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力推与网友群嘲,都集中在了一部电视剧身上,就是《漂白》。
这部剧以“哈尔滨杨树彬杀人分尸案”为原型,短短14集,涵盖了从作案到落网的全过程。
它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呢?
电视剧一开始,是吉林一处住宅区的下水道中发现了尸块,与原型案件中的案情一样,由住在同一栋大楼中的凶手邓立钢(原型人物杨树彬)、宋红玉(戢红杰)、石毕(张玉良)、吉大顺(吴宏业)犯案。
很快,饰演警察彭兆林的郭京飞,赶到现场,却与邓立钢擦肩而过,而且,最后也让这四人团伙逃脱。
网友质疑起这段剧情的设计非常不合理:“在发现碎尸凶案的第一时间,应该立即封锁楼层、禁止出入,不然就是给凶手逃脱的机会和时间。”
或许,剧方想体现凶手的狡猾以呈现案情无法被轻易侦破,但是,这种剧情设计容易让观众认为警方过于笨拙。
不仅这一处剧情如此,还有饰演受害者甄珍的赵今麦在逃跑过程中,竟然如此巧合的遇到了警察彭兆林,而且巧合的是对方仅有两个人,在抓捕一直追甄珍的邓立钢时不开枪,反而要飙车,最后让凶手再次从眼皮子底下溜走。
这些为了凸显另一角色,而让其中角色强行降智的剧情设计,被网友直呼“无脑剧情”。
除了剧情设计,还有《漂白》的原创作者陈枰陷入了“抄袭”风波中。
1月20日,前《南方都市报》记者王猛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电视剧《漂白》无论是剧名还是剧情,都抄袭了他于2012年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的关于“哈尔滨杨树彬杀人分尸案”的深度调查《漂白》。
王猛还极具艺术地给这番抄袭起了个名字《爱奇艺的《漂白》把南方都市报的《漂白》给“漂白”了》。
王猛指证电视剧《漂白》抄袭有理有据。
因为官方对于“哈尔滨杨树彬杀人分尸案”的细节描述很少,仅有这起案件的作案过程与查案过程,但王猛当时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并走访了近百人,还原出四名罪犯“漂白”身份的过程。
王猛还说:“漂白”源于南方都市报原深度部编辑吴倩。
可作为电视剧《漂白》的原著作者陈枰却对王猛的抄袭指控矢口否认,她表示:“‘漂白’一词源于案件主办人员采访中所提到的‘身份漂白。”还说她创作这部小说的原因是2016年有电影制片人员邀请她创作以“哈尔滨杨树彬杀人分尸案”为原型的小说。
目前,双方仍各执一词,而网友们也各自站队,令电视剧《漂白》陷入更加两极分化的舆论风波中。
而且,原型案件中的受害者,也发文称对电视剧《漂白》观感不适:“把宋红玉美化了,其实她每天和杨轮番上阵打我俩,还用各种工具骑在我俩的身上。”
受害者的话,引起了很多网友们的共感。
原因是角色宋红玉的饰演者王佳佳,拿着锅铲宣传《漂白》,还回应部分网友给她起的“锅铲姐”的称号:“起得好起的妙起的非常准确。”
甚至,饰演四名罪犯的四名演员被称作“肉联厂F4”,其在剧中的站姿被一些网友们模仿,对此,另一些网友表示:“追捧罪犯,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可由电视剧《漂白》引起的争议,显然不是这部剧的创作者和演员希望呈现的效果,更不是央视力推这部剧后希望得到的反馈。
近些年来,刑侦剧层出不穷,而各大视频平台还围绕着此类的影视作品设置了专题,央视也在力推这类剧。
比如,此前由于和伟主演的《我是刑警》,上星央8并在黄金档播出,可谓是在一众网剧中杀出重围。
央视这样做的目标也非常显而易见,希望警示社会公众,并还原公安部门的艰难发展史。
在电视剧《漂白》的原型案件“哈尔滨杨树彬杀人分尸案”中,难得不是确定凶手,而是抓捕凶手。
因为杨树彬与其他三名罪犯,杀害了11人并抢劫了200余万元,但一度流传到河南和山西,最关键的是,他们改名换姓,还改变了家人的身份,有的甚至增了肥,泯于众生之间。
这在21世纪初没有监控、也没有公安联网的办案环境下,要抓捕这四人犹如大海捞针。
最终,2011年的“清网行动”中,哈尔滨刑警许建国发现杨树彬与曾经的发小长相相似,又发现对方的家人不见踪影,并确定对方就是杨树彬,在抓住其弟弟改名后的就医线索,将四人抓捕归案。
而杨树彬在审理过程中毫无悔意,面对判刑结果只说了一句“知道了”,连办案民警都说“很少见他这种人,猜不透他的心心理”。
最后,杨树彬与张玉良被判死刑,吴宏业病逝在狱中,而戢红杰被判无期徒刑。
如《我是刑警》中一样,一些旧案、大案,不是不查,而是线索太少、凶手太狡猾,根本查不下去。但警方从未放弃过对任何罪犯的追捕,坚持有案必查。
这就是央视力推这些刑侦剧的根本原因。
希望电视剧《漂白》能尽快处理抄袭风波,还公众们一个真实、清爽的看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