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说:“等你长大了,我就好了。”
现实却不是这样的,子女长大了,婚配的问题,又成为父母心中的一道坎。
就是子女结婚之后,父母还是担忧,毕竟现在离婚的人很多。
与其等子女找错了人,才说三道四,不如在此之前,进行爱情观的培养,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年龄结构来说,父母过了五十岁,子女就成年了,需要找对象了。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告诉子女,找对象时,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01
人品比外貌重要。
人与人的关系,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
在找对象的时候,难免“见色起意”,这是本能。发现对方的人品,也促进自己的善良,这是能力。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认为,有“眼缘”的 人,最合适。这仅仅是第一印象,并且往往是错觉。
看一个美貌的人,多看几次,就会腻烦了。看一个人品好的人,相处再久,也不会很累,并且会令人由衷佩服。
遇到那些打扮媚俗,外表很好看的人,不仅不能去爱,还要主动远离。毕竟,找对象,不是找一个花瓶。
02
能力比彩礼重要。
关于彩礼的问题,很多父母没有明确的态度,也变成了子女找对象的一道坎。
父母应该大大方方地提出这一个问题,告诉子女,大概是要多少,从而子女心中有数,反而打消了顾虑。
彩礼,表面上的礼节,其实是一大笔现金。
一口气可以拿出几十万彩礼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也许是人缘好,可以到处借钱;也许是依赖父母的钱财,可以随意挥霍。
拿不出彩礼的人,不见得是穷人,也许是正在奋斗的人,未来可期。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结婚的时候,就拿不出彩礼。他找了当年富家女张兆和,非常坦诚地说了自己的情况,还写了长达六页的情书。
为什么选择这段婚姻,张兆和在晚年,说:“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也许当下很穷,但仍旧值得去爱。好的爱情,会让他更进一步,取得成功。
有能力赚钱,这才是一笔无形的,终生的财富。对比彩礼,好一百倍。
03
家风比家财重要。
再说一说张兆和和沈从文的婚姻。
婚后,张兆和丝毫没有富家女的架子,而是挽起袖子自己干活,把家里的保姆辞退了,把家庭的收入,牢牢控制,很少买新衣服,高跟鞋、烫发的习惯,都丢了。家庭的柴米油盐,只能保障。
更可贵的是,就是日子很苦,他们还能够常常接济很穷的文友,老家来的穷亲戚,也会力所能及地帮助。
找对象,一旦成功了,就意味着要建立一个新 的小家庭。
小家庭如何过日子,是什么家风,其本质是延续了“父母的大家庭的家风”。
因而,年轻的子女,在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看看对方的家风如何。而不是因为对方有钱,就贴上去。
家风 败坏的家庭,再多的钱,也会败光的。我们看很多富二代,耀武扬威一阵子,命苦福薄一辈子。
最可怕的是,一些富家公子女子,被宠坏了,养成了陋习,比方说动手打人,到处惹事。这样的家庭,谁加入,谁倒霉。
家风好的家庭,父慈子孝,父子同心协力,每个人都努力生活,愿意帮助他人。谁加入,谁就会被感染和感动。
04
日子比浪漫重要。
有一首老歌,歌词是这样的:“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愿望,你希望我越来越温柔,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你说想送我个浪漫的梦想......”
浪漫的事情,总是让一个人向往美好,也可能蒙蔽一个人的眼睛,产生错觉。
从人的一生来看,浪漫的爱情,随着婚姻的开始,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柴米油盐贵,孩子哭了笑了,父母老了生病了。
一个靠谱的人,不一定浪漫,或许有些木讷,但是他一定会考虑长久,有成家立业的筹划。
在琐碎的生活里,不会腻烦,而是心态好,向往阳光。
在最难的时候,还可以笑着生活,扛起所有的责任和压力。
找一个会过日子的人,做家务,打工,带孩子,孝顺父母,都能干,这就是对的人。这样的人,离婚的概率很低。
05
自立比高攀重要。
从古至今,结婚,要找门当户对的人。
可是,什么是“门当户对”呢?一开始是双方父母的家境,进行对比之后,都差不多。后来,是夫妻相处,你在进步,我也没有赖着不动。夫妻总能保持旗鼓相当的架势。
夫妻相处,一个人处于弱势,一个人非常强势,这就形成了不对等的关系,强势的人,独自远走的概率很大。
不得不知道,找对象不是要找一个人,养你一辈子。而是找一个人,一起合作,走向高处。一起赚钱,一起花钱,一起促进家庭。
也许两个人,有一个厉害,有一个普通,但是普通的人也在赚钱,带着阳光生活,这也算是“对等,促进,互补”。
自己发光,就能保持长久的吸引力,从而找对象很容易,婚姻也会幸福。
06
父母们,在耗尽心思给子女更好的生活条件的时候,更要给子女自己创造生活的本领。
父母会变老,无法顾及孩子的一生,一定要往远处看。
子女们,学会走一步看十步,才能看透爱情,知道生活,经营婚姻。
看远一点,就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如何把握重要的。
最后,愿天下儿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