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A股市场的振幅真的有点大,上证指数从2684点涨到3674点仅仅用了10个交易日,然后这周后三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又从3674点跌到了今天收盘3217点。
然后就有些人对于中国股市的下跌,评头论足,喜形于色。
原本提示股票的风险没有什么,因为股市本来就是风险较高的投资品种,但是很多事情都有所界限,提升风险如果变成了唱衰中国经济,那么是不是要猜测这个人是不是居心叵测了?
明天2万亿刺激经济?
中国财政部长明天举行新闻发布,今天早上国外主流媒体彭博社,又问说“中国财政部长发布会召开在即,调查预估新增刺激措施规模约2万亿”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国庆期间,就是外媒一直在宣传周二A股开盘之时,将会有10万亿的经济刺激规模公布。
但是这些外资并没有因为期待中国市场的利好而加大做多仓位,反而在大力度做空。
这些看似吊人胃口的经济刺激规模,如今变成了做空中国的主要舆论工具。
10月10日,中国新闻网发表的文章有个很好的评价:
中国对于经济的刺激政策,有些可以量化,有些政策不能量化,“X万亿的说法虽然比较形象动人,人们也喜闻乐见,恨不得越高越好,但这样的政策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也不可能每一次发布会都只说这方面的数字,因为经济政策并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有一种带节奏的言论,比较会踩点,先故意利用数字把胃口吊高,然后动辄就说“不如预期”,这其实是配合空头做局的伎俩,是通过调动情绪的起伏来操控市场从中牟利,对此要加以辨识。”
除此之外,国外投行的反复无常也是造成中国股市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比如摩根士丹利:
在中国股市上涨之前看空上证指数到2400点,上涨之后又说看多上证指数到4600点,目标点位几乎翻倍,这种偏离程度是一个专业的投行通过各种分析得出来了两个截然不同而且相差幅度几乎达到了92%的误差?
现如今上证指数最高涨到3674点,他又发文说,A股和港股已经到顶了,不可能再涨了,
观点根据自己的需要十天变了三次。
你说他们是安的什么心?更让人心痛的是国内一些私募机构的老总和经济学家们,仓位在美股市场,但却为唱空A股使尽了浑身解数。完事了还要说自己更爱国,帮助股民分担了风险。
中美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股市这个东西很奇怪,大家觉得他会涨,他就涨,大家觉得他会跌,他就会跌。最近的急涨骤跌,其实都是群众的预期在摇摆。
这段时间,美国正在小心翼翼地维护美股的牛市,生怕资金流向中国导致涨了十几年的美国股市毁于一旦。
看到有人说,这一场金融战有点类似于朝鲜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甚至节奏要比铁原阻击战快很多。
至于这场战争谁胜谁负,今年年底之前就能看得出来。
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在美国经济衰退和制造业空心化的大背景之下,让资金不要流出美国市场。降息的同时,要保证美元和美债对全球依然有吸引力。
而中国的战略目标就是,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回报率,让股票市场能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让股市孵化更多的科技公司,这些科技公司在未来的十几年里,最好能够出现类似于微软,苹果,特斯拉一样的世界巨头。
过去几十年,美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的成功,离不开股市对企业的融资和输血,科技的发展是耗资巨大的。
所以中国想要诞生伟大的企业,就必须在刚起步的时候,给尚不成熟的科技或者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去慢慢孵化。
这些企业获得成功之后,又会以股权或者分红的方式去回报股票市场,形成正循环。
这看上去是一场金融战,但是在金融战的背后,也是中美两国对未来科技话语权的最终争夺。
从2018年之后的贸易战和科技封锁就能看得出来,美国根本不希望中国拥有多家类似于华为和大疆一样的科技企业诞生。
甚至华为的崛起已经让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很后悔了。
真金白银进入股市
中国的牛市不仅需要政策和舆论上的精心呵护,更需要的是国家资金和产业资金真金白银的投入,必须要让投身于股市的人赚到钱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进来。
根据财联社电报,今天中午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发布公告,已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上报SFISF,中信证券上报额度大约100亿元。
除此之外,中国人寿也在为展开为SFISF相关业务开展做好充分准备,预计在未来几周之内,券商资金和保险资金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展开SFISF相关业务,直到5000亿元额度使用完结。
相对于喊话来讲,这都是国家资本根据自身优势,真金白银地投入到中国股市中来。
和2015年不一样的是,这次加杠杆是更加专业,更加理性,能够长期投入资本市场的机构资金。
而不是社会资本或者是散户。
只要有正向反馈,未来可以创造出几万亿的流动性进入股市,抬升中国资产的价格。
最后更重要的是,面对外资的砸盘,这些专业的机构资金,第一时间不会像散户一样跟风卖出。
而是认真评估资产价格,和外资来一场硬碰硬的决战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