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总的"近卫军"有多威猛?100人救出被包围的一个红军师
1932年的夏天,湖北荆州地区硝烟弥漫。国民党军队正对红军展开第四次"围剿",形势危急。就在这个时候,一支只有100人的特殊部队悄然成立,他们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被称为"贺老总的近卫军"。谁也没想到,这支小小的部队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创造出惊人的战绩。当红8师陷入重围时,是他们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究竟是什么样的特殊任务,让贺老总专门组建了这支精锐部队?他们又是如何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成功救出一个被包围的红军师的呢?
一、贺老总的"近卫军":百人特殊部队的诞生
要说这支百人特殊部队是如何诞生的,还得从1932年6月说起。那时候,贺龙同志正在为如何提高红3军的战斗力绞尽脑汁。虽说红3军战士个个英勇善战,但在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时,总还是差了那么一口气。
贺龙坐在帐篷里,一边抽着旱烟,一边翻看着各部队的战报。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了一份来自骑兵连的报告上。报告中提到,在最近的一次遭遇战中,骑兵连连长贺炳炎带领几名骑兵,仅凭手中的驳壳枪就击退了一个排的敌军。
"好家伙!"贺龙拍案叫绝,"这个贺炳炎,倒是个可造之才!"
没过几天,贺炳炎就被叫到了军部。贺龙对他说:"小贺啊,我看你骑马打仗是把好手,不如咱们来点新鲜的?"
贺炳炎一头雾水:"老总,您这是什么意思?"
贺龙神秘一笑:"我想组建一支特殊部队,就叫'手枪大队'。你觉得怎么样?"
贺炳炎听后,眼睛一亮:"好啊!不过,老总,这手枪大队和普通部队有什么不同?"
贺龙站起身来,踱着步子说道:"这支部队要精而不多,强而有力。每个战士都要是从枪林弹雨中爬出来的老兵,人手一支驳壳枪。"
说到这,贺龙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着什么。然后,他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给这支部队配备一种新武器——'手机关枪'!"
"手机关枪?"贺炳炎瞪大了眼睛,"那是什么东西?"
贺龙笑着解释道:"就是洋人叫的'冲锋枪'。这玩意儿可厉害了,一分钟能打出五百发子弹!"
贺炳炎听得直咂舌,心想有了这武器,还不是横着走?
就这样,在1932年6月,贺炳炎从红3军骑兵连连长摇身一变,成了红3军军部手枪大队的大队长。这支只有100人的特殊部队,每人都配备了一支驳壳枪,大队还装备了十几支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手机关枪"的冲锋枪。
组建之初,贺龙对这支部队寄予厚望。他经常对其他指挥员说:"有了这支队伍,就像我多了一百个得力助手!"
为了挑选最优秀的战士,贺炳炎和贺龙可是费尽了心思。他们不仅要求每个战士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还得有过人的胆识和机智。
有一次,贺炳炎在选拔战士时,设置了一个特殊的考核。他让每个候选人站在一个装满水的木桶前,要求他们用驳壳枪在十米外的木桶上打出一个小洞,让水慢慢流出来,而不是把木桶打得稀巴烂。
这个考核可把不少自诩枪法了得的小伙子难住了。有的打得太猛,把木桶打成了筛子;有的又打不准,连木桶边都没沾上。最后,只有十几个人完成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技巧的任务。
贺炳炎满意地点点头:"就是这样,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能打,更要能在关键时刻精准制敌!"
随着训练的深入,手枪大队的战士们不仅枪法精进,还学会了各种特殊战术。比如,他们练就了一手"三枪必中"的绝活:第一枪试射,第二枪纠偏,第三枪毙敌。这在当时的战场上,简直就是夺命的"三板斧"。
很快,这支特殊部队就在红3军中声名鹊起。战士们私下里给他们起了个绰号——"贺老总的近卫军"。每次贺龙出门,手枪大队总是形影不离,俨然成了贺老总的"贴身保镖"。
就这样,一支精锐的特殊部队悄然诞生了。他们的出现,不仅为红3军增添了一支生力军,更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而这,也只是他们传奇故事的开始……
二、草市之战:意外突发,红8师陷入重围
1932年8月,湖北荆州地区的战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为了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红军决定主动出击。贺龙将军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红7师进攻沙市,红8师进攻草市,而贺炳炎率领的手枪大队则集结于草市以东,担任警戒任务。
8月13日,战斗打响了。当天上午,前线传来的消息可谓是喜忧参半。红7师在沙市遇到了顽强抵抗,敌军的工事坚固如铁桶,一时难以攻破。但红8师那边却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在午后顺利攻占了草市,一举歼敌500余人,战果颇丰。
贺炳炎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松了一口气。他想着,看来今天的仗打得还不错,红8师已经占领草市,自己这支手枪大队恐怕是用不上了。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也没想到,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就在红8师的战士们忙着清点战利品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原来,草市是个三面环湖的小镇,西面与荆州城相连,东面则有一条湖堤与外界相通。红8师攻进草市后,敌军有两个连队来不及撤退,便躲进了镇东一家榨坊的砖楼里。
红8师的战士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敌军仓库,争先恐后地搬运粮弹物资。有的甚至还换上了缴获的新军服,美滋滋地照起了镜子。谁知道,就在他们忙着"捡便宜"的时候,潜伏的敌人却在暗中观察,伺机而动。
突然,枪声大作!原本平静的草市镇上再次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紧接着,十几名红军战士从镇里慌不择路地冲了出来。
贺炳炎见势不妙,赶紧带着手枪大队迎了上去。他拦住几个逃出来的战士,急切地问道:"怎么回事?里面发生什么了?"
一个上气不接下气的战士回答说:"不好啦!荆州城里的敌军杀过来了,草市的敌军又把我们的后路堵住了!我们被包围了!"
贺炳炎一听,顿时愣住了。他追问道:"草市的敌军不是已经被消灭了吗?怎么又冒出一股敌军来?"
原来,红8师在攻占草市后,只顾着搜寻敌人的军需仓库,搬运粮弹物资,却忽视了对整个小镇的彻底清剿。那两个躲在砖楼里的敌军连队,就这样被遗漏了。当荆州城的敌军向红军发起反攻时,这股潜伏的敌人也找准时机,突然冲出来堵住了红8师唯一的退路。
此时的红8师,可谓是腹背受敌,陷入了极为危险的境地。镇西是荆州城杀来的大股敌军,镇东则是那两个突然冒出来的敌军连队。更要命的是,红8师的许多官兵在搜寻战利品时,已经脱离了原有建制,一时间竟找不到自己的部队和长官。
红8师师长覃甦急得直转圈。他手里一时抓不到多少兵,只好下令身边的警卫连向镇东的敌军发起进攻,试图打通退路。但这次进攻很快就受挫了,还白白伤亡了十几名战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贺炳炎接到了覃甦的紧急求援。他立刻意识到,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红8师很可能会全军覆没。可是,此时红7师还在十几里外的沙市与敌人激战,根本指望不上他们来救援。
贺炳炎看了看自己手下的这支百人特殊部队,心中暗自盘算。按理说,手枪大队是直属军部指挥的,他应该先向军部请示。但现在的情况一刻也经不起耽搁,等请示完军部再行动,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就在这紧要关头,贺炳炎一咬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高声喊道:"手枪大队,全体都有,跟我来!"
话音未落,这支百人特殊部队就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突破镇东的敌军防线,为红8师打开一条生路。
就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就此展开。谁能想到,仅仅100人的手枪大队,竟敢去营救一个被围困的整编师。这无疑是以卵击石,但在这危急时刻,贺炳炎和他的手下们别无选择。
他们能否成功营救出红8师?这100人又将如何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且听下回分解。
三、贺炳炎的果断决策:百人大队逆势出击
面对红8师陷入重围的危急局面,贺炳炎可谓是火烧眉毛。他深知,若不立即采取行动,红8师全军覆没的可能性极大。然而,作为直属军部的特殊部队,手枪大队按理说应该先向军部请示再行动。但此时此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容不得半点耽搁。
贺炳炎站在草市东边的小山坡上,远远望着镇子里不断响起的枪声,眉头紧锁。他的副手小李凑了过来,小声问道:"大队长,咱们该怎么办?要不要先请示军部?"
贺炳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道:"小李,你觉得从我们请示军部,到军部下达命令,再到我们采取行动,需要多长时间?"
小李想了想,回答说:"最快也得一个来小时吧。"
贺炳炎点点头,又问:"那你觉得,红8师还能坚持一个小时吗?"
小李顿时语塞,因为答案显而易见——红8师恐怕连半个小时都撑不住。
就在这时,又一阵激烈的枪声从草市方向传来。贺炳炎猛地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他转身对着整装待发的手枪大队喊道:"同志们,红8师现在危在旦夕。咱们是救,还是不救?"
"救!"百名战士异口同声地回答。
贺炳炎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但是要知道,我们这次行动没有请示军部。如果失败了,后果自负。你们还愿意去吗?"
"愿意!"战士们的回答更加坚定。
看到战士们斗志昂扬的样子,贺炳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兄弟们跟自己一样,都是把革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贺炳炎随即开始部署作战计划。他将手枪大队分成三个小组:突击组、火力支援组和预备组。突击组由30名身手最敏捷的战士组成,负责冲锋陷阵;火力支援组由40名枪法最准的战士组成,主要操作"手机关枪",为突击组提供火力掩护;剩下的30名战士组成预备组,随时准备增援。
安排妥当后,贺炳炎对着全体战士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就是打通红8师的退路。记住,我们不是去歼灭敌人,而是要制造混乱,给红8师创造突围的机会。"
说完,贺炳炎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他知道,再不行动,天一黑,情况就会更加复杂。于是,他一挥手,下达了进攻命令:"出发!"
手枪大队如离弦之箭般冲向草市。他们没有选择正面硬闯,而是绕到了镇东敌军的侧翼。这个位置恰好是敌军的视线死角,也是他们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贺炳炎的这个决定,可以说是兵法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绝佳运用。敌军做梦也想不到,在他们重兵把守正面的时候,居然会有一支小股部队从侧翼杀出。
当手枪大队突然出现在敌军侧翼时,敌人顿时乱作一团。贺炳炎抓住这个机会,一声令下:"突击组,冲锋!火力组,开火!"
30名突击组战士如同猛虎下山,朝着敌军阵地冲去。与此同时,40挺"手机关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将敌军压得抬不起头来。
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势,让敌军措手不及。他们原本以为是红8师的主力突围,没想到却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小部队。一时间,敌军阵脚大乱,有的转身还击,有的四处逃窜。
就在敌军陷入混乱之际,贺炳炎发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敌军的一个机枪阵地暴露在了视线中,这个阵地一直是卡住红8师咽喉的关键。贺炳炎二话不说,带着几名突击组战士就冲了上去。
在火力组的掩护下,贺炳炎他们很快就突破到了机枪阵地附近。眼看就要拿下阵地,突然从侧面冒出来几个敌军,对着贺炳炎他们就是一顿扫射。
千钧一发之际,突击组的小张一个箭步冲上前,用身体挡住了射向贺炳炎的子弹。贺炳炎顾不上悲痛,抱起小张的驳壳枪,对着敌军疯狂扫射。几个敌军应声倒地,机枪阵地终于被拿下了。
随着这个关键阵地的失守,敌军的防线彻底崩溃了。贺炳炎抓住战机,指挥手枪大队乘胜追击,很快就在敌军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就在这时,红8师的一名传令兵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贺大队长,覃师长让我来问问,你们是来增援的部队吗?"
贺炳炎笑着拍了拍传令兵的肩膀,说:"你快去告诉覃师长,通道已经打开,让他们赶紧撤!我们在这里掩护!"
传令兵一听,顿时喜出望外,飞也似的跑回去报信了。
看着传令兵远去的背影,贺炳炎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次行动的关键目标已经达成,接下来就是要守住这个来之不易的突围通道了。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且听下回分解,贺炳炎和他的手枪大队,又将如何在数倍于己的敌军中,护送红8师安全撤离。
四、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百人大队VS数千敌军
贺炳炎率领手枪大队打开了红8师的突围通道,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此时,荆州城的大股敌军正在向草市推进,而镇内的残敌也在重新集结。面对这种局面,贺炳炎必须在保护红8师撤退的同时,还要阻挡敌军的反扑。
就在红8师开始撤退的时候,敌军的炮火突然密集起来。贺炳炎意识到,敌人可能已经发现了红军的撤退意图。他立即下令道:"火力组,立即转移阵地,吸引敌人火力!突击组,随我来,我们去阻击从镇西来的敌人!"
在通往镇西的小路上,贺炳炎遇到了正在撤退的红8师师长覃甦。覃甦看到贺炳炎,惊喜地说:"贺大队长,没想到是你们来救我们!现在情况如何?"
贺炳炎简要地汇报了当前形势,然后问道:"覃师长,你们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撤出草市?"
覃甦皱着眉头回答:"伤员和重要物资还需要至少半个小时才能转移完毕。"
贺炳炎点点头,说:"好,你们抓紧时间撤退,我们在这里挡住敌人!"
说完,贺炳炎就带着突击组冲向了镇西的街口。他们刚到达街口,就看到远处扬起的滚滚尘土——那是敌军的先头部队正在逼近。
贺炳炎立即指挥战士们占据有利地形。他让几名枪法最准的战士爬上房顶,其余人则分散在街道两旁的掩体后面。很快,敌军的先头部队就出现在了视线中。
"打!"随着贺炳炎一声令下,手枪大队的战士们立即开火。密集的弹雨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前排的几名敌兵应声倒地。敌军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时间竟被压制住了。
就在这时,贺炳炎注意到敌军阵中有一名军官模样的人物在大声呼喊,似乎在重整队形。贺炳炎知道,如果让敌军重整旗鼓,凭借他们的人数优势,手枪大队很快就会陷入被动。
贺炳炎当机立断,对身边的副手小李说:"小李,你带几个人去右侧包抄,我带人从左侧迂回。咱们要趁敌人还没反应过来,把他们的指挥官拿下!"
小李领命而去,贺炳炎则带着几名战士悄悄绕到了敌军左翼。在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时,贺炳炎他们突然遇到了一小队敌军特工。双方都没想到会在这里遭遇,一时间竟都愣住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贺炳炎反应最快。他一个箭步冲上前,用驳壳枪的枪托狠狠砸向最近的一名敌兵。其他战士也立即反应过来,与敌人展开了近身搏斗。
这场遭遇战来得突然,结束得也快。短短几分钟内,敌军特工就被全部制服。贺炳炎他们没有时间处理俘虏,只能将他们捆绑起来藏在竹林里,然后继续向敌军主力摸去。
当贺炳炎带人绕到敌军左翼时,发现小李已经率人到达了右翼。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同时下令:"冲!"
手枪大队的战士们如同猛虎出笼,从两翼同时向敌军发起了猛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敌军阵脚大乱。贺炳炎抓住机会,带着几名战士直取敌军指挥官。
在一片混乱中,贺炳炎终于找到了那名指挥官。他举起驳壳枪,对准了那名军官。就在这时,一名敌兵突然扑向贺炳炎。贺炳炎来不及开枪,只能与那名敌兵扭打在一起。
就在贺炳炎险些被压制时,一声枪响突然传来。那名扑向贺炳炎的敌兵应声倒地,而敌军指挥官也被这一枪吓得举手投降。
贺炳炎回头一看,原来是小李及时赶到,一枪救了自己。贺炳炎朝小李竖了个大拇指,然后转身对那名投降的敌军指挥官说:"立即下令你的部队撤退,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那名军官见大势已去,只能照做。随着撤退命令的下达,敌军开始后撤。贺炳炎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敌人很快就会发现上当,到时候会以更大的兵力反扑。
贺炳炎立即下令部队撤回草市。当他们回到镇子时,发现红8师已经撤退得差不多了。覃甦正在组织最后一批伤员撤离。
看到贺炳炎回来,覃甦松了一口气,说:"贺大队长,多亏了你们,我们才能顺利撤出。现在就剩下最后这批伤员了,再给我们十分钟!"
贺炳炎点点头,然后转身对手枪大队的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还有最后一战要打。只要再坚持十分钟,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就这样,手枪大队在镇口布防,准备迎接敌人的最后一波进攻。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五、英勇事迹的回响与启示
草市之战结束后,贺炳炎率领的手枪大队成功掩护红8师安全撤离,这一壮举很快传遍了整个红3军。当贺龙听说这个消息时,立即召见了贺炳炎。
贺龙拍着贺炳炎的肩膀,笑着说:"小贺啊,你这次可立了大功啊!用100人救出一个师,这种事我还真没听说过。"
贺炳炎谦虚地回答:"老总,这都是全体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不是每个战士都拼尽全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贺龙点点头,说:"你说得对。不过,你们的行动给了我一个启示。在现代战争中,小规模的精锐部队有时候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就在这时,红3军参谋长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电报。他兴奋地说:"老总,上级首长来电表扬我们红3军在草市之战中的表现,特别提到了手枪大队的英勇事迹!"
贺龙听后,眼睛一亮,说:"好啊!看来咱们的手枪大队真的出名了。小贺,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该把这种战术推广到其他部队?"
贺炳炎想了想,回答道:"老总,我觉得可以。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这种战术不能滥用。它更适合特殊情况下的突击任务,而不是常规战役。"
贺龙赞同地点点头,说:"说得好。那么,你来给我们详细说说,你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战术的?"
贺炳炎于是开始详细介绍手枪大队在草市之战中的战术运用。他特别强调了灵活机动、出其不意和火力集中这三个关键点。
贺龙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我决定了,我们要在全军推广这种战术。不过,我们不能照搬手枪大队的模式,而是要根据各部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就这样,手枪大队的战术开始在红3军,乃至整个红军中推广开来。许多部队都组建了类似的小规模精锐突击队,在后续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贺炳炎并没有因为立功就沾沾自喜。相反,他更加严格地训练手枪大队。有一次,一名新来的战士好奇地问他:"贺大队长,我们已经立了那么大的功劳,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训练啊?"
贺炳炎笑着回答:"正因为我们立了功,才更要加倍努力。敌人会研究我们的战术,找出对策。如果我们不与时俱进,下次就可能吃大亏。"
这种严谨的态度感染了手枪大队的每一个战士。他们不断创新战术,提高战斗力。在后来的许多战役中,手枪大队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有趣的是,手枪大队的战士们还为自己的武器起了昵称。他们把驳壳枪叫做"小老虎",因为它虽然体型小,但威力大;把"手机关枪"叫做"小飞龙",因为它射速快,好像会喷火的飞龙。这些昵称很快就在整个红3军传开了,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枪大队的队员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他们不仅在战场上互相掩护,在日常生活中也像兄弟一样互相照顾。有一次,一名战士的家乡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队的战友们主动凑钱,帮助他渡过难关。
贺炳炎看到这一幕,感慨地说:"我们不仅要在战场上是一个整体,在生活中也要团结互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友,才能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为对方牺牲。"
这种深厚的战友情,成为了手枪大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屡建奇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草市之战后,贺炳炎和手枪大队的故事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有的说他们是"百人敢死队",有的说他们是"贺龙的神兵"。虽然这些传言难免有些夸张,但它们折射出人民群众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
多年后,当有人问起贺炳炎对草市之战的看法时,这位已经两鬓斑白的老将军笑着说:"那不过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罢了。在革命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当时只是恰好在那个位置上,做了应该做的事。"
这种朴实无华的话语,或许正是贺炳炎和他的手枪大队能够创造奇迹的真正原因。它告诉我们,在革命的征程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英雄,关键是要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草市之战的故事,连同手枪大队的传奇,已经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它不仅展示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也为现代战争中小规模精锐部队的运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段历史,将永远激励后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