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场种鸡养殖管理日程
格自三农杂燎
2025-01-25 20:58:49
种鸡场种鸡养殖日程安排
一、育雏期(1 - 2月龄)
第1周
每日工作:全面检查育雏设备,确保育雏室内温度稳定在33 - 35℃,湿度保持在65 - 70%。雏鸡入舍后,即刻安排开水开食,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和高品质开口料。每隔2 - 3小时观察一次雏鸡的精神状态、采食和饮水情况,详细记录死亡数量。注意事项:开水时可在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帮助雏鸡补充能量和缓解应激反应;开食料应选择颗粒细小、易于消化吸收的产品,保证雏鸡能够顺利采食。
周一:仔细检查育雏设备的运行状况,对饮水器和料槽进行清洁消毒,为雏鸡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事项:清洁消毒时要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消毒剂,避免对雏鸡呼吸道和皮肤造成损伤;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残留消毒剂对雏鸡产生危害。
周三:对鸡群进行首次称重,记录平均体重,精准评估雏鸡的生长发育情况。注意事项:称重时要尽量保证操作轻柔,避免对雏鸡造成惊吓和应激;随机抽取的样本数量要足够多,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周五:检查通风系统,确保鸡舍空气新鲜,同时使用温和型消毒剂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病菌滋生。注意事项:通风时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可通过调节通风口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消毒时要注意对鸡舍的各个角落进行彻底消毒,包括墙壁、地面、天花板等。
免疫接种: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预防马立克氏病。注意事项:疫苗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存和稀释;注射时要确保剂量准确,部位正确,避免出现漏注、错注等情况。
选种要点:在观察雏鸡精神状态时,留意那些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叫声清脆响亮的雏鸡,此类雏鸡通常具有较好的先天活力和健康基础,更有可能成长为优质种鸡。对于腹部膨大、脐部愈合不良、腿部畸形或有明显外观缺陷的雏鸡,应尽早标记,后续重点观察,必要时予以淘汰。
第2周
每日工作:持续关注育雏温度和湿度,将温度每周降低0.5 - 1℃。保证雏鸡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饲料,根据雏鸡的采食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每天清理鸡舍粪便,保持环境整洁。注意事项:降低温度要循序渐进,避免温度骤变对雏鸡造成不良影响;观察雏鸡的采食和饮水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饮水器堵塞、料槽不足等。
周二:彻底清洗并更换饮水器,确保水质清洁,防止病从口入。注意事项:清洗饮水器时要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彻底清除水垢和污垢;更换的饮水器要经过消毒处理,保证水质安全。
周四:仔细观察雏鸡羽毛的生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营养缺乏问题,及时调整饲料营养配比。注意事项:观察羽毛生长情况时,要综合考虑雏鸡的日龄、品种等因素;如果发现羽毛生长异常,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周六:对鸡舍进行大扫除,清理杂物和残留饲料,统计本周雏鸡的生长数据,如体重、采食量等。注意事项:大扫除时要将鸡舍内的设备、工具等全部移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为后续的饲养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免疫接种:7 - 10日龄,使用滴鼻、点眼的方式接种新城疫 - 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有效预防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注意事项:滴鼻、点眼时要确保疫苗滴入雏鸡的鼻孔和眼内,避免疫苗流出;接种后要观察雏鸡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选种要点:关注雏鸡羽毛的生长速度和质量,羽毛生长迅速、整齐、有光泽的雏鸡,在营养吸收和身体发育方面可能更具优势。同时,留意雏鸡的体型发育,体型匀称、大小适中的雏鸡更符合种用标准。对于生长明显滞后、羽毛稀疏杂乱或有啄羽现象的雏鸡,要查找原因,评估其是否具备作为种鸡培养的潜力。
第3 - 4周
每日工作:持续降低育雏温度,每周降低2 - 3℃,将温度逐渐调整至适宜范围。更换饲料为育雏中期料,保证营养均衡。每天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隔离病鸡。注意事项:更换饲料时要采用逐渐过渡的方式,避免突然换料引起雏鸡应激;观察鸡群健康状况时,要注意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采食、饮水、粪便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
周一:检查育雏设备的运行情况,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切断病菌传播途径。注意事项:检查育雏设备时要重点检查加热、通风、照明等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消毒时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操作。
周三:对鸡群进行第二次称重,对比生长曲线,精准评估生长情况。注意事项:称重的时间和方法要与首次称重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根据生长曲线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周五:调整饲养密度,保证雏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挑选出弱雏进行单独饲养管理,提高弱雏成活率。注意事项:调整饲养密度时要根据雏鸡的日龄和体重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密度过大或过小;对弱雏要给予特殊照顾,如提供适宜的温度、优质的饲料和饮水等。
免疫接种:14 - 16日龄,通过饮水法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21 - 23日龄,再次使用滴鼻、点眼的方式接种新城疫 - 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强化免疫效果。注意事项:饮水免疫时要确保疫苗均匀分布在水中,且饮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疫苗失效;滴鼻、点眼接种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选种要点:结合体重数据,筛选出体重在同批次雏鸡平均体重以上,且生长速度稳定的个体。此外,观察雏鸡的骨骼发育情况,腿部粗壮、站立稳健、胸部宽阔的雏鸡,更有可能在后续生长中具备良好的体质和生产性能。对于体重过轻、生长缓慢或骨骼发育异常的雏鸡,需进一步评估其留种价值。
第5 - 6周
每日工作:将育雏温度降至25 - 28℃,更换饲料为育雏后期料,逐渐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按照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密切观察疫苗接种后的反应。注意事项:增加蛋白质含量要逐渐进行,避免雏鸡因蛋白质摄入过多而引起消化不良;疫苗接种后要加强对鸡群的观察,如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周二:清理鸡舍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注意事项:清理卫生时要将鸡舍内的粪便、杂物等彻底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对鸡舍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周四: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加强通风换气,改善鸡舍空气质量。注意事项:带鸡消毒时要选择刺激性小、对鸡群无不良影响的消毒剂;消毒时间要选择在鸡群采食后或休息时进行,避免影响鸡群的正常活动。
周六:统计本周鸡群的生长数据和疫苗接种情况,准备转入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统计数据要详细、准确,包括体重、采食量、疫苗接种时间、接种剂量等信息;对疫苗接种后的反应要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的免疫工作提供参考。
免疫接种:28 - 30日龄,饮水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二免,巩固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力。注意事项:饮水免疫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选种要点:随着雏鸡的生长,关注其外貌特征是否符合品种标准。例如,羽毛颜色、冠型、喙型等应与该品种的典型特征相符。对于外貌特征偏离品种标准的雏鸡,除非有特殊的生产性能优势,否则不建议留作种用。同时,进一步观察雏鸡的采食和消化能力,采食积极、消化良好、粪便正常的雏鸡,更有可能在育成期和产蛋期保持良好的生产状态。
二、育成期(3 - 6月龄)
第7 - 10周
每日工作:检查鸡舍的通风和光照系统,确保正常运行。更换饲料为育成期料,控制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每天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调整饲料投喂量。注意事项:根据鸡群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体重情况,合理调整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挑食、食欲不振等。
周一:对鸡群进行分群饲养,按照体重和性别分开,便于精细化管理。注意事项:分群时要尽量保证操作轻柔,避免对鸡群造成惊吓和应激;不同群体的鸡要给予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如饲料配方、饲养密度等。
周三:对鸡群进行称重,记录平均体重,评估生长发育情况。注意事项:称重的时间和方法要固定,以便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根据体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周五:检查鸡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补充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促进鸡群生长发育。注意事项: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鸡舍的温度和湿度;补充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时要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添加,避免过量或不足。
免疫接种:35 - 42日龄,肌肉注射禽流感H5 - H7二价灭活疫苗,预防禽流感;49 - 56日龄,刺种鸡痘疫苗,预防鸡痘。注意事项:肌肉注射时要确保剂量准确,部位正确,避免损伤鸡的神经和血管;刺种鸡痘疫苗时要选择合适的部位,如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后要观察鸡群的反应,如出现局部红肿、化脓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选种要点:在分群后,对不同性别和体重群体的鸡进行分别评估。对于公鸡,注重其体型的高大健壮、鸡冠的发育情况,鸡冠大而红润、直立不倒的公鸡,通常具有较强的雄性特征和生殖能力。母鸡则要关注其体型的匀称性和腹部的发育情况,腹部柔软、容积较大的母鸡,在未来产蛋时可能具有更大的潜力。同时,结合鸡群的采食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挑选出采食效率高、饲料利用率好的个体作为种鸡培养对象。
第11 - 14周
每日工作:继续检查通风和光照系统,根据鸡群生长情况调整光照时间。清理饮水器和料槽,定期消毒。观察鸡群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判断健康状况。注意事项:调整光照时间要逐渐进行,避免光照时间突然变化对鸡群产生不良影响;清理饮水器和料槽时要彻底清除污垢和残留饲料,防止病菌滋生。
周二: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不影响鸡群健康。注意事项:根据鸡群的日龄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消毒时要注意对鸡舍的各个角落进行彻底消毒,包括鸡体表面。
周四:检查鸡舍的供电和供水系统,确保正常运行,保障鸡群的基本生活需求。注意事项:定期检查供电和供水系统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要及时维修;保证供水的清洁卫生,避免水源污染。
周六:统计本周鸡群的生长数据和健康状况,准备下周的饲料和药品。注意事项:统计数据要准确、全面,包括体重、采食量、发病率、死亡率等信息;根据鸡群的健康状况,合理准备下周的饲料和药品。
免疫接种:70 - 77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 - 传染性支气管炎 - 减蛋综合征三联灭活疫苗,预防多种疾病。注意事项: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选种要点:观察鸡群的行为习性,性格温顺、活动自如、无啄癖等不良行为的鸡更适合作为种鸡。此外,关注鸡的腿部和关节健康,避免选择有关节肿大、腿部畸形或行动不便的个体。对于体型过胖或过瘦的鸡,要分析原因,判断其是否能够通过调整饲养管理恢复正常生长,若无法改善,则应考虑淘汰。
第15 - 18周
每日工作:检查鸡舍的通风和光照系统,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为产蛋期做准备。更换饲料为育成后期料,控制体重增长速度。每天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调整饲料投喂量。注意事项:增加光照时间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避免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对鸡群的产蛋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控制体重增长速度要通过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来实现,避免鸡群过肥或过瘦。
周一:对鸡群进行驱虫,按照驱虫程序操作,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确保驱虫效果。注意事项:根据鸡群的日龄和寄生虫感染情况,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驱虫时要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药物中毒。
周三:对鸡群进行称重,记录平均体重,评估生长发育情况。注意事项:称重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周五:挑选出不符合种用标准的鸡只,进行淘汰处理,提高种鸡群的整体质量。注意事项:淘汰鸡只要及时、彻底,避免对其他鸡群产生不良影响;淘汰的鸡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
免疫接种:91 - 98日龄,肌肉注射禽流感H5 - H7二价灭活疫苗二免,增强对禽流感的抵抗力。注意事项: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选种要点:结合体重和体型数据,进一步筛选出体重适中、体型符合品种标准的鸡。对于公鸡,要检查其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确保其生殖系统正常。对于母鸡,可通过触摸腹部,感受其骨盆的开合程度,骨盆开合较大的母鸡在未来产蛋时可能更为顺利。同时,关注鸡的羽毛质量和光泽度,羽毛光亮、顺滑的鸡通常健康状况良好,更适合作为种鸡。
第19 - 22周
每日工作:检查鸡舍的通风和光照系统,确保光照时间和强度符合产蛋要求。更换饲料为预产料,增加饲料中的钙含量。每天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调整饲料投喂量。注意事项:光照时间和强度要根据鸡群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设置;增加钙含量要逐渐进行,避免鸡群因钙摄入过多而引起便秘等问题。
周二: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按照免疫程序操作。注意事项: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周四: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注意事项:带鸡消毒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周六:统计本周鸡群的生长数据和疫苗接种情况,准备转入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统计数据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免疫接种:112 - 119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 - 传染性支气管炎 - 减蛋综合征三联灭活疫苗二免,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免疫保护。注意事项: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同前一次。
选种要点:在即将进入产蛋期前,对种鸡进行最后一次全面筛选。重点关注母鸡的耻骨间距,耻骨间距宽的母鸡在产蛋期通常具有更好的产蛋性能。同时,检查公鸡的精液质量,可通过专业的检测方法,评估公鸡精液的密度、活力和畸形率等指标,选择精液质量优良的公鸡作为种用。对于不符合种用标准的鸡只,及时淘汰,保证种鸡群的整体质量。
三、产蛋期(7月龄 - 淘汰)
第23 - 30周
每日工作:检查鸡舍的通风和光照系统,确保光照时间和强度符合产蛋要求。更换饲料为产蛋高峰期料,保证营养均衡。每天观察鸡群的产蛋情况,记录产蛋数和蛋重。注意事项:定期检查通风和光照系统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要及时维修;根据鸡群的产蛋情况,合理调整饲料的营养配方,保证鸡群获得充足的营养。
周一:对鸡群进行称重,记录平均体重,评估体重变化情况,根据体重调整饲料投喂量。注意事项:称重的时间和方法要固定,以便进行准确的对比分析;根据体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避免鸡群过肥或过瘦影响产蛋性能。
周三:检查鸡舍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鸡群免疫力。注意事项: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鸡舍的温度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