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头几年,欧洲那些不受欢迎的清教徒,开始搭乘大船漂洋过海,去北美洲的新殖民地安家。说起来,美国人都把“五月花号”看作是他们的老祖宗,这艘船在1620年秋天抵达了马萨诸塞。
新教徒,像清教徒这样的移民,他们来到了北美,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后来成为了美国,也奠定了美国的血脉、文化和宗教基础。不过,一直到20世纪,这200多年里美国出了40多位总统,你猜怎么着?只有一个总统不是新教徒,他就是肯尼迪总统。
肯尼迪是个爱尔兰背景的人,他们家族来美国不算早,信仰的是罗马天主教,跟多数新教徒不太合得来。
60年代时,这位帅气的政治家原本不被大家看好,结果却出人意料地赢了共和党的大人物尼克松。在他仅仅3年的任期内,他干了不少让人震惊的大事。到了1963年,他却被不明不白地暗杀了。
肯尼迪遇刺事件,是美国历史上超有名的一个谜团。虽然政府那边不把它当谜团看,说调查委员会已经查出了真相。但老百姓就是不信,因为这整个刺杀事件,处处透着古怪,太不合常理了。
那个刺杀案的犯人,是个美国退伍军人,他用神乎其技的枪法击中总统后逃走了。警察抓到他的时候,他正悠哉地在家吃饭呢。
后来,那个凶手被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给干掉了,那个人随后就被关起来,在牢里因病去世。接下来的几年里,凡是跟这案子有关的记者啊、目击者啊,加起来得有十几个人,都一个个地死了。美国国会派了个调查小组来查,结果也是草草了事。肯尼迪家族呢,也没敢多说什么。
1968年,肯尼迪家族的罗伯特·肯尼迪离世后,美国人更加确信这个家族遭到了不幸。这事儿一出,肯尼迪家的人就不再涉足政坛,他们选择远离权力斗争。
肯尼迪,这位备受瞩目的总统,最后却惨死街头,留下了一大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谜团。后来的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各种猜测满天飞。一直到90年代,美国大众才大致搞清楚到底是谁下的毒手。
1960年的时候,那个风度翩翩的肯尼迪,到底是怎么赢了之前的副总统尼克松呢?到了1963年,他遭遇的刺杀事件,究竟有多让人捉摸不透?关于肯尼迪被刺,最靠谱的说法是啥?
【【一】】
【没有电视直播,就没有肯尼迪】
瞧瞧约翰·F·肯尼迪的照片,美国人觉得他“英俊潇洒”,但大多数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他很年轻。
没错,肯尼迪当总统那会儿,在政坛上绝对算是个年轻小伙儿——他上任时只有43岁,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二年轻的总统,说实在的,他几乎能和42岁就当上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平起平坐,争个第一的位置。
说实话,肯尼迪家真的是个政治世家,家里的兄弟们不是参军就是参政,都挺有背景的。他们家还是大名鼎鼎的“波士顿财团”的一份子呢。
在肯尼迪家,老爹老约瑟夫那可是东海岸的大腕儿,他在商界、政坛还有道上都混得风生水起。他玩过股票,倒卖过私酒,还炒过地产,最后攒下了大堆的钱,成了个大富豪。
他早期支持过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之后在英国当上了大使。
老约瑟夫一直费心费力地栽培家里人,就盼着能把四个儿子都推进政坛。可惜啊,那个最聪明、长得也最帅的大儿子小约瑟夫,在二战里头英勇牺牲了。这样一来,老约瑟夫没得选,只能把原本不太靠谱的二儿子约翰·F·肯尼迪给推上台面。
这个约翰,后来成了大家都知道的肯尼迪总统。
肯尼迪跟他哥哥完全是两个样,他虽然也是名牌大学毕业,但上学那会儿光顾着玩了,天天赛车、搞派对,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说实话,要不是他哥哥突然走了,老约瑟夫压根儿没想过让这个小儿子接班。
二战结束后,肯尼迪回到老家马塞诸塞州,他直接就当上了议员。这对他来说挺简单的,毕竟他家族有钱有势。
50年代那会儿,肯尼迪小伙子长得精神帅气,在美国国会开始展现实力。他站在反苏的最前线,成了媒体的宠儿,赢得了好多人的和喜爱。
1959年,肯尼迪在民主党里脱颖而出,成了总统候选人,接着就去参加了1960年的大选。那时候他43岁,而他的对手可不简单,是艾森豪威尔之前的副总统,来自加州的狡猾政客尼克松。
那时候,共和党本以为尼克松能稳稳当当地赢,可没想到肯尼迪使了不少“妙招”,最终竟赢得了胜利。
一开始,肯尼迪靠着俊朗的外形,吸引了众多女性选民的目光。那时候,美国选民里有一半都是女性,她们在政治上的活跃度特别高,这可是美国大选的一个新动向。
肯尼迪在家族的影响下,特别注重在演讲和走访时强调女性议题,再加上他那英俊年轻的外表,成功吸引了众多女性选民的青睐。
另外,老约瑟夫利用了自己在娱乐圈的广泛人脉,拉来了好莱坞的大腕们为肯尼迪助阵,这样一来,肯尼迪的选票也跟着涨了不少。
最终,19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成了美国历史上头一回通过电视现场直播的大选。特别是肯尼迪和尼克松两人在电视上进行的现场辩论,为后来的候选人电视辩论比赛开创了先河。
辩论赛上,肯尼迪的表现远超尼克松。他嗓音迷人,讲的都是改革、人权这些热门话题,脸上总是挂着自信的笑容。这些优势,让他赢得了选民的青睐。
看看尼克松吧,这个老派政治家,平时总是板着脸,个子也不算高,上了电视可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尽管如此,到最后投票那会儿,肯尼迪也只是勉强跟上了尼克松的步伐。
尼克松好歹也是个副总统,八年时间混下来,名声在外头响当当的,还赢得了不少白人、男性以及新教徒的拥护。这样一来,肯尼迪要想赢他,还得费上一番功夫呢。
到了紧要关头,老约瑟夫·肯尼迪再次利用他的关系网,在东部好几个州找黑帮帮忙,让他们给肯尼迪拉选票或者动手脚改选票。
最终,肯尼迪出乎意料地揽获了49.7%的选票,而尼克松则收获了49.5%的选票,结果是副总统尼克松很遗憾地与大选擦肩而过。
肯尼迪赢了大选后,立马就有人质疑这结果。共和党那边发现,有些选票上竟然写着已经去世的人的名字。说起来,这事儿跟2020年的大选有点像。共和党不干了,喊着要重新数票,于是在马萨诸塞州、伊利诺伊州这些地方,又开始重新算起票来。
这事儿搞得动静挺大,不过尼克松挺有绅士风度的,他直接拒绝了重新计票,很爽快地承认自己输了选举。
尼克松的担忧是,他怕美国内部闹矛盾,在冷战这种紧张局势下露出马脚,从而让苏联占了便宜。
肯尼迪当上了美国总统后,就开始动手干他承诺过的事儿了。他在黑人权利、福利还有税收上搞起了新政策。这波操作,大家都叫它“肯尼迪新政”,给美国60年代带来了大发展。这也是为啥现在大家还老想着他的原因。
【【二】】
【奥斯瓦尔德:一个被莫名逮捕的“刺客”】
肯尼迪执政那三年,每年都不平静,老有些大事发生,这些事多多少少都跟他被暗杀那事儿扯上点关系。
肯尼迪上任头一年,就搞了两件挺轰动的事儿。头一件,就是他公布了阿波罗登月的大计划。为啥呢?因为1960年苏联刚把加加林送上了天。所以,美国政府一拍板,说咱们得在1970年之前先到月球上插旗子,得在这场太空较量里跑前头。
另一件重要的事儿,就是在1961年年底,美国派出了大兵,他们以“特别行动”的形式,掺和进了越南那场战乱里头。
那时候,五十年代南北越分开以后,两边的“合并投票”就一直拖着没办,两边互相看不顺眼,敌意很大。北边那边老想着法子往南边的农村、乡镇里头钻,搞破坏,还组织了游击队,直接跟南越政府干上了。
肯尼迪把军队派到了越南,还帮南越军队打仗,这事儿让美国的大企业老板们乐开了花。那些搞能源、钢铁、造武器的大公司,都眼巴巴地盼着靠战争赚大钱呢,这可是个一年能挣好几千亿美元的大买卖。
其实啊,当年还有个挺出名的事儿,就是“猪湾行动”,只不过因为结局太糟糕,美国政府就故意没提这事儿。
肯尼迪上台没多久,美苏之间就闹出了个大动静,叫“古巴导弹风波”。那时候,苏联在古巴悄悄建起了导弹基地。肯尼迪这人挺有魄力,他没听美军和外交部的那一套,直接派了几艘航母舰队把古巴给围了,还派了战略轰炸机去吓唬苏联,差点就把核战争给惹出来了。
这种“强硬”的作风让苏联望而却步,同时也让美国政界的大佬们心里直打鼓。这位富家子弟明显是个行动派,并且稍显鲁莽。
1963年,肯尼迪当总统的第三年,他给国会提交了个减税计划,加起来能省下好几百亿美金呢。他还打算砍掉一些给工业的补助,说是这样能激活经济。
另外,他下达了第11110号总统指令,叫财政部拿白银储备来当基础,印些小额的白银美元钞票让大家用。这么做就是为了跟美联储抢货币发行的权力。
肯尼迪当了总统三年后,做的都是挺有分量的事儿。像让学校必须收黑人学生、给工人涨福利这些,他都是轻轻松松就搞定了。那时候,美国老百姓对他评价老高了,国际上大家也都觉得肯尼迪是个厉害角色。
1964年大选时,肯尼迪的支持率超高,大家都觉得他连任是十拿九稳的事,政府里面没人对此有半点怀疑。
1963年秋天,因为第二年就是美国的大选年,肯尼迪就带着老婆杰奎琳四处走访,想多争取点选票。
肯尼迪先去了东部几个自己的老地盘,每到一地都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接待。
11月22号那天,肯尼迪和他老婆去了共和党的老窝得克萨斯州,他们在达拉斯开始逛。得州的头儿康纳利和他老婆也一起陪着。总统的车队一早就出发了,从市中心穿过,还得路过迪利广场。
达拉斯好几十万人涌上街道,满城的人都跑出来迎接总统。肯尼迪特别高兴,他和妻子坐着没顶篷的车子,一路笑着接受大家的欢呼。
不过,就在当天中午12点半左右,迪利广场旁边突然响起了枪声。肯尼迪的脖子和头部不幸被步枪子弹打中,头骨都碎了,他当场就没了生命迹象。这一瞬间,被好几千人亲眼目睹,还有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整个过程,这事儿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肯尼迪被抬下车的时候已经没了气息,但还是按照惯例被送到了医院,到了中午,医院就宣布他去世了。
那时候,达拉斯的警察在找开枪的人,结果在迪利广场旁边大概一百米远的一栋红色大楼里,找到了一把狙击枪。到了晚上8点,警察就把他们认为的“凶手”奥斯瓦尔德给抓了起来。
这会儿,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已经在“空军一号”飞机上,正式宣誓成了新的总统。他旁边站着的是一脸惊吓、眼眶含泪的杰奎琳。
另一边,奥斯瓦尔德像往常一样,上班下班,回家吃饭呢,结果却被说成了刺杀总统的凶手。
奥斯瓦尔德曾经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员,专门担任狙击手,射击技术相当厉害。FBI经过一番调查后了解到,奥斯瓦尔德对共产主义有着深厚的兴趣,甚至还在苏联住了整整2年。他一直以来都很同情古巴的革命。
警察表示,肯尼迪搞的那个“猪湾行动”让奥斯瓦尔德对他恨得牙痒痒,最后这家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动手把肯尼迪给杀了。
奥斯瓦尔德同样被达拉斯警察审问过,可就在11月25日,人家打算把他换个监狱,送到华盛顿去的那天,他刚走到监狱大门口,就挨了两枪,没了。
那时动手杀他的是一个叫鲁比的人,他只是个普通小商贩,背景挺简单,还口口声声说要给肯尼迪报仇。鲁比被抓后,警察在审问时发现他精神有点问题,最后他就被长期关起来了。
奥斯瓦尔德一死,这案子就成了没线索的谜案。约翰逊总统马上让人成立了个特别调查小组,要查清这事儿。他们选了前加州州长厄尔·沃伦来当头儿,毕竟案子发生在德克萨斯,所以小组里大多数都是德克萨斯人。
后来他们花了一整年时间进行调查,到了1964年底,拿出了那份《沃伦报告》。报告里头讲明了,肯尼迪被暗杀这事儿,就是奥斯瓦尔德自己动手干的,没别人掺和,也没哪个组织或者外国势力在背后帮忙,纯粹是他一个人的主意。
这个答复一出,立马在美国社会炸了锅,大堆人不买账,觉得这事儿不对劲。新闻媒体、警察还有老百姓,好多都自个儿动手查了起来。这一查,还真在报告里里外外挖出了不少让人起疑的地方。
【【三】】
【肯尼迪悬案结局:真凶身影已经浮现】
在《沃伦报告》里头说了,奥斯瓦尔德总共抠动了三次扳机,整个过程也就五六秒钟的事儿。
在三次开枪中,肯尼迪被射中了两次,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颗子弹竟然打中了多个部位。
调查结果显示,第二颗子弹不光打到了肯尼迪,还误伤了州长康纳利。警察解释,那颗子弹先钻进了肯尼迪的肩膀,然后在身体里头被骨头给弹了一下,从脖子上穿了出来,打到了车前排的仪表板上,之后又反弹打中了康纳利。
这颗“神奇子弹”的飞行路线实在太过曲折,让人难以理解信服。
有些在场的人则说,他们清清楚楚地数到有四声枪响,这整个过程也就几秒钟的事。而且,他们发现地上真的留有子弹打过的痕迹,但奇怪的是,警察并没有对此进行调查。
更离奇的是,警察在调查报告中提到的子弹轨迹分析显示,车子前面挨了枪打,挡风玻璃都被打穿了。不过后来,那块被打穿的挡风玻璃被新的给替换了。
因此,那些相信阴谋论的人觉得,肯定不止一个狙击小组,说不定有两个或更多,他们从四面八方朝肯尼迪开枪。
还有个让人起疑的地方,就是奥斯瓦尔德用的那把枪,一把意大利产的卡尔卡诺M91手动步枪。虽然上面装了个瞄准器,但想在大约5秒内,连续准确地打上三枪,其中一枪还得打中头部,那可真不是一般的难。
有人模拟了射击的流程,就算是站在一百米开外,不专门去对准目标,由于栓动步枪装弹的过程,要连着打好几枪也得花上六秒多时间。
奥斯瓦尔德挑战的,竟是速度达到每小时20公里的活动靶,这难度简直超乎想象。
肯尼迪被暗杀那事儿真的太离奇了,所以在他被杀后的整整两年时间里,有不少爱管闲事的人一直在追查这事情的真相。
大家注意到,那些跟刺杀事件有关的几个证人,像刺客奥斯瓦尔德的亲信、在牢里的鲁比的朋友,还有肯尼迪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一个个离开了原来的地方。有的是没了踪影,有的则是遭遇了不幸事故。
拿鲁比这事儿说吧,他被关在牢里熬了三年,最后因为癌症走了。到他快不行的时候,他还一口咬定自己是被人下毒害的。那会儿有个记者偷偷溜进监狱,从鲁比那儿套出了一些奇怪的消息。可这些消息全让FBI给搜刮走了,连那个记者也被警告不许再提这事儿。
1968年,美国又要选新总统了,约翰逊总统很识相地没继续参选。但他的一个对手,就是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又被人暗杀了。
那时候,罗伯特正在加州洛杉矶的大使酒店参加一个聚会,结果被一个巴勒斯坦难民给打了枪。那个刺客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罗伯特站在以色列那边,这让他觉得是对巴勒斯坦人的欺负。
罗伯特离世之后,肯尼迪家族总算明智地选择不再掺和政治圈的事儿了。
不过老百姓对肯尼迪兄弟的事儿还是挺上心的,就想知道他俩到底干了啥,能让人恨到这种非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到了冷战快结束的时候,美国泄露了很多秘密资料。特别是中情局和白宫,在那几场大丑闻里,不少高层的录音、绝密文件都被曝了光。到了90年代,美国民众心里对肯尼迪被暗杀的事情已经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好莱坞有个讲政治的电影,叫《刺杀肯尼迪》,它把整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了,堪称经典。
首先,肯尼迪能当上总统,那纯属是个突发情况。
对民主党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换到共和党那边,就成了莫大的耻辱。
肯尼迪那时候简直就是在明目张胆地搞小动作。当时才13岁的希拉里,也就是后来成为美国国务卿的那位,就在芝加哥亲眼看到了黑帮帮肯尼迪往选票上填数。
尼克松挺大度,自己先退了一步,不过共和党内不少人看肯尼迪不顺眼,他们背后的那些大佬,也咽不下肯尼迪兄弟那么出风头这口气。
再者,说到军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里那些高层大佬,他们跟肯尼迪总统的关系其实挺平常的。
尤其是看到那位富家子弟在古巴导弹危机里的举动,肯尼迪是出尽了风头,可那风险也太大了,美国军中的大佬们早就对他心生不满了。
古巴导弹危机这事儿吧,说白了,就是美国先在土耳其那边搞了个导弹基地。苏联一看,你干这个,那我也来一套,以牙还牙嘛。其实这事儿,大家私底下好好聊聊,找个解决办法不就得了。毕竟,谁也不想真的疯到挑起核大战,对吧?
美国军方心里头老想着搞一场“低调的外交手腕”,互相交换点好处,这事儿其实挺正常,也没啥不光彩的,更没违背国际上的规矩。可肯尼迪一听就火了,直接就把几个航母战斗群晾在了加勒比海上,还派出了装载着氢弹的战斗机,摆出一副要吓唬苏联的架势。
这个举动把美军给吓得不轻,因为这简直就是拿枪顶着苏联的脑袋。要是两边有个啥风吹草动,一不小心就可能真打起来,引发核大战。
赫鲁晓夫最后妥协了,而美国呢,也把在土耳其的那些导弹给撤走了。最后的结果还是老样子,但中间的过程可真是惊心动魄,比预想中危险多了。
最终,肯尼迪推出的税收调整和外交策略,给美国新崛起的财阀势力,特别是加州和德州的那些大佬们,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肯尼迪动手减少了国内石油业的补贴,还动了动市场的格局,打算让支持他的波士顿财团抢占德州石油财团的地盘。这么一来,两大财团就杠上了。
加州和德州的那些卖军火的老板们,原本盘算着在越南战场上狠狠赚上一笔。但没想到,他们听到了肯尼迪打算在1965年把军队全撤回来的风声。
肯尼迪对在越南发起大规模战争没啥兴趣,他更关心美洲那边的事儿,古巴的革命对他触动挺大,他可不想自家后院乱成一锅粥。再说了,国内反战和民权运动正闹得欢,肯尼迪身为大家的偶像,可不想得罪那些选民。
因此很明显,肯尼迪惹恼了美国上上下下的不少大佬势力。特别是他在“猪湾事件”后,炒了CIA头头的鱿鱼,还打算把CIA给拆分开来。再说到那“白银美金”的事儿,更是动了美联储的奶酪。
当一个总统混到这地步,很多人都盼着他消失呢。
德州的大富豪们和肯尼迪的副手约翰逊走得很近,约翰逊能当上副总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德州人的资金支持。因此,后来好多线索都暗示,刺杀肯尼迪的可能和约翰逊有关。
他的那位伴侣后来也透露,约翰逊在肯尼迪遭到暗杀之前,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要不了多久,我就不用再受那个爱尔兰家伙的窝囊气了。”
肯尼迪去世后,约翰逊在越南战场上大展拳脚,美国卷入了长达7年的越南战争。这场战争让南部的财团们赚了个满载而归。
1968年的时候,约翰逊自己先不干了,不参选了。他那弟弟罗伯特呢,就接着上,心里想着得给哥哥出口气。可结果呢,他也遭遇了暗杀,没了。
后来,尼克松成了总统,他一门心思扑在怎么结束战争和提升外交关系上。他本来就不怎么瞧得上肯尼迪,所以,对于那场遇刺案的调查,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那以后,肯尼迪的事隔三差五就会被翻出来讲讲,可没有一个总统胆大到敢把原始文件公之于众,特朗普也不例外。
说白了,这案子背后扯上了美国那些大财团,这些才是真正的掌权者。要让美国政府,那个总爱标榜民主自由的家伙,承认它其实就是个传声筒,这脸可往哪儿搁啊。
参考材料:
1.《专家揭开肯尼迪被暗杀真相》科学家们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弄清了肯尼迪遇刺事件的来龙去脉。
2.《揭秘神秘杀手——电影《肯尼迪被刺真相》的背后故事》,艾·杰·艾普斯坦这部电影,讲的就是那个让人琢磨不透的杀手和《肯尼迪被刺真相》的那些事儿。爱泼斯坦深入挖掘,带我们走进那段历史。电影里头,肯尼迪总统遇刺的场景被重新演绎,每个细节都扣人心弦。那个杀手,就像是从迷雾中走出来的幽灵,身份成谜,动机不清。影片通过各种线索和推测,试图揭开这层神秘面纱,让观众对那个黑暗的日子有更多的了解。整个故事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像是一次对人性、权力和阴谋的深刻剖析。看完之后,你会对那个事件有新的认识,也会对历史和现实有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