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订单破8万,与M9形成对竞品上下夹击之势,友商进退维谷

空间斯坦 2025-03-28 17:35:01

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问界M8自开启预售以来,订单量已突破8万台,成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受瞩目的现象级产品。这款定位35-45万元区间的中大型SUV,以这个起售价、越级尺寸和华为技术加持,不仅刷新了国产高端车的预售纪录,更直接冲击了传统豪华品牌与造车新势力的市场格局。火爆程度堪称为“让对手进退两难的王炸”,背后折射出多重市场逻辑与行业变局。

可以看出,问界M8预售表现已达到未上市即改写市场规则的成就,自启动预售以来,订单便迎来爆发式增长,问界M8的订单量以每小时数千台的速度攀升,截至3月27日累计订单超8万台。这种增长曲线远超同期发布的2025款问界M9(同周期订单约3万台),显示出市场对中高端SUV的旺盛需求与华为品牌号召力的叠加效应。

得益于优秀的用户画像与预售策略,问界M8预售期间推出的“5000元抵1万元购车尾款”权益,精准触达了预算35-45万元、追求科技配置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大量订单来自问界M9的潜在用户。他们原本因M9近50万元的门槛而犹豫,转而选择“小M9”定位的M8。此外,华为生态用户和“野生销售员”的自发推荐,比如单月推销1314台订单的“书生女侠过家家”,形成独特的口碑裂变效应。

解析M8的产品力,华为通过技术赋能实现降维打击。越级的尺寸与空间设计,问界M8以5190mm车长、3105mm轴距(仅比M9短5mm)的“准全尺寸”车身,直接对标宝马X5L(5060mm)、奔驰GLE(4927mm)等传统豪华SUV,却将价格下探至36.8万元起,形成错位竞争。其6座版配备的第二排零重力座椅、五屏联动座舱(含HUD和后排投影),更是将舒适性与科技感推向新高度。

通过智能驾驶与动力系统,做到双重碾压。智驾层面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搭载192线激光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支持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自动驾驶,硬件冗余达到L3级别。可以说,对比同价位的竞品,M8的智驾配置堪称“入门即顶配”。

动力性能,1.5T四缸增程器+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392kW),实现4秒级零百加速,CLTC综合续航最高达1526公里,纯电续航310km版本更支持800V高压快充。相较竞品,M8在动力平顺性与续航焦虑缓解上占据显著优势。

M8的震撼出世,让竞品陷入进退维谷的价格绞杀战困境。首先就是传统豪华品牌的“价值锚点”崩塌,宝马、奔驰等车型长期以品牌溢价支撑高定价,但问界M8通过华为鸿蒙座舱、途灵底盘、高阶智驾等技术,直接瓦解了BBA在智能化领域的传统优势。消费者开始质疑:多花30万元购买品牌Logo是否值得?

其次,对新势力车企形成“利润天花板”压制,问界M8以更大尺寸、更强智驾和相近价格发起正面冲击。更致命的是,华为凭借年销百万台的供应链议价能力,能将空气悬架、激光雷达等配置下放至36.8万元车型。这种“配置相同价格更低,价格相同配置更高”的策略,让新势力陷入“跟价亏本、不跟价丢市场”的两难境地。

最后是行业定价体系的重构危机,问界M8预售火爆的背后,是华为“技术平权”战略的胜利。通过规模化摊薄研发成本,将原本属于50万元级车型的配置下沉至35万元区间。这种模式一旦被市场验证成功,其他品牌将被迫跟进技术投入,但缺乏华为在芯片、操作系统、通信等领域的全栈能力,很可能陷入“研发投入剧增导致亏损扩大并最终陷入市场份额萎缩”的恶性循环。

华为通过双车战略,上下夹击的生态闭环。问界M8与M9的组合拳已形成对高端市场的全覆盖:M9(46.98-56.98万元)主攻50万+市场,巩固品牌高度;M8(36.8-45.8万元)则卡位主流豪华区间,凭借“M9同源技术下放”的标签吸引务实用户。这种策略不仅挤压了竞品的生存空间,更构建起“入门用户→M8→M9”的品牌升级路径。余承东透露,M8预订用户中约30%为BBA车主置换,印证了华为对传统豪华用户群的渗透能力。

这是一场由技术定义的新秩序革命,问界M8的预售神话,本质上是一场由智能电动车技术代差引发的市场重构。当华为将手机领域的“技术碾压+性价比突袭”战术复刻至汽车行业,传统车企的护城河正在快速瓦解。而华为鸿蒙智行,正是推动这场革命的急先锋。

1 阅读:123

评论列表

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

4
2025-03-29 00:35

周销两千,销量腰斩,还tm吹呢!

空间斯坦

空间斯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