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带着孩子去唐昌古镇闲逛,在青石板路拐角处突然被人拍了肩膀:"这不是老同学嘛!"一回头,竟遇见了大学室友王同学。
他举着相机正在拍大椿巷的雕花门楼,我们索性结伴重游这座千年古镇。
老街藏着千年密码跟着王同学钻进西南马道,蜂窝煤火炉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同学说古镇的西南马道曾是川西重要商道,马帮驼铃昼夜不息。"这就是传说中的'风吹吹'!"他指着竹簸箕里冒热气的串串解释。
蜂窝煤要吹风才能旺火,麻辣烫因此得名。巷口施鸭子店里,老板正用铁钩翻烤板鸭,油珠滴在炭火上噼啪作响,和着隔壁腊肉叶儿粑的蒸汽,恍惚间像是穿越回百年前商队歇脚的市集。
古井照见王府盛景同学跟我介绍,唐昌古镇的黄金时代始于唐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走到梅花井时,同学神秘兮兮带我拐进一户人家院子。
青苔斑驳的石井栏上,五瓣梅花纹还清晰可辨。"明朝崇宁王每天喝的酒,就是用这井水酿的。"
他指着井边石槽,仿佛看见仆从们挑水穿梭的场景。井水至今清冽,主人家递来的竹筒水带着丝丝甘甜,恍惚尝到了四百年前的滋味。
老宅藏着科举传奇在大椿巷的灰砖公馆前,小王突然指着门楣:"看!'吉卢'的刻痕,这是清末翰林梁家的宅子。"
占地四千平的院落里,九十七间房像迷宫般延展。站在第三重天井仰头,屋檐上的"琴棋书画"灰塑虽已褪色,仍能想象当年六位翰林在此吟诗作对的盛况。
隔壁阿婆坐在门槛上剥豌豆,笑着说:"小时候常在这些空屋里捉迷藏呢。"
文庙遇见古今对话崇宁文庙让我俩大开眼界:雍正御赐的"万世师表"匾额下,AR导览屏正播放3D动画。扫码瞬间,明代崇宁王朱悦燇的虚拟形象竟从月宫桥走来,吓得我差点摔了手机。
更绝的是状元桥畔,穿汉服的游客和穿校服的中学生并肩触摸泮池残荷,宋代的石栏被磨得发亮。
分别时已经下面3点多了,同学把相机里的照片传给我:镜头里斑驳的古城墙垛口上,空调外机与雕花窗棂构成奇妙拼图。
这座曾是"川西上五县"的千年古镇,这个以前是个县,曾经一度繁华,但很少人才知道!就等着有心人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