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已经娶妻生子的毛岸青带着妻子邵华,来到阔别三十多年的家乡,祭奠早逝的母亲。
天边乌云低垂,滂沱大雨倾盆而下,毛岸青本可以等雨停,但他一刻都等不了,迫不及待地想和妈妈说会儿话。
毛岸青带着妻子去祭拜了母亲,然后又去看了外婆,一家人合影留念,拍了三张照片。
1990年,杨开慧的汉白玉雕像落成,毛岸青再次和邵华回到韶山。
看着手捧书本的杨开慧,邵华眼含热泪,挥笔写下了纪念杨开慧烈士牺牲60周年的文章。“……亲爱的妈妈杨开慧,在亿万人民心目中,您好年轻啊!您依然是满头秀发,白衫黑裙,一双明眸,秀丽而刚毅……”
伟人之子的坎坷童年位于长沙板仓的杨宅,还未靠近,便能感到一种浓厚的书卷气息。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业长。
父母都是书香世家的后代,这让杨开慧从小就清醒理智,聪明独立。
她在这座朴素的宅子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门口的两棵大树郁郁葱葱。
见证了她从懵懂的孩童长成坚韧的革命战士,也见证了她和毛主席相识相知相爱的全过程。
1920年,毛主席与杨开慧喜结连理,几年后,长子毛岸英和次子毛岸青相继出生。
毛岸青出生时,正是毛主席和杨开慧最忙的时候。
共产党刚成立不久,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新婚燕尔的夫妻忙得脚不沾地。
因毛主席到处奔波忙于革命事业,和家人聚少离多,所以在毛岸青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的面容总是亲切中带着模糊。
他对父亲的感情,也是思念夹杂着濡慕。
毛岸青4岁那年,毛主席将妻儿送到板仓杨宅,然后前往湘赣边界,组织秋收起义。
秋风瑟瑟,毛岸青看着父亲离家的背影,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妈妈和弟弟来说,父亲的这次离家意味着诀别,而对他和哥哥来说,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骨肉分离。
毛主席离开长沙后,局势越发紧张,革命陷入低谷。
在这种风声鹤唳的环境下,杨开慧依然坚持斗争,早出晚归。
她去闹革命的时候,三个孩子就在家里,由保姆陈玉英带着。
到了晚上,杨开慧才和三个孩子有短暂的相处时光。
灯火如豆,毛岸英乖乖坐在妈妈身边,杨开慧一手抱着毛岸青,一手执笔,给千里之外的丈夫写信。
除此之外,她还要将一只脚扣在摇篮下方,不轻不重地踩动摇篮,哄摇篮里的毛岸龙睡觉。
多年后,毛岸青对大部分童年记忆已经模糊,唯有妈妈在的,灯火摇曳下的温暖夜晚,他记了一辈子。
可惜,好景不长。
因叛徒告密,杨开慧的行踪暴露了,1930年10月24日,军阀何健带着一帮狗腿子,狞笑着把杨开慧母子“请”上了车。
板车吱吱呀呀,在崎岖的乡道上晃晃悠悠。
毛岸青和妈妈、哥哥紧紧靠在一起,看着杨宅熟悉的大门离自己越来越远。
年幼的他还不知道,这次一走,再回来就是32年之后了。
何健抓到了杨开慧,如获至宝。
他将杨开慧母子打入大狱,逼杨开慧与毛主席断绝夫妻关系。
可是,杨开慧一身傲骨,即便受尽酷刑,却仍不愿吐出组织机密,更不愿和毛主席离婚。
最后,杨开慧被残忍杀害,命殒识字岭。
杨开慧牺牲,组织担心三个孩子也遭到毒手,就将毛岸青和哥哥保释了出来,送到外婆家先避一避风头。
最小的弟弟毛岸龙,也在这里。
后来,党组织又将三兄弟送到上海。
但是,随着顾顺章叛变,上海的党组织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三兄弟也流落街头。
这期间,毛岸龙身患重病不幸夭折,相依为命的兄弟俩直到1936年才被组织找到。
在董健吾、张学良、李杜等人的帮助下,毛岸青和哥哥前往苏联留学,并联系上了失散多年的父亲。
四十年代,毛岸青还和父亲、贺子珍在莫斯科生活了一段时间。
虽然,贺子珍的出现弥补了毛岸青缺失的母爱,但毛岸青还是会思念生母。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自从杨开慧牺牲,毛岸青即便再怎么思念母亲,都没有在梦里见过她。
直到1960年的一天晚上,杨开慧才出现在儿子的梦里。
她还是那副温柔慈祥的模样,笑眯眯地看着毛岸青:
毛岸青把这个梦和父亲说了,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也正是在这一年,毛岸青和邵华结婚了。
儿子娶妻,新媳妇怎么着也得让婆婆看看。
1962年,毛主席特意给毛岸青请了假,让他带着妻子回一趟长沙,看望一下长眠在那里的生母。
于是,时隔32年,毛岸青再次踏上了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妈妈,您好年轻啊!1962年春天,毛岸青和妻子邵华,嫂嫂刘思齐,来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
32年风雨,并未侵蚀杨宅的风骨。
多年前,毛岸青和妈妈、哥哥、弟弟,在这里度过了短暂又幸福的一段时光。
然而,妈妈走了,弟弟夭折了,哥哥也牺牲在了朝鲜的战场上,在这间屋子里互相依偎的一家四口,只剩下毛岸青一人。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站在妈妈的墓前时,无论是毛岸青还是邵华,又或者是刘思齐,都哭得不能自已。
虽然刘思齐和邵华没有见过杨开慧,但杨开慧一直活在她们的心里,鲜活地存在着。
给妈妈扫完墓,毛岸青又去见了年迈的外婆。
在朴素的院子里,一家人拍了三张珍贵的合照。
从这之后,毛岸青和妻子时不时就会回到长沙,带着他们的儿子毛新宇一起。
八十年代,杨开慧的手稿被发现时,毛岸青和邵华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读的时候都泪湿满襟。
造化弄人,毛主席还在世的时候,多次问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妻子有没有给他留下笔墨和遗言,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
但实际上是有的,直到毛主席去世后才被发现,这是怎样一种刻骨的遗憾啊!
1990年,杨开慧烈士牺牲六十周年,毛岸青和邵华决定给妈妈塑一座雕像。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得到了板仓父老乡亲的热烈响应,他们怀着一腔崇敬,踊跃捐款,托起了高达3.8米的汉白玉雕像。
通体洁白的雕像崇高纯洁,温润生光。
年轻的杨开慧手握书本,目光炯炯,飞扬的短发和衣襟衬得她空灵洒脱,英姿勃发,恰似九重天上傲然而立的骄杨。
看到雕像的那一刻,毛岸青和邵华又激动又惊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邵华怀着满腔深情和怀念,写下一篇《亲爱的妈妈,您好年轻啊》,作为给妈妈的礼物。“……亲爱的妈妈杨开慧,在亿万人民心目中,您好年轻啊!您依然是满头秀发,白衫黑裙,一双明眸,秀丽而刚毅……”
2003年,毛岸青去世,遵照他的遗愿,他的墓就在杨开慧烈士陵园内,紧紧挨着杨开慧的墓。
分别73年,毛岸青终于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这一次,他们再也不会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