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回乡探亲,途中和车夫聊了一路,到家时才发现是自己父亲

大条娱纪 2024-12-24 11:49:11

1953年的一天,一位年过五十的老农赶着一辆驴车,在陕西的山间小路上与一位军人偶然相遇。

老农不忍心看这位军人拖着有旧伤的腿走路,就让他坐在自己的驴车上。

两人一路寒暄,谈起了各自的家人,聊着聊着军人越发觉得老农对儿子的描述很熟悉。

直到老农把这位军人送到家,军人才发现他是自己的父亲,这位军人就是开国少将王扶之。

王扶之是怎么发现老农就是自己的父亲的?他父亲为何没有认出他?这还得从他年少的时候说起。

年少从军

王扶之是陕西人,他小时候,家里非常穷,父亲和爷爷只能靠给地主打工,来维持全家的生计。

而他的母亲,体质本来就虚弱,常年吃不饱饭,再加上缺医少药,最终在扶之五岁那年病倒了。

她离世后,家里的劳动力锐减,日子更加捉襟见肘。

父亲为了维持一家生计,只能去邻村的地主家打长工,留在家的王扶之,便在年迈的爷爷带领下放牛、割草。

家里的穷困并没有压垮他的父亲,这位佃农深知,只有读书才能为下一代带来出路。

于是,王扶之七岁那年,父亲想尽办法把他送进了村里的私塾。

可仅仅三个月后,王扶之就因为家里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不得不离开私塾,继续帮父亲放牛种地。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熬着,直到1935年,一支队伍来到村子里。

那一天,村里来了一群身着灰布军装的士兵,他们扛着步枪,整齐地走过村口。

从父亲和村里人的口中,王扶之知道了他们是红军,从此心里默默地埋下了参军的种子。

几天后,红军征兵的消息传到了村里,王扶之听说以后,不顾父亲的反对,偷偷跑去报名。

他站在征兵队伍的最后面,身板挺得笔直,负责登记的红军战士上下打量着他,眉头微皱:

“你多大了?”

王扶之知道自己的年龄不够,但他个子高,于是故意装作成熟的样子,沉着地反问:

“你看我像多大?”

那人笑了笑:

“看你这个头,怕不是有十六七了吧?”

王扶之心里一喜,连忙顺着答道:

“对!我今年十七!”

就这样,他成功加入了红军。

战火中的青春

1937年的秋天,一队红军正在陕北的山坡上疾行。

走在队伍中的王扶之,已经成长为一个扛起步枪的少年战士。

那一年,他年仅14岁,却已经历过多场战斗。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王扶之和战友们从黄土高原一路出征,转战晋东北、晋西北、华北等地,迎战日军。

一次,在河北一个名叫张店的小村子里,王扶之第一次直面日军的突袭。

“所有人隐蔽!”排长一声令下,所有战士迅速散开。

王扶之躲在一片破败的围墙后,紧紧握着手中的步枪,敌人的脚步声渐近。

他偷偷探出头,看见十几个日军士兵正靠近,他没有贸然动作,直到敌人走到不足十米时,才开枪一击毙敌。

紧接着,他继续开火,敌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眼看弹匣里的子弹即将耗尽,他冷静地低头换弹时,耳边突然响起一阵尖锐的呼啸。

他抬起头,发现一颗手榴弹正朝他这边抛来,他一个翻滚跳出掩体,火光将身后的围墙炸得粉碎。

等到硝烟散尽,敌人的残余部队狼狈撤退,村庄被暂时保住。

而王扶之也因为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称赞。

随着战斗的不断推进,他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战斗骨干,被选调到团里担任作战参谋。

每次接到命令,他都第一时间勘察地形,为战友们制定出最安全、最有效的战斗方案。

抗战结束后,王扶之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军事指挥官,但他并没有太多喘息的机会,解放战争的烽烟很快燃起。

此时的他被调往东北,担任二纵五师作战科长,指挥了一次又一次战斗。

经过无数场战斗,王扶之成了一位沉着老练的指挥官。

1950年,他再次走上朝鲜战场。

朝鲜战场

1952年冬天,朝鲜战场上,王扶之所在的阵地遭到敌军飞机轰炸,他不幸被埋。

他努力挣扎,却发现右腿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住了。

他强忍剧痛,试图用手将石头推开,但无济于事。

昏暗中,微弱的呼喊声传来:

“师长!师长!您还在吗?”

那是警卫员的声音,王扶之立刻用尽全力回应:“我在!你们怎么样?”

经过短暂的交流,他得知只有两名警卫员还活着,其余的人都没有了回应。

三人互相打气,开始自救,第一步就是清理压在他们石头。

因为没有工具,王扶之的手很快就磨破了,但他没停下,直到几个小时后,才把压在身上的石头全部清理干净。

可以行动之后,他们尝试着在废墟中寻找出口,但每走几步,就被更多的碎石挡住。

王扶之强忍着绝望,尽量保持清醒,同时安抚另外两人,告诉他们一定会等到救援的。

与此同时,坑道外的志愿军部队得知了指挥部失联的消息,立刻开始组织救援。

在战友的的救援下,王扶之被困38小时后,终于得救了。

此时的他浑身是血,腿部的伤口已经感染,虚弱得几乎站不住。

但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第一时间询问战斗的情况,在确定阵地还牢牢掌控在志愿军手中后,他长舒了一口气。

朝鲜战场上,王扶之的英勇表现让他受到了很多称赞,也获得了多项荣誉。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王扶之终于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他打算回乡探亲,此时,他离开家乡已经18年了。

父子重逢

1953年初夏,王扶之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陕北。

当他从县城步行十几里山路后,由于腿伤未愈,脚下的路愈发难走。

他的脚步渐渐沉重,只能找到一块大石头坐下,轻轻揉着疼痛的膝盖。

突然,一辆牛车朝他的方向走来,赶牛车的是一位面容沧桑的老人。

他看到路边休息的王扶之,停下牛车,用略带沙哑的嗓音问:

“后生,看你这样子,是不是脚伤了?去哪儿啊?需要帮忙吗?”

王扶之抬起头,笑着说:

“大爷,我也是去附近的村子,您正好路过吗?能不能让我搭一段路?”

老人憨厚地一笑,点了点头:

“好,上车吧!”

王扶之拄着一根树枝,慢慢爬上牛车,坐在老人身旁。

车子摇摇晃晃地向前走,一路上,两人随意地聊着天,老人问:

“你是从城里来的吧,看着像是当兵的?”

王扶之点点头,淡然地回答:

“是,我刚从部队回来,想回家看看父母。”

老人听了,沉默了片刻,然后长叹一声:

“当兵好啊,为国家出力。不过……唉,我家那娃也是当兵的,可都快二十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听到老人这么说,王扶之心里觉得有些巧合,因为他自己也是离开家18年,快二十年了。

可他也没多想,因为当年很多人参军之后,因为战乱和交通不便,都是很多年都没和家里联系。

很快,牛车走到了村口,老人告诉王扶之在这里下就可以了。

王扶之下车和老人道谢之后就想离开,可他看到老人也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一时间心头大震。

他连忙上前问道:

“大爷,您儿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部队?万一我见过他呢!”

老人说道:

“我们不认字,他当兵时才十二岁,小娃娃一个,后来就改了名字,叫什么……对,叫王扶之!你听过没?”

王扶之的身子僵住了,此刻,他才意识到,这位老人分明就是自己多年来在梦中才能见到的父亲!

他再也忍不住了,他从牛车上跳下来,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声音哽咽:

“爹,是我啊!我是扶之!我回来了!”

老人怔住了,他盯着跪在面前的王扶之,仔仔细细地打量,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

片刻后,他猛地抓住王扶之的肩膀:

“真是你?真是我娃?!”

两人抱在一起,老泪纵横。

原来,当年王扶之参军的时候才12岁,这么多年过去,他从一个小孩子长成了大人,再加上战场上的历练,样子变了太多。

而他的父亲,这十几年来也苍老了不少,两个人这才没有认出对方。

这场跨越二十年的父子重逢,让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感动之中。

那天晚上,王扶之一边陪父亲说着心里话,一边默默发誓,这一次,他再也不会让亲人等待这么久了。

结语

1955年,王扶之被授予少将军衔,站上主席台的那一刻,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王扶之和父亲相见却不相识的故事,是那个年代无数年少参军的革命者的缩影。

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回了国家的安宁,却无法常伴家人身边。

他们的故事,如今依旧激励着无数人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也警示着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0 阅读:0

大条娱纪

简介:一直往前走就能迎面撞上生活送来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