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过后,网上关于“清退令”的信息开始满天飞舞,许多网民撰稿指出,国家开始执行“清退令”,“对于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而且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将遭清退。”
看到这些信息之后,我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家层面并没有发布所谓的“清退令”,只是对于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作出了规定。
现在全国执行的仍然是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其第一条规定了应该退休的情形,(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当时国家出台这一条规定,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从事危险、繁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不是所谓的清退。可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清退令“,近几年却开始频繁被各地提起。
从网上查到的信息看,主要是发生在建筑领域,也就是我们习惯称之为“农民工”的建筑工人。目前提出禁止老年人从事建筑工作的地区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上海。发布时间为2019年。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2、天津。发布时间为2021年,规定施工单位对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0周岁的不得签订劳动合同,不得进场施工。
3、黄冈市。发布时间为2021年,禁止以任何形式招录或使用18周岁以下人员、6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等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
4、南昌市。发布时间为2021年,禁止以任何形式招录或使用6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从事建筑施工现场“高空、高危、高风险、重体力”一线作业。
5、泰州。发布时间为2021年,禁止18周岁以下人员、6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进入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
6、深圳。发布时间为2021年,5月31日,规定原则上不使用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的工人。
总的来看,发布所谓“清退令”的城市不多,而且也算不上是“清退令”,只是将国家的政策又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进一步确认。
工地是高危场所,老龄工人有身体局限性,限制老龄工人进工地不管是对企业管理还是工人安全来说都是有利的。但是要看清楚一个事实,197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68.2岁,2022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7岁,比1978年提高了近10岁。
现在人均寿命大大提高了,身体健康程度也大幅度改善,国家层面正在研究延迟退休政策,很可能今年就会公布。关于从事危重工作的人员退休年龄,我想国家肯定还会有专门的规定。我想,如果能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和家庭需求情况,允许老龄工作者自行选择退休年龄(一定范围之内),应该是最理想的。
在这个时候,有些地方一刀切的搞所谓“清退令”,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超龄人员无法缴纳保险,一旦出现伤亡无法认定工伤,害怕给工作带来被动。比如前几天宁波市60岁的中通快递员工猝死却无法认定工伤,引发热议的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农民工群体的退休保障体系很不完善,许多60岁的人还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他们需要赚钱养家,却又缺乏更多的工作技能,一旦被“清退”出建筑领域,可能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考虑到延迟退休趋势、老龄工作者身体承受能力增强、赚钱需求强烈等因素,各地现在应该加快研究的不是所谓“清退令”,而是如何保障老龄工作者的权益,比如允许缴纳保险等等,这才是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