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的讽刺点在于,为什么骗子认识我们,而我们却不认识骗子?

半刻闲情 2025-01-09 13:28:37

刚刚又接到乱七八糟的电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已经麻木了。推销、贷款、诈骗……一上来“哎嘿嘿,老朋友”,或者就是他们哪里有商铺多好多好,免费给你贷款,层出不穷。

以前我纳闷过,这么拙劣的骗术,真有人会上当吗?答案是,“广撒网,必有鱼上钩,而且还不少”。

可有一事不明,骗子、推销,无论对方是谁,他们一准能精确的知道你的名字,有些甚至还知道你其他更精准的信息。你啥时候买的房子,你现在急需用钱,家里装修了吗,现在面临什么问题……找饥饿的“鱼”下手,事半功倍。

电话卡实名制之前,随便一个人就可以去营业厅买一张手机卡使用,大家根本不知道谁是谁,当然骗子也不知道。于是这类骚扰的电话、短信、诈骗就非常少。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电话卡实名制之后,我们不知道骗子是谁,可骗子却精确的掌握了我们的资料。

演员王星被骗到国外绑架后,作家许开祯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一个最基础的道理,骗子想要骗到正常人,必须掌握对方的一些信息和需求,掌握的越多、越详细,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这是今天的新闻报道,山东滨州一男子去银行取2.9万现金,结果银行考虑到“电信诈骗”,不给取。并打电话报警,查该男子的详细信息。

什么叫“详细信息”?

包括客户的收入信息,取钱的用途,甚至还要转账的记录等等。

上面这个视频里,该男子非常愤怒,我取我自己的钱做生意,还要问我钱是咋挣来的,要干啥花,居然把电话打到了自己客户那里,导致客户现在对自己不信任了。

想一想都觉得荒诞,突然有一天银行或者派出所给你打电话,问平常跟你合作往来的那个人某某某,是干什么的,他的钱干不干净,你们的合作如何如何……没有谁会不想避开这些破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个合作对象。

讽刺的是,我在报道里看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询问,支取超过2万元是否需要提前预约?

工作人员表示,确实需要预约,因为过年前资金紧张,害怕下不来钱。

如果是一个比较注重隐私的人,恐怕根本无法接受银行这样刨根问底的手段,更别提电话打到派出所,打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那里。

不要觉得自己没合作伙伴就不必担心,照这样搞下去,没合作伙伴也能打到亲朋好友那里。

这会让储户变得多尴尬?明明是去取回自己的东西,却被像个犯人一样问询、调查、对待。作为一个“服务者”、“保管者”的银行,手脚伸得如此之长,真的没有侵犯他人的隐私,真的没有本末倒置吗?

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有个成语叫正本清源。

电诈的问题很明显,需要从根本上来解决,也就是有些人不断的把公民信息打包贩卖。放着那个被打包起来的东西和打包的人不管,反而等包裹散开后,在普通公民头上一个个去筛选,这操作也堪称一绝。

明明网兜里全是鱼,你不要。还把他们放进海洋里,重新一条条去钓。除了增加了点工作岗位和让人感到不明觉厉之外,只剩下懵逼与无言。

这种行为,外星人来了都得摸摸脑壳子。

1 阅读:10
半刻闲情

半刻闲情

时事新闻、搞笑视频、影视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