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奥运会之前的国际赛事里,林诗栋可是多次让樊振东身陷险境,几近绝境。而就在奥运刚落幕,樊振东宣告退出国际比赛之际,林诗栋便崭露头角,一举崛起成为新的世界第二,挑起了国乒的大梁。林诗栋能如此迅速地超越樊振东,这其中的艰辛超乎想象。国乒的主要教练透露,林诗栋每日都雷打不动地坚持连续多球训练达一个半小时,到训练末尾时,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完全丧失。这般心态,着实难能可贵。
国乒昔日的世界冠军闫安同样出身于乒乓世家,其父闫永国乃是北京队的重要技术教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问国乒的希望之星林诗栋每天会进行多少盆多球训练。但凡接受过乒乓球训练之人都晓得,多球训练在技术提升方面极为有效,它既能稳固技术框架,又可锻炼击球的连贯性。在国家队里,多球训练也是每日的训练项目。现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的主管教练肖战,是当前教练里多球发得最为出色的,毫不夸张地说,王楚钦如今正反手击球质量能达到这般水平,肖战的多球训练着实是居功至伟。
结果林诗栋只朝着闫教练竖起了一根手指。闫教练十分诧异,惊叹林诗栋竟如此有天赋,每天仅打一盆球,框架就能这么好。然而林诗栋却表示,实际上自己每天要进行整整一个半小时的多球训练,其间不喝水,也没有任何休息,旁边还有专门负责捡球的教练,自己只管一直训练。闫教练称,打到最后时,大脑缺氧,已经无法支配肌肉了,整个身体都是酸痛的,只是球过来就机械地把球打回去,到最后球还能上台。
这样的训练会使选手在9比9这种关键比分时极度兴奋,大脑难以冷静思考,并且到最后体力耗尽,纯粹依靠意志在支撑,这便是达到训练极限的体现。难怪当初樊振东在奥运会与张本智和激战到第七局7比7平时,张本智和称樊振东实在是太可怕了,那时樊振东每一球都处理得很坚决,想从他那里得一分非常困难。闫永国表示,其实每个人都有成为奥运冠军的可能,关键在于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吃苦耐劳,像樊振东林诗栋能成为绝对主力,都是因为他们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
最后,闫安的父亲特地说起了闫安。他表示,原本只是想让儿子打乒乓球来锻炼身体,免得生病,没料到儿子在打球上极具天赋,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现在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训练量不足。当初闫安进行多球训练时,主要侧重于技巧性的训练,注重训练的质量而非数量,只要达成训练目的,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停止训练了。所以,之后闫安成为一流选手后,和顶尖选手的差距也就在这儿了。当比赛进行到9比9这样的关键比分时,大脑就不受控制了,所以总是差那么一点。如此看来,林诗栋能成为世界第二着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