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春秋早期的子仲姜盘是一件非常罕见的奇物,它体现了春秋早期极高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水平,它不但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国家一级文物。相传它出土于山西省。
图一
其通高 18 厘米,口径 45 厘米,重24.8 斤!整体呈折沿浅腹圈足之态,圈足下三只立体爬行的猛虎威风凛凛,虎身侧面与圈足边缘紧密相接。盘壁两侧一对宽厚高耸的附耳格外引人注目,附耳外侧的云纹装饰更添神秘。
图二
再看,铜盘前后各有一条立体曲折的龙,龙头高高耸出盘沿,曲体卷尾,攀缘于盘腹的外壁,似在窥视盘内之物。而铜盘的外腹壁,那变形的兽体纹装饰更是令人称奇。
图三
但此盘最绝妙之处,绝非上述这些!它与一般的青铜盘大不相同,盘内所铸的31个水生动物才是其精华所在!其中 11 个为圆雕,可在盘底 360 度自由旋转,另外 20 个则是浅浮雕。这 31 件装饰物在盘内有序排列成 5 周,中心是一只头顶冠发的圆雕雄性水禽,环绕其第一周的是浮雕交错的两只青蛙和两只乌龟;第二周是 4 尾圆雕的鱼;第三周是浮雕的 4 只青蛙和 4 只乌龟;第四周是 4 只圆雕的头上无冠的雌性水禽;第五周则是同样交错排列的 7 尾浮雕的鱼和 4 只圆雕蹲伏状的青蛙,只是可惜,其中一只青蛙已然遗失。
图四
想象一下,在古代,青铜盘作为盥洗器具,使用者盥洗时,水流从手上落下,冲击着盘内的小动物,它们随即不停旋转,这是何等奇妙悦人的景象!
图五
而这件子仲姜盘的铸造方法堪称是巧夺天工!虽说其有可能运用了分铸技术,可要在盘底层镶嵌进这批动物下面极其微小的底轴,还得垂直保证不被卡住,让每只动物都能 360 度旋转,绝非易事!若是把连接小动物的底轴嵌入盘中,那底盘必有夹层,而做这个夹层,最简单的便是进行两面焊接。然而,青铜专家们根本未发现此青铜盘有任何焊接的痕迹。所以,其具体制作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图六
此外,青铜盘内壁还铸有铭文六行三十二字,通过铭文得知:此子仲姜盘乃是晋国太师为妻子仲姜所制,祈求妻子健康长寿,后世子孙万年永远享用。正因此铭文,它被专家们命名为子仲姜盘。
图七
青铜盘为古代用于盥洗的接水器,商周时代的贵族们在宴飨前后都要进行沃盥之礼,这就好比咱们现在饭前饭后的洗手。不过那时,是由佣人拿着青铜匜或者青铜盉往参加宴飨的贵族手上浇水让他们洗手,而洗手的水就由下面的青铜盘接着。
图八
特别要提的是,这件春秋时期的子仲姜盘还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早年出土后,它不幸流失到了国外。然而,幸运的是,我国香港地区太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叶肇夫先生在澳门地区的古玩店中发现了它,随后叶肇夫不惜重金将其购下并珍藏。1997 年 6 月 11 日,叶肇夫先生更是慷慨地将其捐赠给了国家。最终,这件珍宝被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要知道,上海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大部分都是爱国人士捐赠的。在此,必须要深深感谢那些心怀家国情怀的爱国人士,正因为他们的无私慷慨,我们才有缘目睹这些国宝的风采,才有机会去探寻更多的历史与文化!文物它不单单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关注我每天看国宝,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