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野钓,很多友友们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口轻口弱”看不见浮漂有动作。这时候友友们往往会以为自己钓得太钝了,试图调得更灵敏期望浮漂出现动作。不过实际情况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越是追求灵敏,反而越钓不着鱼,甚至鱼钩连底都没到。
实际上大部分友友在调漂时都习惯学着别人调5钓3、调6钓3千篇一律,觉得越灵敏越好。其实这种想法真的不一定正确。
冬天的鱼因为水温低,代谢慢活动减少,吃饵时嘴也张得小,当浮漂调得非常灵敏时,鱼线是绷直的,鱼吸食饵料时就会出现鱼一吸一吐的情况,进不了口,浮漂没有动作,或者浮漂出的信号就是一点点的忽高忽低,就像谁冲着浮漂动似的。根本不会出现期待中的顿口,那空军的机会将会离你更进一步。
在这种情况其实很好解决,浮漂调得稍微钝一些,比如说可以调到4钓5或调6钓6。不知道友友们有没这种感觉,钓大板鲫老大爷们是很厉害的,他们摆的辐射阵法,鱼不动大爷不会动,而且浮漂普片还冒老高在水面,很少有露出一两目的。
实际上就是大爷们钓得钝,子线在水底是弯曲的,反而能让鱼在水底更舒适的吃饵料,吃饵后鱼扭头浮漂就出现动作了。
我觉得最理想的应该是八字环要触底又不触底的样子,这样出口会比大爷们的好得多,毕竟他们是摆阵法,我们一般就双眼只盯一支漂,得稍微比大爷们钓灵点,给自己找点事做。
当然选择适合的浮漂也是关键,以最小能抛出去的浮漂最佳,还要兼顾一点水流,总之能不影响正常垂钓最小的浮漂,浮漂越小浮漂上牵力越小,鱼吃饵时浮漂动作越明显。
除了调整调目之外,子线的选择也是影响吃口的因素。如果你专门钓鲫鱼的,能用03的子线就不要用0.4的子线。这里并不是说鼓动冬天钓鱼用细子线,或者说只有细子线才能钓到鱼,只是说用你能够掌握的最细子线,效果必定比粗子线好。
还有冬季不要使用太长的子线了,子线越短越好。如果是在水流比较稳定的水域,十公分内的子线足够了。如果是水流比较急的水域,子线还应该再短一些。曾经在自留地钓,七八公分的0.4子线都出不了口,后来把子线剪短到四五公分,效果非常明显。不要扯什么子线短拉力弱,相差几公分的长度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就是针对口弱,我们自己能掌握且能实际改变的方式。
有人说鱼钩也要选轻的,我觉得吧,那点点重量差没啥影响的,只要根据目标鱼选择合适的钩子就行了。
还有很多人在冬天钓鱼的时候,习惯追求饵料的比重,需要饵料足够轻,以为这样鱼吃饵就和喝水一样简单。
不过饵料并不是我们可以随意“变轻”的东西首先饵料是买的吧,完全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
其次比如用蚯蚓、红虫、玉米、麦子来钓鱼,根本无法做到轻重的变化。
总之冬天钓鱼时,面对口轻口弱的鱼情,关键在于调整自己能实际改变的钓具。除此之外,要善于观察水流、温度等因素,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寒冷的冬天里,享受到爆护的乐趣。
END
文/边钓边聊
垂钓之乐,源于清澈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