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5个现象,一个比一个明显,尤其是在农村

奇潭 2025-01-23 15:39:11

跟木木通了电话。

他说从天津回老家了,也是农村的。

从他的话里,我听出了一丝无奈。

年味变淡了,但是压力一点没变淡,反而更重了。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群里的讨论,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山东大哥说,今年不准备回家过年了,理由很简单:钱不够。

确实,今年的返乡压力特别大。

光是汽油就涨了不少,更别提回家后的各种开销。

去年我回老家,看到一个现象,村里的小卖部越来越少了。

不是生意不好做,而是没人愿意开了。

今年过年,这个现象会更明显,很多村庄可能连个买烟的地方都没有。

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开店,老一辈的也扛不动了。

但最让人感慨的是,今年很多人选择不回家,转而选择异地过年。

这个选择背后,是经济压力使然。

我认识一个开网约车的朋友,他说春节期间单子特别好接,因为城里留守的人越来越多。

红包,成了今年最难的事。

不是舍得不舍得的问题,而是真的拿不出手。

记得去年,村里的孩子们还会成群结队去要红包,今年估计会冷清很多。

家里的长辈们也默契地降低了预期。

我妈前几天还在电话里说:"今年就别给红包了,攒钱要紧。"

但最奇怪的是,彩礼反而涨了。

农村的彩礼,从去年的二三十万,涨到了四五十万。

这完全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很多人不得不借钱,甚至变卖家产来凑彩礼。

我同学家的儿子今年要结婚,愁得他整宿睡不着觉。

因为女方要求50万彩礼,他说:"这钱,得我们全家卖命干十年。"

还有一个怪现象是,今年农村的牌局会特别少。

往年一到过年,村里到处都是搓麻将的声音。

今年不一样了,大家都捂紧了钱包。

不是不想玩,是输不起。

前两天遇到村支书,他说现在管理也轻松了,不用再到处劝人别赌博。

因为大家都自觉了,或者说,都被迫自觉了。

但最让我担心的,是今年可能会出现"反向拜年"现象。

过去都是晚辈去看长辈,现在变成长辈主动来看晚辈。

不为别的,就为看看孩子们过得好不好。

我二舅就说,今年他要去北京看看他儿子。

言外之意,是担心儿子在外面过得不好,舍不得回来。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的经济压力。

但农村人有农村人的智慧。

今年很多人开始自己腌制咸菜、泡菜,不再去超市买了。

自己养的鸡,自己种的菜,成了最大的年货。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没钱,但是年味特别浓。

现在条件好了,反而回到了从前的样子。

生活就是这么有意思。

它会带着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但回到原点的,只是生活方式。

人心里的焦虑和压力,却在与日俱增。

我觉得,这个春节最难的,不是钱,而是心态。

怎么在压力下保持乐观,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春节,终究还是要过的。

0 阅读:13
奇潭

奇潭

认知奇潭:这里都有你想要的,说些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