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仕说》的第二期,我们讨论了车企、公关与媒体的关系。之所以想要聊这个话题,契机是前不久行业内一位汽车博主表示,媒体再不努力,明年可能被拖欠车马费的机会都没有了。
此话一出,便引起了很多汽车媒体同行的热议,进而引出了车企、公关与媒体三方关系以及汽车媒体未来如何生存的讨论。
在此之前,查姐也曾发表《现在的汽车媒体,5年后90%都将消失》一文,分析当前汽车媒体严峻的生存状况。
但关于这个话题有太多可聊的了,无论是查姐还是Jackie,作为行业的“老兵”,都有很多自己的观察和分析,于是我们又通过《驾仕说》播客节目继续和大家探讨——因为内容太多,此篇将分为上下期发布。
01过去十年汽车媒体的变化回顾过去的十年,汽车媒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而其核心,就是去中心化。
十年前的2014年,驾仕派几位创始人就从纸媒出来创业做汽车类自媒体,算是最早一批转型的传统汽车媒体人。
当时没有人相信纸媒会倒下,但后来很多媒体关停并转,查姐所在的报社也直接注销。
所以这十年,汽车媒体主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去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就是过去的报纸、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体这些注意力中心,现在已经变得非常碎片化。
不过,新的中心也在生成,比如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大V内容有很高的流量,反观小V不投流就没有流量,即便投了也是一些虚假流量。
但新崛起的小红书又不一样,你会发现即便一个新人博主,只要内容品质高,还是会有很多人收藏、点赞和评论。
总结下来,就是现在媒体的变化要比以前更为频繁,而且一直在进行去中心化的过程。
现在的信息密度更高,汽车媒体也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向上而急速膨胀。
08、09年那会儿,一个车企请一两百家媒体就已经算很大型的活动,成都区域活动也就十来人,一桌就坐满了。但现在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活动可以请300-500家媒体,小米、华为这些科技造车企业的活动,甚至可能覆盖到近千家媒体,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媒体管理的难度、复杂性和数量都大大增加。
一组参考数据是,易车号的汽车内容创作者数量大约在1.2万以上,车家号是2.5万以上,懂车帝和抖音是634万。
不过,懂车帝和抖音的汽车内容创作不只是媒体人以及各个行业的博主,只要曾经创作过汽车相关内容都会被打上一个汽车创作者的标签,等于人人都是创作者。
涌进赛道的参与者变多,汽车媒体水平也就愈加变得参差不齐,内容更为多元化。
汽车自媒体爆发时,曾有一个说法:“一家传统媒体倒下去,十个汽车自媒体人站起来。”
这些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越来越多传统媒体人从过去的中心化媒体出来创业,再加上近年来又有数码媒体的加入,汽车媒体规模呈几十倍的增长,但水平却参差不齐。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并不是代表汽车媒体水平在整体下降。有些汽车媒体就是工程师、设计师以及学汽车专业的年轻人在做,从主流认可的专业性上来看,相比十年前其实是有所提升的。
与此同时,也能看到有很多跨领域的汽车媒体,它们的内容就比较娱乐化,跟以前的汽车内容偏严肃的风格有很明显的不同,可能只是一个60秒的脱口秀视频,画面很好,但内容比较简单和娱乐化,流量也能特别高。
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肯定的说未来什么样的媒体能够存活,只能说:
未来只做车企和公关传声筒的媒体一定会被淘汰,仅仅把媒体定位为传声筒的车企和公关,他们的认知和传播也是不到位的。
02好的公关不能是车企传声筒,用好媒体资源是关键那么在这个时代,车企和公关又如何做好传播?什么样的公关才能称之为合格甚至优秀的公关?
需要强调一下的是:我们这次在《驾仕说》当中所指的“公关”,特指的是公关代理公司。
在当今汽车行业中,公关代理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车企通常也设有公关部门,但人员有限,有些可能仅有几个人,所以就需要依赖公关代理公司的专业服务。只有少数车企的公关部门人数可能有上百人,运营也足够高效,可以不依赖外部代理,但大多数汽车企业还是会选择与一家或多家公关代理公司合作,以应对不同车型、事件和区域的传播需求。
过去十年,汽车公关行业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十年前,公关相当于车企的“外包团队”,车企想做什么,公关代理公司的作用就是把这个想法落地。不过因为那个时候行业竞争不强,车企预算也足够,很多公关代理公司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而如今公关代理行业的竞争已经变得非常卷,很多公司为了拿到更多的标,就会不断降低给车企的报价,比如一个标,一家公司的报价是1000万,另外一家可能只要800万。
然后不管能力和品质如何,大概率中标的是800万。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些公关代理公司很可能因为成本压力而缩减人力,只专注于完成基本的KPI——如发稿量和媒体邀请数量,因为量化的KPI其实也是最简单的,这就导致公关代理的角色逐渐退化为简单的车企传声筒。
然而,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无视了公关在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作用——企业公关部门和公关代理公司,实际上应该是企业品牌建设和心智斗争的主要执行者。
公关行业的发展历程虽然不长,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婴儿潮时期出现了所谓的现代营销科学后才诞生的,而且刚开始大部分都只是4A公司在做,开始可能会有一个类似公关的团队,后来才慢慢出现成熟的专业公关团队,专门负责特定事件或者特定人物的公关维护,之后再扩展到企业的公关代理,或是策划一些活动。
重要的节点出现在90年代后,公关在营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营销专家杰克·特劳特和阿尔·里斯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说法,叫“公关第一、广告第二”。
意思是相比于广告,市场部应该把公关放在第一位:跟用户心智做斗争。而当下那些只做传声筒的公关代理公司,绝对配不上“公关第一”。
公关要能面对更复杂的舆论情况,比如我们之前聊过的极氪改款事件,或是一些突发的安全事故、突发危机事件等。如果公关的核心任务就是发发通稿、或是跟媒体对接日常稿件,以完成中标时承诺的KPI,那并不能体现出公关的作用,也不能帮助车企真正做好传播和品牌影响力的塑造。
从这个层面,甚至我们觉得公关要做的是和企业财务部门之间的“斗争”。与用户心智作战,是要花大价钱、而且不是越省越好的。
公关还要会使用媒体,媒体跟公关其实是相互共生的一个关系。有些公关代理公司基本不更新媒体名单,对媒体的维护也只有活动邀请或是节假日慰问,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前面提到,现在媒体更迭非常快,一些原本名单中的媒体可能过段时间就没有影响力了,所以公关要不断更新核心媒体的名单,这样才能保证传播能够有效触达。
03车企如何做好传播和管理媒体?说完了公关,再从车企的角度来聊聊它们又是如何看待媒体和传播这件事的?
我们认为,车企对媒体的看法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1、外资车企对媒体的定位是传声筒;
2、科技造车企业认为媒体是打手;
3、中国品牌认为媒体是一种共生关系;
外资车企中,尤其以日系品牌为代表,在传播上追求的是一个稳定,不仅媒体名单常年不更新,对媒体的要求也就是发发通稿,不要求媒体做额外解读;
科技造车企业延续过去在数码手机行业的做法,会培养自己的KOL,形成阵营,媒体更像是它们的打手;像长城、吉利、比亚迪中国品牌跟媒体的关系则相对柔和一点,因为很多媒体都是从它们低谷时期一路陪伴成长起来的。
其次,在传播上,各家有不同的打法和策略。比如以比亚迪、小米、华为等为代表的品牌,最典型的表现之一是每次发布会尽量覆盖到所能邀请到的所有媒体。
其中不只是小米、华为,包括“蔚小理”,甚至倒下的威马、高合等造车新势力,过去都是这样做的——核心原因在于,这类品牌每年的大型发布会数量比较少,要想尽量扩大影响力,就必须广结天下的媒体朋友。
而比亚迪又与上面几家不太一样,它每年的发布会非常多,但在媒体邀请规模上依然位于行业前列,原因没那么复杂,就是因为有钱。
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都拥有比亚迪那样的财力,而且就算舍得花钱邀请数量众多的媒体,也不一定能够达成相同的效果。
因为比亚迪相比于其他品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非常擅长做断言。
例如,在秦L和海豹06车型的上市发布会上,比亚迪以“开启油耗2时代”的口号,清晰地传达了三个关键信息点:油耗2.9L,满油满电续航2000多公里、9.98万。随便一个看过发布会的人都能说出这几点。
这就等于比亚迪直接“把菜喂到你嘴里”,媒体即使不具备深入解读的能力,只要人人复读,也能达到传播效果。
但假如不具备这种断言能力,即便愿意多花钱来增加媒体邀请规模,由于传播出去的内容缺乏断言、缺乏让用户心智为之一振的亮点,传播效果也不会太好。
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建立起与媒体的合作关系?成为了公关代理公司和车企共同面临的课题。
我们都知道媒体是一门生意,那媒体的需求是什么呢?
车企在与媒体的合作中,要么给费用,要么提供能够吸引流量的独特内容机会。但是钱和流量是有限的,不可能给到所有的媒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车企又需要采取中心化的媒体策略,筛选并维护那些真正能够产生影响力的媒体关系。同时筛选的标准应当基于其专业性和影响力,而非简单的个人喜好或关系亲疏。
比如比亚迪、小米、华为、理想、蔚来……他们在大型发布会邀请数量众多的媒体之外,依然有自己的“核心媒体朋友圈”。
所以归根结底,车企不管有钱没钱,最重要的其实是建立一套持续有效的标准,去筛选和维护好自己核心媒体圈层。
驾仕结语:在上期节目中,我们主要聊了汽车媒体的变化,以及公关、车企与媒体的关系,下期我们将继续和大家探讨,在新的关系下,汽车媒体应该如何做好自己?
最后还想要补充几点:
1、媒体和公关应该是共生关系。公关不要瞧不起媒体,媒体也不要觉得公关就要为自己服务。
在今天,汽车媒体面临巨大的外部生存压力,而且内卷加剧,同时要和上万家媒体竞争;另一方面公关面对这么多可选择的媒体也不完全是好事,要找到和服务品牌气质匹配的媒体。
2、所有人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仅是车企躺着挣钱的时代结束了,公关代理公司和媒体躺着挣钱的时代也结束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所有参与者都将承受被淘汰的压力。
驾仕派之前判断“五年以后90%的媒体将会消失”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一个大的前提,在现在这种刺刀见血的市场环境下,这几年将进入淘汰期,五年后中国很多现在市场上存在的汽车品牌可能会消失。
在这种时候,我们认为价值观也是竞争的核心——那就是,无论是厂家、公关代理公司还是媒体,都需要深入思考自己能够为行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并以此为导向来行动,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