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了一个扎心的问题:
东北80后现在过得怎么样?
他们的生活到底好不好?
这个问题让我心头一沉,因为它是我不愿提及,却又无法回避的现实。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作为无数家庭的顶梁柱,东北80后的生活可以说是责任与现实交织的真实写照。
今天,就让我用几个简单的画面,带大家走进这群人的日常,看看他们的真实生活。
Part 1
计划生育"好"?
东北是全国执行计划生育最彻底的地区之一。
1979年全面启动计划生育政策时,当时的东北几乎全是国企。
我家乡就是一个典型的政企合一的林业市,那时候,国企不仅提供工作,还包揽了衣食住行,甚至包括住房和医疗。
换句话说,个人如果离开国企,生活基本就无从谈起。
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在这里的执行力度非常严格。
任何违反政策生育二胎的人,都可能直接面临失去工作的后果,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而失去工作,就等于与整个生活体系切割。
独生子女成了所有家庭的“唯一选择”。
Part 2
养老不止“四个老人”
正因为如此,东北80后的养老压力,重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上有四老,下有一小”,这是一句许多人都懂的话。
可对东北80后来说,这还不够精准。
爷爷奶奶这辈人生病住院,很多时候还是我们80后来照顾。
就拿我自己为例:今年秋天奶奶遛弯时不小心滑倒,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需要更换股骨头。
可她还有其他基础病,至少要住院治疗半个月以上。
父亲那一辈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早已吃不消,最后只能由我来医院陪护。
住院期间,所有的护理都压在了我一个人身上。
我不仅要为奶奶的手术去血站献血,还得兼顾单位里一些非我不可的工作。
最开始的十天,我每天睡眠不足五小时。
晚上不仅要为奶奶两个小时翻一次身,还要照顾她起夜上厕所,换尿垫和纸尿裤。
到第十天,我已经熬得面黄肌瘦。
连我老叔都看不下去了,和我老婶换班来替我值了几天夜。
但他们家也有自己的难处。
今年,我堂弟在一线城市刚刚贷款交了首付,一百万的首付掏空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亲戚朋友不少钱才勉强凑齐。
对他们一家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赚钱,还债。
他们每天拼命加班,只为尽快还上亲戚朋友的借款,可这次也不得不停下来,赶回家照顾奶奶。
因为他们知道,我真的已经熬不住了。
Part 3
核动力驴
我的家乡属于乡镇级基层单位,“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再贴切不过。
乡镇的工作量繁重,60后一代逐渐进入养老阶段,70后成为主力领导,负责指点江山,而所有具体事务几乎都压在80后身上。
基层80后的工作常态是“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被形象地称为“核动力驴”。
即便如此,能进入体制内依然是凤毛麟角,大家羡慕的对象。
毕竟,家乡每年招聘的岗位不过十几个,而除了体制内,几乎没有其他稳定的就业机会。
Part 3
“漂泊”:背井离乡的游子
相比之下,大多数人选择了背井离乡。
我上学时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所有人加起来,在家乡工作生活的不足10人。
其余的有些已经完全在外地安家,一部分人独自漂流在外,至今单身;
也有人将妻儿老小留在老家,自己在外打拼,为的是能勉强维持家庭生计。
Part 4
底层牛马:只能苟且,哪有诗和远方
留在家乡的底层劳动者,面临的现实更是艰难。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家乡的支柱产业是黑木耳种植。
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工资不过130元,而且没有任何社保保障。
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人愿意长久留在这里工作。
一个选择是漂泊,一个选择是坚守。
不论走哪条路,东北80后的生活都在用力向前,可无论如何用力,路上都是荆棘。
Part 5
写在最后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
为了生活,为了那碎银几两,成千上万的东北80后,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全国各地。
城市的夜晚,灯光璀璨,可有谁知道,这灯火背后,有多少80、90后正默默舔舐自己的伤口。
他们白天用理想包装坚强,夜晚却在思念里孤枕难眠。
这里有他们拼搏的足迹,却不是他们的归属;
而家,早已成了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回一次的客栈。
每当我回家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美美地睡上一觉。
这一刻,我无需坚强,也没有责任压身。
我睡得特别香,因为在这里,我不再是那个负重前行的成年人,而是被保护的孩子。
醒来时,最可口的饭菜早已摆在桌上,那熟悉的味道,带着妈妈的温度,连空气里都弥漫着安心的味道。
乡愁是什么?
乡愁也许是一张小小的车票,左边是责任与梦想,右边是温暖与牵挂。
2025春节将至,回家吧!
回家走走那熟悉的街道,闻闻那熟悉的空气。
看看那两鬓早已染上风霜的儿时伙伴,笑容是否还是记忆中那熟悉的模样?
还有那双包好饺子等你回家的手——这双手曾经那么有力,托起你小小的身躯,扛起全家的重担。
如今,它已布满岁月的痕迹,变得粗糙、苍老。
时间从不为任何人停留,而它的力气也正在一点点流失,一点点被岁月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