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那碗凉水的滋味,二姐拉板车卖菜供我读书,50年后仍不敢忘

活老马聊生 2025-03-16 08:41:17

从我记事起,二姐便总爱将奶奶留下的那只蓝边搪瓷杯攥在手里,杯身上那行褪色的红字"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如今犹在眼前。1970年我出生,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姐姐,却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我们村在辽宁山区,七十户人家散落在山坳间,与外界相隔十余里山路。

二姐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我外公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汉子,一手木工手艺让周围几个村子都敬他三分。

那会儿,家家孩子多,外公外婆既要下地干活换工分,又要照看七个孩子的吃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却也有说不尽的热闹。

七舅姥生得壮实,从小脾气倔强,动不动就和哥哥们争执,声音洪亮得很,隔着山头都能听见。我大舅姥和二舅姥看见七舅姥就摇头,他们时常带着七舅姥在山间摸鱼捉蟹,只为让他消停会儿。

入冬时节,几个舅姥爬上松树摘松果,一串串松果抛下来,舅姥们和姨姥在树下争抢。七舅姥却从不参与,他总是板着脸站在一旁。

二姐把松果分给七舅姥:"老七,你咋不去抢呢?站那儿像根木头似的,松果能自己跑你嘴里吗?"

七舅姥撇着嘴回道:"我干嘛要抢?都是我哥我姐,我饿着他们也不会让我饿着。"

二舅姥笑着说:"老七鬼精鬼精的,跟猴儿似的。"

松树下笑声飘荡,传得很远很远。

七舅姥性格刚烈,二姐却心思细腻,从小二姐就护着七舅姥,好吃的好玩的,只要二姐有,定会偷偷塞给七舅姥。

七舅姥坚持要读书,他倔强地说:"你们读不读书我管不着,反正我要上学堂。"虽然舅姥们多数没能坚持读书,但外公外婆为人厚道,村里谁家需要借用石磨、锄头,外婆总是笑呵呵地帮人找出来。

外公养了一头黑毛驴,眼睛瞎了一只,邻里有事求借,外公不光借驴,还会放下手中活计帮人牵驴干活。外公外婆的善良,让舅姥姨姥们都先后成了家,只剩下我二姐和七舅姥没有出嫁娶亲。

二姐身材娇小,性格温柔,却有一股韧劲。七舅姥读完初中,一身书生气,皮肤白净,十里八村的姑娘都说,这么斯文的男子哪能干得了地里的重活?好人家的姑娘都怕七舅姥力气小,种不好地。

最终十二里外的林家村有个比七舅姥大两岁的姑娘,家境殷实,三间红瓦房整整齐齐。唯一条件是要招上门女婿。外公托人说媒,七舅姥不乐意,跳起来大喊:"我堂堂七尺男儿,让我入赘?我不同意!"

外婆叹气道:"老七啊,别挑了,咱家这条件,能找个愿意的就不错了。林家姑娘身体壮实,能干活,你们正好互补。"

七舅姥不同意也没用,两家订下日子,他被接到了林家村。

二姐27岁才嫁人,我爹身高将近一米八,性格豪爽,二姐站在爹身旁,像棵小树苗依偎着参天大树。

爹常说:"我性子急,你姐脾气温和,我们正好互补,过日子哪有一帆风顺的。"

七个子女都成家立业后,外公外婆的任务也算完成。谁家忙不过来,孩子都往老院子送,外婆带了一大群孙子孙女,热热闹闹的。

不几年,外公外婆相继离世,各家各自过日子,拉扯孩子,忙着田地里的活计。

爹个子高大,却不擅长种地以外的活计。二姐在家种的不过是玉米、大豆、小麦几样普通庄稼,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能温饱。

爹去过县城做泥瓦匠,可爬高就头晕,没多久就回来了。仅靠几亩薄田的收成,一家人只能勉强糊口。

县南的莲花坡家家户户种菜卖钱,二姐冒着寒风跑了一个冬天,给人家整理菜地,休息时不停地问这问那。晚上回家就在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上好几页。

开春时,二姐买了茄子苗,黄瓜种,白天黑夜忙活起菜地。爹直摇头:"咱村没人种菜,能成吗?"

二姐平静地说:"总得试试,不能一直过苦日子。"爹见她坚持,也就不再多言。

二姐虽然个子小,却特别能干,做什么事都认真仔细。茄子苗种下后,二姐整天守在地里,三分菜地打理得一尘不染。茄子苗渐渐长大,爹找了竹竿,细心地绑上布条,做了支架。

全家人盼着茄子开花结果。可惜县南的茄子早已开花,我们家的却迟迟不见动静,黄瓜也蔫蔫的。

二姐急得团团转,天天往县南跑,向老菜农讨教。爹气得直跺脚:"我说不行吧,你非要种,现在好了,第一年就失败了。你看那黄瓜,蔫巴巴的,开了花还掉了,咱这山地就是种不了菜!"

爹在地头发着牢骚,二姐只埋头苦干,一声不吭。

春天种的菜失败了,秋天二姐又腾出三分地,要种白菜和萝卜。爹不同意:"种点够家里吃就行,种多了卖不出去,钱也回不来。"

二姐难得发了火:"赔了再种!你整天说三道四,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孩子们都长大了,开销只会越来越多,我就是要种!"二姐发火,爹无言离去,留下一句:"你折腾吧,我不管了。"

萝卜白菜种下后,二姐小心翼翼地照料,一天天看着它们长出嫩芽,长势喜人。

可惜,还是失败了。那年地里的蚂蚱格外多,二姐没经验,白菜刚长出来就被蚂蚱啃得只剩了秆子。

入冬时,三分地的白菜萝卜没收成多少。爹整日愁眉不展,对二姐爱理不理。

来年春天,爹病倒了。县医院检查不出原因,辗转市医院、省医院,前后折腾大半年,爹在省医院做了手术。人虽然康复了,但一身医药费全靠借的。

爹出院后,二姐又开始忙活地里的事。这次她在河沟边开荒,种起了小麦和棉花。

第一年种棉花,花骨朵开得不错,就是结的少。二姐说:"一年比一年强,经验都是慢慢积累的。"

秋天,二姐再次种上白菜萝卜。她说:"这回得多上心,得把家里的账还一还。"

二姐认真,爹也认真,两人齐心协力。白菜萝卜一天天长大,二姐还种了一小片胡萝卜。那翠绿的萝卜缨在风中摇曳,红艳艳的胡萝卜露出头来。

我和姐姐趴在地上看着,挑最大的拔出来,在衣服上擦掉泥土就往嘴里塞,又脆又甜。

胡萝卜长成后,二姐隔三差五让我给舅姥、姨姥们送些。她说:"你爹生病,亲戚们没少帮忙,送点萝卜给他们尝尝,礼轻情意重。"

那年的菜长得特别好。十月中旬,爹和二姐每天拉着架子车去集市卖菜,有时还到邻村叫卖。

晚上,我和姐姐在煤油灯下数着二姐给的零钱,一毛的一堆,两毛的一堆,五毛的一堆。二姐说:"都是零钱,数仔细了,数够一块钱捆起来,卖完了咱把欠的账还一些。"

腊月中旬,学校放假,天上飘起雪花,家里的菜还没卖完。爹病情复发,发起高烧,姐姐守在爹身边寸步不离。

我和二姐往架子车上装白菜,我搬,二姐摆,整整齐齐的。临走前,二姐说:"小东,把窖里的胡萝卜拿些出来,再挑几个大红薯,咱去县里卖菜,顺便给你七舅姥送点去。"

一听要去七舅姥家,我跳进窖里,挑了些个头大的胡萝卜和红薯,装进麻袋。

七舅姥自从入赘后,很少回老家,但他的日子在我们这一大家子中过得最好。七舅姥读过初中,脑子灵活,早年做泥水匠,后来自己带了工队,家里盖起两层小楼,两个孩子送进了县城读书。田里的活舅妈不再种,在家开了个小卖部。

我们家这几年没少向七舅姥借钱,舅姥念着姐弟情分,每次都借给我们。

二姐拉着架子车,我在后面推着,雪花纷飞,路又滑又窄。好不容易到了县城,我找了几块砖头垫在车轮下。

二姐摆好秤砣,吆喝着卖菜。天气不好,买菜的人不多。二姐着急把菜换成钱早点回家,萝卜卖到两毛五一斤,白菜三分钱一斤。

到了中午,还剩半车菜,二姐心急如焚。她对我说:"小东,你先给你舅姥送菜去吧,从这儿到你舅姥家只有六里路,你快去快回,等你回来我差不多就卖完了,咱还得赶回去,我就不去你舅姥家了,你到了跟你舅姥说一声。"

二姐叮嘱着,我背着菜朝七舅姥家走去。那年我才十一岁,半袋菜虽说不重,但对一个小孩来说也很吃力,尤其是雪地路滑得很。

深一脚浅一脚,好不容易到了舅姥家。舅妈正在屋里烤火,嘴里嗑着瓜子,见我冒雪而来,吓了一跳。

"小东,这大雪天你咋来了?你妈呢?"舅妈瞪大眼睛问我。

我把菜放在地上,喘着气说:"我妈在县里卖菜,让我给您送些胡萝卜和红薯。"

院里飘来阵阵肉香,还有骨头熬汤的清香。我咽了咽口水,嘴唇干裂,喉咙发紧。

我小声说:"舅妈,我能喝点水吗?"

舅妈急忙起身,去了灶屋,端来半碗水递给我:"热水没了,你喝点凉水润润喉。"

说完舅妈转身又进了灶屋,只听见锅盖和锅碰撞的声音。

舅妈又说:"喝完把碗给我,放屋里,灶屋你别进去了。"

我低着头答应着。七舅姥不在家,和舅妈打过招呼,我便转身去找二姐。

一路上,雪大风急,吹得我眼睛发红。

回到二姐身边,菜已经卖完了。二姐收拾着菜叶,问我:"菜送去了吗?见着你舅姥了吗?说话了吗?"

我低着头,嗯嗯应着,一脸沮丧。

二姐拉着车,我在旁边跟着,耷拉着脑袋,满脸不高兴。二姐看出我情绪不对,追问原因。

我把在舅姥家的经历一五一十告诉了二姐。二姐眼眶发红,走出县城一里地,她突然拉着我掉头回去,在一个卖肉的小摊前停下,买了两块钱的肉和一些碎骨头。

二姐笑着说:"今天回家给你们炖肉吃。"

架子车在雪地里咯吱作响,雪花飘落,二姐叹气道:"小东,你七舅姥家日子比我们好是他努力得来的,咱不羡慕。咱家虽苦,但也不灰心,好好干,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二姐又说:"以后你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摘掉咱家的穷帽子,让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二姐的话我记在了心里,特别是舅妈盖锅盖的声音,总在我脑海里回响,激励着我。舅姥家日子好,但也不能总接济我们,我一点也不怪舅妈。

从那以后,每当我想偷懒时,就告诫自己:读书,读书,读书。

二姐的菜地越开越大,我的书越读越多。初中、高中、大学,我一路向前。

毕业后,我进了沈阳一家国企。二姐勤劳能干的性格深深影响了我,工作上我认真负责,为人处事诚恳厚道。职位不断提升,工资节节攀升。

我谈了对象,姑娘是东北姑娘,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一切顺理成章。

我们村里的三间瓦房拆了,建起了六间砖房。姐姐考上了师范,在县里教书。

回首往事,若不是舅妈那句轻飘飘的"别进我家灶屋",或许就没有我的今天。

话糙理不糙,虽然刺耳,却是现实。贫穷不会永远缠着一个家庭,只要脚踏实地,朝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再努力,一定能摘掉贫穷的帽子。

希望的火苗,一直在前方为我们照亮前路。

(故事情节虚构处理,请理性阅读!)



0 阅读:0
活老马聊生

活老马聊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