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的一个县,古为赵州之地,位于石家庄东南部。
历史
1993年12月19日《中国文物报》头版刊登的一篇名为《平朔十年考古发掘获重大成果》的报道,在全国考古界引起一场轰动。
在这场持续时间长达十年的考古发掘中,山西省朔州市的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先后出土重要文物两万多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枚三孔布币。
据考古专家考证,这种用青铜铸造的铲型钱币出自战国时期的赵国。至今,国内仅藏数十枚,而出土于平朔的这枚三孔布币,上面铸有“宋子”二字铭文,非常罕见。
“赵,中山带大河,纂四通神衢,当天下之蹊,商贾错于路,诸侯交于道”,西汉经济学著作《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赵国濒临黄河,地处四方通衢的要道,南北山贾与各诸侯国使者穿梭来往,络绎不绝。
地理的优势使赵国的商业盛极一时,赵国的钱币也随着商贾的聚散而流向各诸侯国。在当时的赵国,只有少数几座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重镇有权铸币,并习惯于将地名作为铸币的名文。宋子古城就是其中的一处。
位于冀南平原的宋子城,既是一处富庶之城,也是一处兵家必争的要地。公元前251年,经历了长平之战与邯郸之战的赵国,兵力损失惨。北方的燕国以60万大军入侵赵国,一度占领宋子成。
危急时刻,赵国老将廉颇率领8万赵军在鄗城设下埋伏,一举歼灭入侵的燕军,斩杀燕军统帅栗腹,并指挥赵军全力反击,兵锋直抵燕国都城蓟,燕王喜被迫割地求和。
唐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赵郡改称赵州。这一地名被后世多个朝代沿用,直至民国二年,改州为县。
3000年时光的流淌,赵县几经境域变迁,地名更替,恰如一部以大地为纸,以岁月为墨谱写的史籍,记载了燕赵故地的沧桑兴替,跌宕起伏。
古迹
“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试关乎用石之妙。”安济桥又名赵州桥,这座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的单孔敞肩石拱桥,是赵县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视野之中的一道地标。
1933年11月,中国古建筑学一代大家梁思成对赵州桥进行过详尽的考察后,在《赵县大石桥即安济桥》中欣然写道:“这一次考察赵州,不意不单是得见伟丽惊人的隋朝建筑原物,并且得认识研究这千数百年前的结构索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及极经济极聪明的控制。”
1938年,梁思成在美国发表了这篇论文,并被科学家李约瑟收录到《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这部鸿篇巨著将赵州桥推向了世界。
隋开皇年间,当时隋朝已统一江南,南北交往日益频繁。赵州是出入河北道的通衢要道。横亘在境内的洨河却对交通造成了严重阻碍。为了便于通行,当地官府决定在洨河架桥委派工匠李春担任桥梁设计师。
洨河水面宽达三十余米,如果采用单孔结构,势必会加大桥身的高度,导致行人,车马过桥困难。
但如果采用多孔结构,不仅在河中架设桥墩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常年的流水冲击也会对桥墩造成严重损害。
经过多方权衡,李春最终创造性地采用了单孔敞肩的桥梁结构。这一设计大大降低了桥拱的高度,使这座总长64.4米的石拱桥变得平缓易行。
主拱由28道独立石拱纵向构成,宽达9米,长达37.2米。如同长虹卧波,横跨于洨河两岸。
在主拱两端的肩部分别开设的两个敞开的小拱使桥身减重700吨之多。每逢洪水期暴涨的河水顺利地从小拱通过,避免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公元610年左右,历经近十年建设的赵州桥宣告竣工。四百多年后,北宋哲宗皇帝赵煦北巡,途经赵州桥时,取安渡济民之寓意,赐名安济桥。
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敞肩式结构的桥梁,直到19世纪中叶,欧洲才出现类似的桥梁设计。
1991年10月24日,经过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严格评选,赵州桥被认定为世界12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之一。与埃及金字塔、巴拿马运河、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里程碑。
今日赵县,万象惧新,唯有古桥如故。纵然时光磨洗,岁月沧桑,无法湮没的仍然是这份古往今来的守望。在西方,圆弧拱桥都被看作是伟大的杰作,而中国的杰出工匠李春,修筑了可与之辉映,甚至技艺更加超群的拱桥。
被西方汉学名家李约瑟倍加推崇的赵州桥,不仅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也是雕刻艺术领域不可多得的珍品。作为南北通衢的重要桥梁,赵州桥曾经在历代经过多次修缮。
1933年,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察赵州桥时,发现赵州桥已严重损毁,亟需修缮。他曾多次向民国政府呼吁整修赵州桥,但始终未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当时交通部和文化部的支持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赵州桥修复工程于1953年宣告启动。
在施工过程中,专家组考虑到,在唐、宋、明、清各朝,赵州桥都曾经历过整修,置换的旧石件很可能被弃之河中。于是先后组织了四次发掘和打捞,在赵州桥两岸与洨河河底出土了各种石件多达1500余件。
这是先民馈赠给当代的遗泽,也是当代留存给后世的传承。历代赵县人所守护的正是时光留给赵州桥的深邃记忆。
民俗
每逢正月,赵县鸣鼓节都会如期开幕,这场荟萃了当地民间艺术表演的盛会。龙腾狮舞、秧歌闹春、锣钹铿锵,赵县三鼓、扇鼓、赵州战鼓与背灯挎鼓在其中最为醒目。
起源于汉朝的扇鼓,因形似团扇而得名。扇鼓最初用于祭祀天地,祈福祝祷,经过民间长达千载的衍化,逐渐发展为一种形式独特的表演艺术。
扇鼓扇鼓圆又圆,上打下坠九连环。表演者在击鼓的同时,鼓身的九个铁环随之叮当作响,成为鼓音的伴奏。
自清朝初年开始,每逢农闲时节,赵州扇鼓艺人都会走遍四方,卖艺补贴家用。扇鼓表演集说唱、戏剧和舞蹈于一体。艺人们在表演时经常即兴创作歌词,既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多人合奏。
早在数千年前,鼓已与战阵结缘。传说,黄帝当年征战蚩尤就曾以鼓声号令三军激励士气。明末清初,赵州战鼓正式形成,表演时四面大鼓助威,16名钹手闪展腾挪,纵横跳跃,鼓手少则数名,多则数十名,轮番敲击大鼓。恢宏壮阔的场景,仿佛令人跨越了时光的阻隔,重返昔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如果说赵州战鼓展现了赵县人的英武豪迈,衍生于清朝初年的背灯挎鼓,呈现出的就是百姓祈福的愿望。
背灯挎鼓的最大特色是鼓手在表演时背负一根长杆,杆头悬挂着一只红色灯笼,寓意吉星高照,鸿运当头。鼓手一边击鼓,一边踏着鼓点的节奏翩跹起舞。
自2007年以来,赵县三鼓先后入选河北省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赵县三鼓激昂浑厚的合奏,将悠远的燕赵之音传遍四方,声震海内外。
美食
每天拂晓,早点铺的炉火点亮了赵县的晨曦。县城中心一家家门户相连的烧饼店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条街的烧饼店店主清一色都姓薛,他们源于同一位始祖薛礼义,薛家打烧饼的手艺世代相传。
薛家的烧饼店临近县城中心的石塔,因此得名石塔油酥烧饼。制作石塔烧饼是功夫活,从和面到出炉需要几十道工序。
“瓤面”要以油代水,号称二两半油一斤面。以“皮面”包裹“瓤面”加入或甜或咸的调味料,在烘烤过程中还要不断地翻转。出炉的烧饼呈现出微焦的金黄色,层层分明,口感酥脆绵软。
赵县众多以石塔命名的地名和品牌都来自于县城内的这座石雕,民间俗称石塔。这是典籍记载中唯一由赵州本地人在家乡修建的大型建筑。
北宋景祐五年,即公元1038年,由赵州知州王德成督办,何兴、李玉等匠人在赵州城中心修建起一座七级八面陀罗尼经幢,意在祈求神力护佑赵州一方土地风调雨顺、物阜民丰。
遍布各类雕饰的塔身人像、百兽和莲花,造型纷繁多变,极具巧思。传说中的天界净土与尘世的人间烟火,被匠心独运地集于一体。
清咸丰三年,即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攻破赵州城,与清军在石塔附近发生激烈巷战。
薛礼义冒险将一名重伤的太平军士兵救回家中。相传这名太平军士兵曾经是天王洪秀全的厨师。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这名士兵将祖传的油酥烧饼手艺尽心传授给薛礼义,石塔烧饼从那时起出现在赵县。
通衢南北,天下赵州,有形的石拱承载着一道无形的文化交流之桥,面向全球展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积淀。
熠熠生辉的丝路金桥,令人在光影流转之中梦回故地,神游赵州。一座古桥贯穿了古城赵州风云跌宕的历史,而赵州古城记载了赵州桥岁月沧桑的时光年轮。
无论是回溯往昔,抑或瞻望未来,呈现出的永远是一城与一桥的无尽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