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吴倩
村医队伍面临着“半医半农”的身份尴尬,目前许多村医既无工资也无社会保障,又不得不脱下“白大褂”种地,维持生计。昨日,省人大代表、邓州市彭桥镇彭桥村卫生室村医、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副团长曾伟建议:提高村医待遇,保障好村民健康的“守门人”。
曾伟说,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要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强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功能,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农村卫生工作是村级事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乡村医生是村民健康的“守门人”,应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网底作用,提前介入、自加压力,利用专业医学知识兜牢农村第一道防线。
乡村医生面临身份等问题
1.身份问题。村医队伍面临着“半医半农”的身份尴尬,目前许多村医既无工资也无社会保障,又不得不脱下“白大褂”种地,维持生计。
2.待遇问题。村卫生室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出售的药一般都是基础药,每年只有公共医疗卫生补贴。加之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人口流动较大,长期居住在村里的人员并不多,村医收入普遍较低。
3.制度问题。一是乡村医生没有养老保险,导致乡村医生“新人难进、老人难退”,老一辈的村医缺乏养老保障,不继续行医很可能就失去了经济来源。二是乡村医生的退出生活补助太低。因此乡村医生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村医服务的空白村。
4.人才断层问题。除履行自己的基本医疗工作外,按照规定,村医还担负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扶贫工作,工作量大,还要承担一定的行医风险。特别是近几年疫情期间,乡村医生要花大量的时间从事防疫工作。由于待遇低、保障不到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村医工作,目前乡医群体中有65岁以上人员仍在坚持工作。
建议
享受乡镇卫生院职工同等对待
曾伟建议:为乡村医生明确身份。享受乡镇卫生院职工同等对待。建立完善村医保障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乡村医生保障制度。通过转变乡村医生身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所需经费由财政、村医个人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使村医实现老有所养。逐步提高村医待遇。建立村医奖惩机制,明确职责、严格奖惩,更好地调动村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退出村医的生活补助标准,根据当地生活标准逐步提高。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