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硬刚,谁先做出让步?

不在特别 2025-04-08 18:17:52

令特朗普怎么也没想到,中国会选择正面硬刚,而且还是迅速反击!

先看关键时间点,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至少10%的关税;

4月4日,也就是我们还在过清明节,中国做出回应,对所有自美国进口的商品加征34%关税,并同步实施不可靠实体清单和稀土出口管制;

4月8日,特朗普在公开场合表示,若中方在美国时间4月8日中午12点前不取消34%报复性关税,将对中国加征50%额外关税,总关税达到了104%;

4月8日,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仅过几个小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4月8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若美国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从这个时间线能明显地看出,中国这次对反击美国贸易关税的决心有多大了,回应是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句句都是掷地有声。

接着我们看看特朗普在这个过程的变化,在中国第一次迅速做出反击后,特朗普在他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用全大写英文写到:“CHINA PLAYED IT WRONG...CANNOT AFFORD TO DO!”言外之意就是痛斥:中国慌了!

简单说下英文全大写的语境,是为了凸显重要性,相当于中文的加粗,一字一个感叹号。在写这段话的时候,说特朗普没有被气到那是假的。当然也不是大家想的那种“特朗普真的害怕了”。

而在威胁增加50%关税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像小孩子赌气的做法,我给你说了你还不听,然后再威胁一下,逼你就范。

再次加码关税,没想到中国几个小时就回应了“奉陪到底”,不知道特朗普看到这个消息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毕竟这是他能打出仅剩的一两张牌了。再往后面加,就已经毫无意义了。

其实,在我看来,54%和104%的关税,对应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来说,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54%的就几乎没中国公司能承受如此高昂的关税,干脆美国生意先不做了,所以你后面加再多的关税也无所谓了。

在这场中美关税博弈中,中国选择硬刚到底,那最后究竟是谁会先让步?

当美方再度抛出"50%额外关税"的威胁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演变为全球经济的"压力测试"。双方剑拔弩张的姿态背后,实则是一场关于经济韧性、政治意志与国际格局的深层较量。

从经济基本面观察,美国的脆弱性正在加速显现。自特朗普重启关税战以来,美股三大股指在三天内蒸发6万亿美元市值,特斯拉市值缩水10.42%,苹果市值三天蒸发近6400亿美元,科技股集体进入技术性熊市。

这种剧烈波动不仅反映出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恐慌,更暴露出美国经济对资本市场的过度依赖。

当联邦政府债务已占GDP的120%、贸易赤字常年徘徊在万亿美元规模时,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战"劫掠"他国填补窟窿的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

反观中国,尽管出口企业承压,但通过提前布局的稀土出口管制、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等组合拳,既保护了关键产业链,又形成了对美精准打击能力。特别是针对美国农业州的关税反制,直击特朗普政治基本盘,让价值420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逆差成为悬在华盛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政治意志上的较量,特朗普将关税战包装成"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灵丹妙药,却在私下承认可能导致经济衰退,这种公开强硬与私下"露怯"的矛盾,暴露出其政策缺乏系统性考量。

白宫甚至上演"假新闻救市"的闹剧,先释放暂停关税风声拉高股市,再紧急辟谣导致市场剧烈震荡,这种将国家经济政策等同于股市操盘手的短视行为,正在消耗其政治信用。

相比之下,中国从2月能源关税到3月农产品关税,再到4月全面对等反制,展现出清晰的战略节奏。特别是上千家美国肉企输华资质集体失效的"釜底抽薪"之举,既符合WTO规则又直击美国农业命脉,这种"以规则对抗强权"的策略,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道义支持。

国际格局的演变正在重塑博弈天平。当欧盟宣布分两批对美加征关税,当加拿大对美汽车加税25%,特朗普的"无差别攻击"策略让更多人站出来反抗了。中国与83%全球贸易体量的深度绑定,特别是与金砖国家、东盟的供应链重组,正在构建去美国化的贸易新秩序。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马斯克等美国商界领袖公开批评关税政策,苹果、耐克等跨国企业的市值蒸发,预示着资本力量与政治权力的裂痕正在扩大。

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与1950年代朝鲜战争时期毛主席"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的战略定力形成历史回响,只不过这次中国的反击武器已从"步枪加小米"升级为全球供应链话语权与14亿人消费市场的双重威慑。

在这场世纪博弈中,“认怂"的本质不是简单的让步妥协,而是对现实利益与战略代价的理性权衡。美国的软肋在于其经济结构的虚胖性,高度金融化带来的泡沫风险、制造业空心化导致的供应链脆弱、债务驱动型增长的不可持续性,这些深层次矛盾在关税战的催化下加速发酵。

中国的底气则源于全产业链优势与制度效能,从稀土金属到5G技术,从粮食安全到半导体芯片,在关键领域都筑起了"护城河",而特朗普还在用"104%关税"的数学游戏虚张声势。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贸易战从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2018年中美交锋导致标普500暴跌20%的教训犹在眼前,而本次关税战波及百余经济体的规模更甚以往。

但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破局,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南南合作,借RCEP整合亚太市场,用数字货币绕开美元霸权。

这些战略布局,使得每轮关税交锋都在加速国际货币体系与贸易秩序的重构。当美国财长贝森特还在吹嘘"50国愿与美达成关税交易"时,全球产业链的"去美国化"进程已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机器轰鸣中悄然推进。

在这场关乎国运的较量中,最终的胜负手或许不在于关税数字的叠加,而在于谁能为全球经济提供更具包容性的公共产品和环境。

而我们,可能也要做好这一切变化的准备。

如何破局,谁先破局?或许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1 阅读:1941

评论列表

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

4
2025-04-08 21:45

不会有明确的让步!

Dong

Dong

2
2025-04-09 06:37

礼尚往来,对等增加美国产品相同关税回应!谁怕谁?😂所谓的美国优先,其实就是自私+抠门+无赖!1、自私:只顾美国利益,不理别国权益。主要表现为假借危害国家安全之名,随意制裁、打压别的国家或企业,以为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利益,压制别国正常发展。2、抠门:不想花钱或花代价尽国际义务,想白嫖。主要表现为大量退群,退出世界卫生组织、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等。3、无赖:不尊守自己国家曾经签订的协议和国际规则,大耍无赖无耻至极!主要表现为随意增加关税、随意破坏或撕毁协议和规则,想重新制定和谈判更利于自己利益的协议和规则,无视别国的利益。所以美国优先是美帝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赤裸裸的体现。另外采取非关税措施反制,一套组合拳把美帝打趴!对美的稀土和稀有金属出口再减30%,其它国家减10%,只能自用不能转出口,否则每发现一次再减10%。要从战略出发,我国应统一调控把稀土和稀有金属的开采量和出口量逐步减少,坚决把稀土和稀有金属的价格推高2、3倍,这样中国不但能赚取高额利润,提高了生产效益,还能牢牢控制各种科技产品的供应链,无惧美欧西方的脱钩断链、加关税贸易战和打压等,并且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一举多得![拍手]

用户12xxx77

用户12xxx77

2025-04-09 13:53

我希望看到国产产品内销降价,工资适度下调,生活水平上涨!

不在特别

不在特别

这里有你想了解的数码、科技、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