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是一门特别的亲戚,半路冒出来,有时候比兄弟姐妹更亲,还涉及到子孙的未来。
亲家也是一门很难相处的亲戚,彼此不够了解,一旦儿女离婚,关系就抹去了,甚至如仇家一样相处。
搞好亲家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帮助儿女成家立业,马虎不得。
聪明的人,会用以下几种方式,和亲家保持友善。
01
物质低配,不图钱财。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吴隐之的官员,非常清廉,获得了“儒雅之士”的美誉。
有一天,他出门办事,遇到大雨。
他和随从到路边避雨,发现一个书生,抱着蓑衣,却在淋雨,非常奇怪。
他问书生:“你为什么不披上蓑衣?”
书生说:“这蓑衣是我路上捡来的,若披在身上,我会想到失主着急的样子,特别难受。”
吴隐之看中了书生的淳朴,善良,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
到了结婚那天,家里人发现,凑不齐嫁妆,办不起酒席。吴隐之就安排奴仆,把狗卖掉,置办东西。
大臣谢石知道情况后,马上带着厨师和食物,帮助吴隐之置办酒席。
虽然我们不知道吴隐之和谁做了亲家,但是可以看到他丝毫不图男方钱财的做法。一个穷书生,也没有功名,和官员的女儿,是不对等的。
在古代,儿女婚配,其实是搭建一种联姻关系。就是两个大家庭的实力差不多,婚配之后,也能互相帮助,把家业做大。婚姻和利益,密不可分。
当下,儿女婚配,往往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尤其是男方,可能要准备几十万彩礼,还另外买房子车子。
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亲家第一次见面,都很尴尬。若是婚后,还彼此索取,就更不像话了。
《文中子·礼乐》中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为了利益的关系,利益没有了,就关系也没有了。唯有淡泊名利,富贵随缘,关系才会长久。
亲家交往,需要礼尚往来,但不要求对等。若能富人帮助穷人,最好,若不愿意帮忙,打心眼里不去嫌弃,也是友善的。
亲家在一起,就图个人情,图儿女平平安安,长长久久。
02
心情平配,和气交流。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一家人围着孙女茜茜的教育,产生了分歧。
罗素、毕胜男作为父母,常常是说不上话,什么都要听婆婆孙雅娴做主。
有一段时间,毕胜男的父亲毕大千,做外公,带着茜茜嬉戏,摔了。引发了婆婆孙雅娴的极度不满。
孙雅娴找到毕大千,说:“要不是你,我们茜茜会摔得这样惨吗?”
转身,对儿子罗素说:“她跟她爹一样自私,这婚啊,看来得离了。”
毕大千就着急了,心脏病都患了,咬紧牙说:“这婚,不能离......”
孙雅娴拉着儿子,头也不回地离开。
很明显,这一家人都为了茜茜好,就是因为方法不对,无法求同存异,就闹开了。
人一到气头上,就没有办法好好说话了。
但是等一阵子,只要儿女没有离婚,不还得坐在一起,好好吃饭,好好聊天?与其后来低声下气道歉,不如一开始就冷静。
对待关系的变化,常常需要冷处理。
古人云:“语迟则贵,行缓则安,事缓则圆。”
一旦遇到什么问题,你慢点处理,等对方充分表达,自己也换位思考,问题不一定会马上处理好,起码不会扩大。
高尔基说过:“当一个人的心情愉快的时候,他便显得善良。”
亲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大家庭里的人。你分得清家庭内外,那就不会一直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会图一己私利,凭一时之气。
03
格局高配,未雨绸缪。
不出意外的话,任何一个亲家,都希望儿女的婚姻,白头偕老。
这就需要几位亲家一起想办法,预谋未来的事业,收入,养老,定居等。
我的老家,有一个张木匠,在女儿结婚之后,没有让女儿马上到婆家居住。
张木匠知道,婆家在山沟里,很穷,没有出路。
张木匠带着女婿一起外出做木工活,手把手教会女婿。
一年后,女婿和女儿到婆家,凭借手艺,也把日子过得红火。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家庭都会发生。一些老人把自己的店铺,给女儿女婿,儿子儿媳,也算是给子孙一个饭碗。
更有远见的人,不仅安排儿女在什么地方谋生,在什么行业扎根,需要拥有什么技能等,还会考虑到孙辈如何读书。比方说,儿女结婚,买房的时候,尽量选择学区房。
俗话说:“父母的格局,儿女的结局。”
亲家,其实是四个父母,别不当一回事,别把自己的四分之一的权限,放任不管。
清代学者方仁渊说:“百年忽到知非日,感旧怀人两鬓丝。”
我们这一代人是老了,白发苍苍,但是子孙的日子长着呢,还得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04
明代名人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搞好亲家关系,如何搭配,关键是从自己开始,而不是苛求对方如何做。
作为女方父母,不索要天价彩礼,不要什么大房子,豪车,而是多一些扶助。
作为男方家庭,多谋职业,给儿子成大事的能力,不要只懂得买房买车给钱。
作为老一辈的人,修德修福,破事能止损,好事能持续,守望相助。
好亲家,一家亲。
好亲家,两家乐。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