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斯牛青贮饲料法,冬季营养配比改良,东北规模养殖场,掉膘问题全解决

小文养殖 2025-02-22 02:24:30

安格斯牛青贮饲料法,冬季营养配比改良,东北规模养殖场,掉膘问题全解决

安格斯牛,这种肉质鲜嫩多汁、大理石花纹丰富的牛品种,在养殖界那可是相当有价值的。它生长速度快,一般的育肥牛养殖8 - 10个月就能出栏,体重能达到500 - 600公斤左右。而且它对养殖环境有一定要求,喜欢气候温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东北规模养殖场里安格斯牛的养殖那些事儿。

东北地域广袤,冬季那是又冷又长的。对于养殖场的安格斯牛来说,这可是个大挑战。很多养殖场都面临牛掉膘的问题。为啥会掉膘呢?就像我老家东北一个规模不小的养殖场的李老板说的,以前到了冬天,饲料的营养成分跟不上,牛儿光长膘不长肉不说,很多还会掉膘。这里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东北冬季的饲料种类相对单一,常见的干草啥的营养不够全面。另一方面,寒冷的天气让牛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来维持体温,能量供应不足就掉膘了。

咱再看一个网友分享的例子,在别的地区有一些小养殖户,家里养着安格斯牛,他们也想在冬天把牛养得好。但是在南方那种湿热环境和东北干冷环境下的安格斯牛养殖可不一样。南方养牛要特别注意防潮防暑,在北方就得把保暖工作做好。那个网友说看到东北的牛掉膘就头疼,自己不知道从哪下手改进。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青贮饲料法了。青贮饲料可是个好东西。比如说玉米青贮,它保留了玉米大量的营养物质,像糖分啊,蛋白质啥的。还有黑麦草青贮,它的纤维含量合适,能让牛的肠胃很好地蠕动消化。另外还有苜蓿青贮,苜蓿大家都知道,营养丰富,给牛吃了长肉快。但是不同地区的青贮饲料制作也是有讲究的,东北的气候比较干冷,在制作青贮饲料的时候就得注意密封,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咱再说说营养配比改良。对于安格斯牛来说,冬季的饲料营养配比就像是人吃饭搭配菜一样重要。光有能量饲料可不行,还得有足够的蛋白质饲料。比如说豆粕,它能给牛提供优质的植物蛋白。还有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也不能少,像钙磷比例得合适,要是比例不对了,牛的骨骼发育就受影响。我听说黑龙江有个养殖场的张经理,以前也有牛掉膘的烦恼。后来他专门研究了安格斯牛的冬季营养配比。他在饲料里增加了青贮玉米的比例,从以前的30%增加到了50%,然后又合理搭配了豆粕、麸皮,并且添加了适量的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元素。

在养殖场里养安格斯牛,不像在家散养那么简单。养殖场里牛的数量多,管理起来就更要细致。要是一个小环节没做好,就可能影响牛的生长。就说这个青贮饲料的投喂量吧,要根据牛的体重、年龄、生长阶段还有季节来调整。像3 - 6个月的安格斯牛犊,在冬季每天的青贮饲料投喂量可能是体重的1% - 2%,到了育肥期就得增加到3% - 5%。

咱们再聊聊一些冷门的绿植在养殖中的作用。比如说紫云英,它虽然不是专门给牛吃的常见饲料,但是在冬季一些闲置的地里种上紫云英,到了春天翻耕到地里,能改善土壤肥力,间接给牛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还有三叶草,它比较耐寒,在一些稍微暖和一点的坡地上种上,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作为补充饲料。再比如说黑麦,它的叶子比较细嫩,安格斯牛比较爱吃,在冬季可以适当收割一些给牛吃。

从1年的周期来看,安格斯牛的养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冬季营养出现问题,掉膘了,那对它全年的生长和出栏后的效益影响可不小。不像养一些生长周期短的牲畜,调整几个月就好了。对于东北的规模养殖场来说,一年的时间很关键,牛要是在冬季掉膘严重,到了第二年春天,恢复起来也慢,而且还可能影响繁殖。

而且东北的地形地貌也对安格斯牛养殖有影响。东北有大片的平原,适合大规模养殖。在这样的环境下,饲料的运输和供应相对比较方便。但是也有不利的地方,就是冷空气能长驱直入,养殖场的保暖设施要做得好。我看到有的养殖场在牛舍周围种了些杨树,杨树的枝干比较高大,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挡风的作用。

在南方养殖安格斯牛和北方又有很大的不同。南方的天气湿热,在夏季的时候,如果饲料保存不好,很容易变质。而且南方养殖场的防暑降温措施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北方的养殖场在冬季主要是解决保暖和营养供应问题。像有个南方的养殖场老板就说,他一开始也想养安格斯牛,但是看了很多北方养殖场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后,他觉得自己在南方的环境里想要养好安格斯牛太难了,还是放弃了。

咱们再深入说说这个营养配比改良。比如说2个月的牛犊,它的肠胃还很脆弱,所以在冬季给它准备饲料的时候,青贮饲料的种类就要更精细一些。除了玉米青贮,还可以加一些甜菜渣青贮,甜菜渣青贮有淡淡的甜味,牛犊比较喜欢吃,而且能补充一些糖分。同时,饲料里还要加入专门的犊牛维生素预混料,来满足它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

在东北的一个养殖场里,有个养殖户老王,他一直为安格斯牛冬季掉膘的事情发愁。他家的养殖场有几百头牛呢。以前他不懂得这个营养配比的道理,就是按照老经验来。后来他去参加了一个养殖技术交流会,回来就开始改进。他先是对饲料里的各种成分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专家的建议调整了比例。比如原来他的饲料里粗饲料比例有点高,他就减少了高粱秸秆青贮的量,增加了苜蓿青贮和豆粕的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家牛掉膘的情况明显改善了。而且经过1年多的精心饲养,他家的牛出栏的时候,肉质比以前更好了,价格也比市场平均价要高一些。

再说说3年的情况。一个稳定经营3年的东北养殖场,如果一直能做好安格斯牛冬季的营养配比改良,在这3年里,不仅牛的掉膘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养殖场的效益也是稳步上升的。牛的生长速度正常,肉质好,在市场上的口碑就好。而且养殖场的设备也能不断更新,养殖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不像有些养殖场,只想着短期利益,不注意饲料营养,结果每年的牛都养得磕磕绊绊的。

这里的社交化养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东北的养殖场里,养殖户们经常会互相交流经验。就像之前提到的李老板,在解决了牛掉膘的问题后,他还经常邀请周边的养殖户到他的养殖场来参观学习。他会分享自己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情况来调整青贮饲料的配比的。比如说在天气特别冷的零下20多度的时候,他会再给饲料里添加一些能量补充剂,像鱼肝油等。这些养殖户之间互相交流的经验,就像是一个个小宝藏,能让整个地区的安格斯牛养殖水平都提高。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个东北地区的安格斯牛养殖产业发展,也离不开这些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现在市场上的消费者对牛肉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养殖出肉质好、健康的安格斯牛,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立足。如果每个养殖场都能像前面提到的那些成功的养殖场一样,把冬季营养配比改良好,把掉膘问题解决了,那东北地区的安格斯牛养殖产业肯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养殖安格斯牛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比如牛的采食习惯。我听说有个养殖场的牛特别挑食,尤其是冬季,对青贮饲料的接受度不高。这个养殖场的场长就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是青贮饲料的切碎程度不太对。他把青贮饲料的切碎长度调整了一下,从原来的5厘米左右调整到3厘米左右,牛就吃得欢了。

我们再回到前面提到的营养配比问题。不同品种的安格斯牛可能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比如说,有些品种的安格斯牛毛色偏黑,这种牛在冬季可能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稍弱一点,对营养的需求在某些方面会高一些。而有些品种的安格斯牛毛色偏红,在营养需求上可能又会有不同的体现。养殖场的老板们要根据自己养殖的安格斯牛品种特点来调整饲料配方。

对于一些新手养殖户来说,要掌握这些知识和技巧确实不容易。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刚到东北开始养安格斯牛,满腔热情,结果到了冬季,牛一掉膘就不知所措了。他到处找资料,问别人。后来他在网上看了很多养殖户分享的经验,又参加了一些线下的养殖技术培训课程,才慢慢掌握了一些门道。

而且养殖场的日常管理也很重要。除了饲料营养搭配,还有养殖场的卫生状况。比如说,牛舍的清洁频率,如果冬季不能及时清理粪便,就会滋生细菌,牛吃了带病菌的饲料也会生病,影响它的生长,导致掉膘。

再说说饲料的储存管理。在东北,冬季天气寒冷,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暖冬的情况。如果在暖冬的时候,饲料储存不当,就容易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像我之前了解的一个养殖场,他们有一次储存的青贮饲料,因为仓库的通风没做好,在暖冬的时候就稍微有点发霉,牛吃了之后,拉肚子不说,还影响了生长,掉了不少膘。

从养殖场的布局来看,也有讲究。要合理规划牛舍、饲料储存区、活动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果布局不合理,比如饲料储存区离牛舍太近,饲料发霉的气味会影响牛的健康。而且在冬季,牛舍里的温度调节也很关键,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场的规模来合理安排通风和取暖设备。

我们再看看那些成功的养殖案例中,除了饲料方面的改进,还有很多其他的细节管理。比如养殖场的防疫工作。东北的冬天病菌相对比较少,但是也不是没有。在牛犊出生后的一个月内,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防止口蹄疫等疾病的发生。如果牛得了病,食欲就会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就很容易掉膘。

而且养殖场的环保工作也不能忽视。安格斯牛产生的粪便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在有些养殖场采用沼气池的方式,把粪便转化为沼气,用于养殖场的能源供应,既环保又能节省成本。

再回到我们开头提到的青贮饲料法。在制作青贮饲料的时候,饲料原料的选择也很重要。比如玉米青贮,要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有些玉米品种的营养价值更高,更适合做青贮。还有黑麦草青贮,种植黑麦草的时候,施肥的种类和量也会影响青贮饲料的质量。

养殖场的员工培训也不能少。一个好的员工,要懂得如何观察牛的状态,知道牛啥时候需要调整饲料。就像我听说有个养殖场的员工,经过培训后,能通过看牛的眼屎分泌情况,来判断牛的健康状况。如果牛的眼屎多,可能就是营养不均衡或者生病了,就要及时调整饲料或者进行治疗。

总之,东北规模养殖场安格斯牛冬季掉膘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饲料营养配比改良、养殖场管理、员工培训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颗螺丝钉,虽然小,但是缺了哪个都不行。那各位读者朋友,你们在养殖或者了解养殖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或者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
小文养殖

小文养殖

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