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来了,大家都还是很高兴的,想旅游的到处走走看看,想看电影的和三五好友或者家人走进影院轻轻松松地看两个小时,想逛街购物的也有了足够的时间,想休息的可以躺在家里美美地看电视、阅读……总之,放假就是好。只是有一点美中不足,就是这个假期是靠调休得来的。
假期看起来有五天,除去之前调休上班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一天。有人把这称为“拼假式休假”,还挺有新鲜的。
一位网友说减去调休上班的天数,自己“五一”实际上不仅没有放假,总休息天数还少了一天。可能有人看不懂,这人实际上想表达的意思可能是,调休就是周末要上班,正常休息日时间上班应该是两倍的工资,等于四个工作日工资,但是因为调休的话周末上班只能按工作日发工资,但是假期里面只占用了三个工作日,企业赚麻了,损失了三个工作日的工钱但是不用付四个工作日的工钱。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反正他的意思就是自己亏了。
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样调休不错,至少有集中的时间做点想做的事情。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个五天假期是谁想出来的呢?
说来话长,据说这件事与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有关,这位教授叫袁钢明,任职于清华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中心,而这个放假方案是袁钢明教授研究了半年的成果。
简单认识一下袁钢明教授。其履历相当惊艳,本科就读于“985”大学吉林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的;后在西北大学、吉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都任职过,学术成就非常了得。
袁教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调休”方案呢?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袁教授说,“五一”调休是费了好大劲才想出来的法子,目的就是把假期集中到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让大家好好旅游、走亲访友、好好玩耍,还可以让旅游、餐饮等行业复苏一下,从而拉动内需。
到底费了多大劲呢?网上有一张传得很火的图片对此进行了诠释。
首先,研究人数多,时间长。据说这个方案是由清华大学30个人一起讨论出来的。可能是大家刚开始意见不统一吧,于是经过了反复的讨论,于是在半年之后终于达成一致的看法。
其次,方案众多。据说30多人共提出了近百个放假方案,最终选定了通过拉长两周调休而放假5天的这个方案。
很多人不满意这个调休方案。一位网友看了后很是气愤,顺便调侃了袁教授一下,说:您是不是要研究一个课题,我帮忙想好了,就叫“研究一个五一方案为什么需要30多个人研究半年之久”。
还有人气愤至极正话反说了一番:你们只用了30多人,才用了半年的时间,就研究出了100套方案,又经过辛苦的讨论,终于得出了完美的结论,不是你们辛勤的工作,这个假期我们真不知道怎样过!
我个人觉得这张图并不太可信,虽然有人言之凿凿说这是真的。你想啊,30多人一人一套方案还差不多,怎么一个人会想出三套方案呢?这不是纯粹浪费人力、燃烧经费吗?
但又似乎有可信的一面,因为袁教授亲口说这个方案是“动了脑筋的”。
说到经费,清华大学的确实不少,今年经费预算高达400亿,比去年还多出了近40亿。
如果“五一”假期研究真的用30多人研究了半年之久,那应该花了不少钱,那么,这个经费是不是花得太不值当了?
把经费用在科研上不是更有意义!
你对今年“五一”放假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