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中原战场的一场奇仗、险仗、大仗——豫东之战
盼柳玩转过去
2024-12-08 05:40:20
1948年5月中央军委正式采纳了粟裕“斗胆直陈”提出的,即三个野战军暂不渡江的意见,并明确了华东野战军在中原战场,用四到八个月的时间歼敌十一二个正规旅(约10万余人)的目标。
5月21日,中央军委进一步提出了此次作战的任务,即在中原战场上,“以歼灭敌邱清泉第五军为中心目标”,“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粟裕全权指挥一、三、四、六、八及十一纵,并指挥许(世友)、谭(震林)在津浦线上配合作战”。
粟裕密切注视着中原战场动向,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反复筹划着即将开始的战略行动,制定、选择多种歼敌最佳方案
中原战场上,国民党军集结了25个整编师(军)57个旅(师),除13个师守备津浦、陇海线的主要城市,其余12个师编成邱清泉、胡琏、孙元良、张轸四个兵团,分驻中原战区各重要战略地段,执行机动作战任务。
根据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他首先考虑在鲁西南地区歼灭邱清泉第五军的作战方案,但根据具体条件,由于鲁西南地区蒋兵重兵集结,不易分割。歼第五军这个强敌,条件尚未具备。此时又得到开封守军相对薄弱的情报。同时我三纵、八纵已运动到离开封只有一日行程的距离,打开封的时机却已到来。成竹在胸的粟裕当机立断,把战场从鲁西南转向豫东,实施“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作战方案。
攻打开封这着棋,完全出乎敌人预料。兵临城下的华野部队突然发起攻击,开封守敌仓促应战,6月17日到22日,只用五个昼夜就攻克了开封。全歼守敌3万人,阻援歼敌1万人,取得豫东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
攻打开封,是为了攻其必救,重要目的是为了打援。开封的攻占,实现了战役第一阶段的目标,完成了全战役的转折,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使华野控制了足够的机动兵力。在攻陷开封,多路强敌进逼的形势下,粟裕命撤出的攻城部队挥师南下,以调动和分离敌人,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一路。
蒋介石不仅没有想到华野会作出奇制胜的决策,而且再次低估了人民解放军连续作战的能力。判断华野“似无积极企图”,“必向津浦路前进。”于是邱清泉兵团和区寿年兵团全力追堵。同时命令黄百韬兵团、孙元良兵团、胡琏兵团从北、西、南三个方向运动,企图围歼华野主力于黄淮地区。华野部队于6月22日完全解放开封,于26日主动撤出后。骄狂的邱清泉急于进占开封和尾击华野以捞取资本,多疑的区寿年在睢杞地区犹豫徘徊,原本相距甚近的邱、区两兵团,一夜之间拉开了40公里的距离。
战机稍纵即逝。
粟裕及时抓住这一战机,不待查明敌军的具体部署,就指挥隐蔽集结于睢杞地区的华野主力部队,迅速楔入邱、区两兵团之间,围歼战斗力较弱的区寿年兵团,并在战斗中进一步查明敌军部署,经过六天激战,歼灭区寿年兵团兵团部、整编第七十五师师部和第六旅一个团,接着又给黄百韬兵团以歼灭性打击,共歼敌5万余人。
7月6日,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的战斗进入歼灭区寿年兵团的关键时刻,中央军委电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保粟军胜利,你们行动有两方案……”即阻敌十八军北援,并电示粟(裕)、陈(士渠)、唐(亮)派部分兵力协助阻敌。
攻克开封,歼灭区寿年兵团、并给黄百韬兵团以毁灭性重创,整个战役共歼敌近10万人,战役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在敌多路援军继续集结围堵的情况下,粟裕当机立断,决定迅速撤出战斗。等惊魂未定的各路敌军醒悟过来后,华野部队已在预定地区休整了一周。
打了硬仗、恶仗、胜仗之后,顺利主动地撤离战场,是全战役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下一个大胜仗的基础。粟裕果断巧妙地指挥,使这个环节为全战役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战后,粟裕说,豫东战役是他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也是他在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中最紧张的三个战役之一,是华东野战军第一次最大的歼灭战。在这次战役中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尽可能多的兵力,除了战略配合作战的部队以外,直接参战的部队,解放军约20万人,国民党军约25万人。在这次战役中粟裕驾驭战局转折的指挥艺术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一点连对手也不得不承认。蒋介石的国防部说,此次豫东会战,“共军表现特异”的有三点:“敢集中主力作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对战场要点敢作顽强固守,反复争夺”。
3
阅读: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