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游记

西凌的驿站 2025-02-09 11:07:09

太湖游记-烟水三万顷,一棹入画中

晨雾未散时,木桨已划开太湖的衣襟。舟子摇橹的吱呀声惊醒了沉睡的露珠,一尾银鱼跃出水面,在熹微晨光中划出半道虹影。远处七十二峰隐在青霭里,像是仙人随手撒落的青螺,黛色深浅各不同。这便是太湖初见时的模样,水墨淋漓处,分不清是云是水。

鼋头渚的灯塔在薄雾中忽隐忽现,恍若巨鼋昂首吐出的明珠。拾级而上,摩崖石刻上的"包孕吴越"四字在苔痕斑驳间愈发苍劲。古渡口的老船工说,范蠡当年载着西施泛舟五湖,船舱里装着的不是金银,而是整座姑苏城的月光。此刻湖风掠过耳际,仿佛听见吴侬软语与金戈铁马都化作粼粼波光,在潋滟水纹中次第绽放。

渔村的青石板沁着水汽,晾晒的银鱼网在风中舒展如云。老妪坐在门槛上补网,梭子穿梭的节奏与檐角铜铃的叮咚声应和成韵。船娘递来新焙的碧螺春,茶烟袅袅间,她说起湖底沉睡的阖闾城:"每遇大旱,石街上还能踩到春秋的月光呢。"忽有渔歌破空而来,穿林度水,惊起沙洲上成片的雪鹭。

正午的湖鲜宴盛在粗陶碗里,清蒸白鱼凝着琥珀色的膏腴,白虾蜷曲如新月,银鱼羹里浮沉着点点莼芽。船家舀起太湖水酿酒,说此水酿出的"三万顷"最是醉人。果然酒未沾唇,樯橹摇碎的波光已让人醺然欲醉。醉眼望去,渔家女儿鬓边的野菊,倒比满湖秋色更鲜艳。

日影西斜时,芦苇荡里飞出漫天芦花。老渔夫撒开旋网,金线般的夕照在网眼中流转,恍如撒向水面的碎金。归舟犁开胭脂色的水面,惊鸿照影的刹那,忽然懂得倪云林为何要用"折带皴"画太湖石——那些被浪涛雕琢千年的孔窍,原是时光写给水的情书。

夜色漫上桅杆时,远山化作剪影,渔火次第亮起,像是银河坠在了人间。橹声搅碎满湖星斗,有夜航船载着评弹声掠过,弦子叮咚里唱着范大夫与西子的故事。此情此景,倒应了石涛那句"搜尽奇峰打草稿",只是丹青难写,是这湖上流动的千年光阴。

离舟登岸时,襟袖间还沾着太湖的水汽。回首望去,七十二峰已隐入暮色,唯余烟波浩渺,将吴越春秋、唐宋风月、渔樵闲话,都酿成这一壶澄澈的江湖。方知太湖原是面镜子,照得见天地,照得见古今,也照得见每个过客心底的明月清风。

0 阅读:0
西凌的驿站

西凌的驿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