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达姑奶奶,白天演员,晚上交际花,26岁死因成谜,被葬万国公墓

侬好汉儿 2025-04-23 13:04:40

在娱乐圈,英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然而,却未必知道他有位姑奶奶,更是堪称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

白天,她是上海滩风头无两的影星,《武则天》《日出》让她红透半边天;夜晚,她化身神秘交际花,在灯红酒绿间暗藏锋芒,她就是英茵。

然而,她年仅26岁便去世,据说,当时引起的轰动丝毫不亚于阮玲玉的香消玉殒。

那么,这位奇女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民国影坛的新星

在民国,影坛涌现出了众多明星,英茵便是其中之一。

她1916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英华,是满族人,不仅是《大公报》的创办者,还参与筹办了北平辅仁大学,在当时的文化界颇具影响力。

母亲爱新觉罗淑仲,出身皇族,是满洲正红旗人,如此算来,英茵还是一位满清格格。

英华对英茵的教育十分重视,给予了她良好的成长环境。

1931年初,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在上海创办明月歌舞团,并公开招收艺人。

从小就对歌舞满怀热忱的英茵,听闻此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前去报考,凭借着出众的长相,她成功被明月歌舞团录取。

从此,英茵告别家人,来到上海联华歌舞训练班接受培训,正式加入了明月社。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寇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明月社遭到了民众的强烈谴责,被痛骂“商女不知亡国恨”,因此,明月社不得不宣布解散,而英茵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岁时,英茵加入了中国电影业的翘楚——明星影片公司。

在那个时期,明星影片公司人才济济,胡蝶几乎承包了所有剧目的主角,初来乍到的英茵只能从配角做起。

她虽然只是配角,却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7年,她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她在历史话剧《武则天》中出演主角武则天,这部剧在上海卡尔登戏院连演两个月,场场爆满。

一时间,英茵出演的武则天成为沪上的热门话题,她也因此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七七事变爆发后,各行各业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电影公司和剧社也相继破产,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只有一些爱国志士为了宣扬爱国题材的剧目,苦苦坚持着。

1938年,英茵应欧阳予倩的邀请,出演了《日出》中的陈白露一角。

她的精彩演绎,再次创造了万人空巷、争看《日出》的热烈场景。

该剧结束后,英茵毅然加入了一支抗日救亡演剧队,辗转苏州、无锡、武汉等地,最终抵达大后方重庆。

同时,她还自发组织宣传队,往返于上海与重庆之间,积极进行抗日宣传,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贡献着力量。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她邂逅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抗日秘密工作者平祖仁,从此,她的人生又开启了一段截然不同的旅程。

双面人生

平祖仁作为当时上海对日情报站站长负责人之一,是一位坚定的抗日秘密工作者。

他与英茵一样,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之中。

两人相识后,很快便发现彼此志同道合,都有着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的决心。

于是,英茵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平祖仁的情报组织,成为了他手下的重要干部。

回到上海后,英茵的生活仿佛被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面是光彩照人的明星,一面是隐秘危险的特工。

白天,她是活跃在银幕上的著名演员,用精湛的演技塑造着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给观众带来欢乐与感动。

夜晚,她则摇身一变,成为风情万种的交际花,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为抗日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的伪政府在南京成立,彻底沦为日军侵华的工具。

在这黑暗的时刻,英茵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抗日的决心。

她利用自己明星的身份作掩护,频繁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与日伪高官们虚与委蛇。

英茵常常以约会的名义,将日伪汉奸诱骗到预定的秘密地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寻找着最佳的时机。

据资料显示,相继有9名汉奸、日寇的死与英茵有关,然而,这些英勇的事迹,在当时却鲜为人知。

人们只看到了她作为明星的风光,却不知道她在背后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她承受着“交际花”的绯闻,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误解和指责,背负着人生污点的黑尾巴,但她不在乎,为了国家和民族,她甘愿忍受这一切。

黑暗中的绝响

1941年4月的一个夜晚,注定是英茵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

那一天,平祖仁像往常一样外出执行任务,然而,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最后,她只等到了一个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平祖仁被上海宪兵队本部特高科逮捕,随后被关押至令人闻风丧胆的76号魔窟。

英茵得知平祖仁被捕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她四处奔走,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他。

她利用自己明星的身份,不惜放下尊严,与日伪高官们周旋,试图通过他们的关系救出平祖仁。

还多次冒险前往76号附近,希望能找到一丝营救的机会。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她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平祖仁的自由。

1941年冬天,那平祖仁最终没能熬过敌人的折磨,英勇牺牲,当英茵得知这个消息时,她的世界瞬间崩塌。

但她没有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她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决定为平祖仁做最后一件事——收尸。

英茵只身前往76号,面对敌人的阻拦和威胁,她毫不畏惧,最终,她成功地领回了平祖仁的尸体。

她雇人将平祖仁送到殡仪馆,亲自为他缝好头上的枪孔,整理好遗容。

随后,她将平祖仁安葬在上海万安公墓,在他的墓旁,她为自己也买了一块墓地,她决定,死后要与他永远相伴。

处理完平祖仁的后事后,英茵感到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深知,自己已经被敌人盯上,随时都可能面临危险。

为了不暴露身份,保护其他抗日志士,她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1942年1月19日,英茵来到了上海国际饭店,她在吧台以“干净”的名字登记,然后进入了708客房。

她对服务生说:“我不按铃,就不要打扰我。”服务生从她低落的眼神中看出了异常,但也没有多想。

三个小时后,服务生撬开了她的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

英茵静静地躺在酒店的床上,口吐白沫,床头上的杯子里还残留着鸦片和酒的混合物。

她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年仅25岁。

在她离开的那一刻,或许她的心中是平静的,因为她终于可以与平祖仁团聚,也为国家和民族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份力。

英茵死后,她的好友陆洁拿出了她留下的一封遗书。

遗书中,英茵并没有过多地提及自己的死因,只是简单地写道:“陆先生,我因为……不能不来个总休息,我存在您处的两万元,作为我的医药葬费,我想,可能够了。英茵”

总结

英茵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什么是为了民族大义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

如今,虽然英茵已经离去多年,但她的名字和事迹,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而英勇牺牲的英雄们。

让我们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0 阅读:14
侬好汉儿

侬好汉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