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植物叶子像燕尾,俗称“慈姑”,球茎可食可入药,10元1斤!

植物微观 2024-08-03 19:33:51

再过几天就立秋了,立秋过后就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记得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秋天了,秋天山里、水里各种可以吃的野果都开始成熟。例如八月炸、刺梨、金樱子、棠梨、野葡萄、莲蓬等等,而笔者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种植物,就是我们儿时常吃的一种水果。不过它不是长在树上的,而是深埋在水下,这种野果就是慈姑。

记得小的时候,每年当水稻快要成熟的时候,村里的小朋友就会去到水田的边缘或者一些湿润的沼泽地寻找慈姑。它的球茎就是农村很多70、80、90后儿时常吃的一种小零食,味道甜甜的,粉质感很足。今天笔者就带大家走进慈姑的世界,了解这种植物的作用和价值。

认识慈姑、了解慈姑

慈姑,原产于中国,学名茨菰。慈姑和荸荠(马蹄)长得很像,但是这两种水果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慈姑要小,是黄白色的,而荸荠是紫红色或者枣红色,个头要比慈姑大。我们平时在大街小巷遇到摊贩卖的,其实就是荸荠而不是慈姑。

慈姑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它在我国最早记载于魏晋时期,在古籍《广雅》中就有记载:“籍姑,水芋也,亦曰乌芋”,其中提到的籍姑值得就是我们如今的慈姑。

慈姑是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的直立水生草本植物,和莲、芡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这种植物茎直立,根部有类似于荸荠一样的球茎,略微小,呈黄白色。它的叶子有长柄,通常为戟形,像燕子的尾巴,因此慈姑还有个别名燕尾草、剪刀草。

慈姑它的花期在夏季,花葶很长,通常为轮生,上面的是雄花,下面的是雌花。花纯白色,有花瓣3片。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收录这种植物,其中还详细记载了它的形态特征。书中记载:“慈姑,生浅水中,入亦种之。三月生苗,霜后叶掐,根乃练结,冬及春初,掘以为果,须灰汤煮熟,去皮食,乃不麻涩戟人咽也”,描述的就是我们今天讲到的主人公慈姑。

目前慈姑在这种植物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喜欢生长在沼泽、水塘、水田中,是水稻田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水生杂草植物。

慈姑的食用价值

慈姑是可以食用的,食用部分是它地下的球茎。其实慈姑在我国食用历史非常悠久,食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当时人们吃的慈姑为野生慈姑,到了宋代之后通过驯化,慢慢演变成如今的慈姑。宋代《食疗本草》中就有记载:“吴人好啖之”,这里的“吴”指的就是如今的江南地区,浙江、江苏一带。

慈菇的球茎内部富含丰富的淀粉,可以生吃。也可以像荸荠一样,削皮之后炖汤、煮粥或者炒菜吃,都非常的不错。

慈姑的药用价值

慈姑属于药食两用的水果,除了吃之外它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传统中药材。它入药的部位是它的地下球茎,秋天霜降前后,慈姑叶子开始枯萎的时候采收。洗干净之后鲜用或者晒干之后备用,有活血凉血、止咳通淋、散结解毒之功。

像毒蛇咬伤、咳嗽、吐血、小便不利,水肿都可以用到慈姑。在《唐本草》中就有记载:“慈姑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衣不出,捣汁服一升”。此外在《滇南本草》中亦有记载:“慈姑厚肠胃,止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可见慈姑的不仅是一种野生的特色水果,同时它的药用价值也是极高的。

目前慈姑价格在10块钱一斤左右,如果你的家乡也有慈姑,那么千万不要错过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慈姑了解了吗?你吃过慈姑吗?在你的家乡有慈姑这种水生植物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

0 阅读:62
植物微观

植物微观

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科普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