来的,它们的“灵魂”来自千百年的文化积淀。
反观那些新建的古镇,许多地方为了追求快速回报,直接“造城”。
他们用几十亿的资金,将一座毫无历史背景的地方,打造成“仿古”景区,用外观吸引游客。
比如济南的宋风古城,投资了40亿元,五年时间连主体工程都没有完工,工地荒草丛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烂尾工程”。
这样的古镇,没有故事可讲,没有文化可体验,空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却失去了灵魂。
古镇的开发和维护成本极高,尤其是这些大型仿古建筑的后续运营。
人力、景观维护、基础设施改造,样样都需要花钱。而这些新建古镇往往没有足够的游客量支撑运营,亏损成为必然结果。
以湖南张家界的大庸古城为例,2023年全年营收仅为520万元,而亏损却高达2.49亿元。更讽刺的是,这座“古城”的主要收入竟然来自停车场收费!
当收入无法覆盖运营成本,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也只能选择及时止损,将项目弃之不顾。
事实上,古镇的“烂尾”危机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许多地方看到乌镇、凤凰古城等成功案例后,便一哄而上,盲目跟风。这种“复制成功”的思路并没有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
结果,数百座“复制版”的乌镇、凤凰古城拔地而起,但没有一座真正活了下来。
在一个城市里,甚至能同时冒出三四座古镇,这种供给过剩的现象,让市场迅速饱和,游客分流,竞争愈加激烈,最终导致所有人都赚不到钱。
面对当下的困局,那些“空城”与“鬼镇”是否还有重生的机会?
从现有成功的古镇来看,唯一的出路是回归文化本源,找到自身的独特定位。丽江古城用纳西族文化打造了不可复制的名片,乌镇依托水乡风貌和现代艺术相结合,走出了“创新体验”之路。
而那些失败的新建古镇,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是否能挖掘出独特的文化元素?是否能提供游客无法在其他地方体验到的项目?
未来的古镇旅游,必须跳出千篇一律的“仿古”怪圈。
游客如今更追求有参与感、沉浸感的体验,而不是走马观花的观光式旅游。
一些古镇已经开始尝试转型,推出手工艺体验课程、民俗演出、夜间游览等互动项目,吸引年轻人群的关注。
再比如创意市集和艺术家驻地计划,让古镇成为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而不只是商品销售的市场。
这种有深度、有温度的旅游体验,才能真正留住游客的脚步。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需要克制“造镇冲动”,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资源。
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建古镇,与其砸几十亿建一座空壳,不如发掘现有的自然风景、人文资源,打造真正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的是长远规划和可持续经营,而不是短期内的一时热闹。
一座成功的古镇,不是靠模仿和复制,而是靠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没有故事的古镇只是一个建筑工地,没有文化的景区只是徒有其表的商品市场。
当游客的脚步越来越挑剔,旅游市场愈加成熟时,只有那些真正有底蕴、有特色的古镇,才能走得更远。
曾经烧光的几十亿,已成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但那些仍在建设中的古镇,是时候停下来,看看脚下的路了。
打造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古镇,需要的不只是资金,而是对文化的敬畏、对游客的尊重,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深思熟虑。
唯有如此,古镇才能摆脱“一阵风”的命运,真正成为人们心中的诗意栖居地,而不是旅游经济的一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